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的预防与治疗(做好预防是关键)(1)

从新年至今日,猪价一路上涨,部分地区过了6元的门槛,养猪户的春天似乎也伴随着春节到来了。2018年大多数养猪户都亏损了,希望2019年大家能够止损,而止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保证自家的猪宝宝不出毛病,不患病似乎成了所有的养猪户的梦想。下面我跟大家讨论一下冬季常见的猪病之一,猪流感吧,其实这种病很好预防和治疗的,跟我一起来看吧!

猪流感的预防与治疗(做好预防是关键)(2)

一、猪流感定义

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其特征为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迅速转归。猪流感由 甲型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 引发,通常爆发于猪之间,传染性很高但通常不会引发死亡。秋冬季属高发期,但可全年 传播 。猪流感多被辨识为丙型流感病毒(C型流感病毒)或 甲型流感病毒 的亚种之一。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 猪流感病毒。

猪流感的预防与治疗(做好预防是关键)(3)

二、猪流感病毒简介

猪流感病毒是猪群中一种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4月30日将此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H1N1甲型流感。猪流行性感冒是一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猪只呼吸系统传染病,其特点为发病急骤,突然发烧及其他伤风的症状,复原亦和发生一样的快。猪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与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同属,此病毒具人畜共同感染的特性。猪群出现猪流行性感冒通常与猪场引进新猪群有关。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甲型流感有很多个不同的品种,计有:H1N1、H1N2、H3N1、H3N2和H2N3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能导致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与禽流感不同,甲型H1N1流感能够以人传人。过往曾经发生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但未有发生人传人案例。

猪流感的预防与治疗(做好预防是关键)(4)

三、猪流感临床症状

该病的发病率高,潜伏期为2~7天,病程1周左右。病猪发病初期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发病期治疗不及时,则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

病猪体温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肌肉疼痛,不愿站立,眼和鼻有黏性液体流出,眼结膜充血,个别病猪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呈腹式呼吸,有犬坐姿势,夜里可听到病猪哮喘声,个别病猪关节疼痛,尤其是膘情较好的猪发病较严重。

剖检可见喉、气管及支气管充满含有气泡的黏液,黏膜充血,肿胀,时而混有血液,肺间质增宽,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肿大,胃肠黏膜有卡他出血性炎症,胸腹腔、心包腔蓄积含纤维素物质的液体。

流行特点 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本病毒都有易感性。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天气多变的秋末、早春和寒冷的冬季易发生。本病传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4%~10%)。病猪和带毒猪是猪流感的传染源,患病痊愈后猪带毒6~8周。

临床特征 本病潜伏期很短,几小时到数天,自然发病时平均为4天。发病初期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0.3~41.5℃,厌食或食欲废绝,极度虚弱乃至虚脱,常卧地。呼吸急促、腹式呼吸、阵发性咳嗽。从眼和鼻流出粘液,鼻分泌物有时带血。病猪挤卧在一起,难以移动,触摸肌肉僵硬、疼痛,出现膈肌痉挛,呼吸顿挫,一般称这为打嗝儿。如有继发感染,则病势加重,发生纤维素性出血性肺炎或肠炎。母猪在怀孕期感染,产下的仔猪在产后2~5天发病很重,有些在哺乳期及断奶前后死亡。

猪流感的预防与治疗(做好预防是关键)(5)

四、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防止人畜共患,饲养管理员和直接接触生猪的人宜做到有效防护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或清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猪,平时应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到垃圾桶。对死因不明的生猪一律焚烧深埋再做消毒处理。如人不慎感染了猪流感病毒,应立即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接住患病的的人群应做相应7日医学隔离观察。

1)铺垫和勤换干草,并定期用5%的烧碱对猪舍进行消毒。

2)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一旦降温,及时取暖保温。

3)防止易感猪对感染的动物接触。人发生A型流感时,也不能与猪接触。

4)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对猪连续接种两次,免疫期可达8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