邯郸美食就是如此的简单,从一数到八,你知道多少?

邯郸的美食就是如此复杂,从一数到八,不足以表达!

……

邯郸,在吃货的眼中,你遍布着各种美味。跟着一起来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你能数出多少美食?

「一篓油水饺」

邯郸十大地道小吃(邯郸八大名吃您都吃过吗)(1)

  一篓油水饺是河北邯郸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相传战国时期一篓油水饺的创始人王一香在赵都邯郸南门外开了一家包子铺。有一天,赵国大将廉颇从南门外路过,闻到包子的香味,便来到王一香的店里,但当时包子已经卖完,生的还需要等待一个时辰,廉颇一听心急了,便将所有的生的包子扔进锅里,要求王一香煮熟。当煮好的包子端上,廉颇吃完后,连连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从此王一香将铺子名改为“一口油”水包馆。北宋年间,改名“一篓油”,沿用至今。

「二毛烧鸡」

  “二毛烧鸡”在199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使其地方品牌上升为中华民族品牌。 今天我们去到的这家二毛烧鸡是王雷经营的,传到他这已经是第六代了。要说这二毛烧鸡最出名的,还是百年传承下来的老汤,沿用至今。

「三街排骨面」

  这家店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三街其实是武安一个村子的名字,由于这家店开在三街大队的楼下,因此就叫三街排骨面。面是纯天然,没有其他添加剂,手工制面,做的就是家常的味道,吃起来软和劲道,口感爽滑。

「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在2008年之前是没有菜单的,只有“四菜一汤”,四菜:法国鱼,爆炒鸡胗,豆腐丝炒粉条,炝炒绿豆芽;一汤:乱蒜肚丝汤。这种形式一直维持了将近20年,即便是到了现在,四菜一汤添了许多新菜品,很多客人来了还是只点这最经典的“四菜一汤”,这已经成为一种饮食习惯,成为一种标志。

「五百居香肠」

  大名“五百居香肠”创业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原籍山东的王湘云来大名谋生,先给官员的当厨师,后见大名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业、饮食业发达,可做生意。于是他便在城内道前街 关帝庙西边开设了店铺,制作香肠及熟肉制品。因大名距济南府约五百里路,故取店名“五百居”。

「六合居」

六合居在邯郸也可以算是一家有年头的老店。喜欢六合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家的火柴。六合居的火柴盒是六角形的,中间写着一个合字,很有特色,每次去吃饭,都会带一个回来作纪念。而且服务非常好,长头发的女生会给一个皮圈,戴眼镜的还会给一个眼镜布。

「大名郭八烧饼」

  大名郭八火烧创立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距今已经有119年的历史。郭八烧饼的创始人郭致忠回到大名,在县城开业,经营火烧。由于郭致忠虚心好学,吸收各家之长,不断提高火烧质量,好多达官贵人和游人品尝后都称之为“府城小吃一绝”。因郭致忠小名叫“郭八”,

因此,当地人便把他经营的火烧铺叫作“郭八火烧铺”。

「丛台酒」

  丛台酒,是邯郸所产的名酒,邯郸自古就是名酒之乡,史书典籍均有记载。 在 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酿出的稀世美酒被封为宫廷珍品,扬名列国。"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记述了因赵酒而引发的楚赵之战。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王昌龄、岑参等先后著有歌颂邯郸美酒的诗篇。公元1750年,大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经邯郸,登丛台、品美酒,写下了“邯郸自古佳丽地、美酒十千醉不辞”,表达了乾隆皇帝对邯郸美酒的无限褒奖。

  邯郸的美食不是仅仅十个数字就可以代表的,涉县三宝、鸡泽辣椒、魏县鸭梨,武安卤子、彭城三下锅等还有很多很多。邯郸的人爱吃,也爱研究吃。邯郸的人享受生活,也爱研究生活。邯郸不仅是一座历史古都,邯郸更是一座美食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