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1)

本文约5600字,预计15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北京今天遭遇了据说20年不遇的沙尘暴,其实沙尘暴之于我们的生活,就好像盗版之于出版业。它不会让我们即刻面临生死危机,但长远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人人都知道它有害,但却在推波助澜的时候没什么太深刻的意识。盗版是洪水猛兽,但我们真的毫无对策吗?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2)

查处盗版的案件年年有,涉案金额似乎越来越大。去年年底,上海公安机关从一个微信公众号入手,层层上溯,成功将一条“产供销”盗版书籍的犯罪链条全部斩断,抓获牛某等犯罪嫌疑人6名,涉案金额1500余万元,查缴涉嫌侵权盗版书籍26万余册,总重近100吨,这是上海近年来侦破的最大一起制售盗版书籍案。

盗版问题由来已久,打盗维权也任重道远。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很难,但出版机构在力所能及的领域可以做些什么呢?

书店、公众号、电商平台

盗版书销售渠道多样

商务君六七年前走访北京东五环王四营图书批发市场时,有些来进货的老板津津乐道于自己躲避盗版查处的“妙招”——正版、盗版混着卖。可见,实体书店,尤其是下沉市场的实体书店,是盗版书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

据《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去年11月,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民法院对一起书店老板销售盗版图书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该书店老板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3.65万元。广西综艺旅游频道《法治最前线》栏目也报道过一位李先生花40万盘下书店,结果被读者反映出售的是盗版书,桂林市全州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正在对此事做进一步处理。

相对于实体书店,网络平台上的盗版更加令读者防不胜防,也令维权者深感无能为力。2018年10月,郑渊洁独家授权的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发现,欣盛公司、宏瑞公司在拼多多等网络平台低价销售郑渊洁系列图书。随后购买了部分图书进行比对,确认欣盛公司、宏瑞公司销售的是盗版,并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实名举报。这一案件以两被告公司被判罚金总计100万元,11名被告人被判处1年至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个人罚金总计629万元而告终。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3)

郑渊洁举报盗版侵权案件庭审现场

新媒体兴起后,盗版也瞄准了这一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卖盗版书的现象屡见不鲜。2020年3月,北京某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向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报案,称有人未经授权在网上销售该公司出版的儿童教育系列图书的盗版书,侵犯了其著作权。接报后,虹口警方经调查发现,上述盗版书籍均出售自同一个微信公众号——“儒雅童心图书”,该公众号开设于2018年,主要销售的是儿童与青少年读物,品种繁多,覆盖的年龄段从1岁到18岁。

经过一系列侦查,2020年6月,虹口警方将涉案的陈某、余某、牛某以及印刷盗版书籍的工厂3名负责人抓获,一举将涉嫌生产、销售侵权盗版书籍的犯罪链条全部斩断。当场查获的盗版书籍重达100多吨,涉及儿童文学、科普百科、经典绘本、教辅工具等多种类别共计300余种畅销书,被侵权的出版社多达100余家。6名犯罪嫌疑人均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依法批准逮捕,对于涉案的其他品类的盗版图书的销售情况,仍在进一步侦查中。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4)

什么“火”盗什么

盗版也讲究“产供销”一体化

上海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庄莉强曾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盗版案件近些年呈现出的新特点:一是侵权对象多样化。侵犯著作权犯罪从盗版书籍、音像制品等领域,向影视作品、动漫形象、计算机软件和应用程序等扩展,其中不乏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盗版产品;二是销售渠道线上化。不法分子以往主要通过实体店铺对外出售盗版书籍、盗版光碟,现在主要依靠线上网络店铺销售盗版侵权作品;三是作案手段团伙化。不法分子趋向规模化、团伙化作案,在仿绘图纸、印制模具、加工印刷、存储销售等环节相互勾连、分工明确,呈现出“产供销”一体化和跨地域特征。

郑渊洁实名举报的特大盗版案中,欣盛公司、宏瑞公司盗版书籍印刷后,安排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再从仓储点通过物流发货。形成制版、印刷、储存、运输、销售、制作防伪标识等“一条龙”。

2017年上半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掀起收视狂潮,原著小说的销量也水涨船高。欣盛公司、宏瑞公司瞄准时机,盗印《人民的名义》小说2000余册,总码洋近10万元,很快销售一空。尝到甜头后,他们选择盗版对象的 “原则”只有一个:什么书“火”便盗版什么。小说、绘本、教辅、童书,“来者不拒”,郑渊洁、余华、路遥等多位知名作家图书被盗版。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5)

中文在线呼吁禁止盗版电子图书在微信平台中传播

图片来源:中新网

曾有出版人心酸地开玩笑说:盗版商的市场敏锐度不比一般编辑差,能迅速地判断那些书火。

打盗维权太难了!出版机构还能怎么样?

有公开报道称,盗版书的范围很广,只要不符合正规购买、印刷程序,侵犯了知识产权,都算是盗版。正版图书的印刷手续非常严格,由于没有版权印刷标准,盗版书的印刷水平参差不齐,成本压的很低,往往只要正版图书定价的两至三成就可以完成印刷,再以定价的四至五成出售,一本定价约30元的盗版书,便可获得3元至6元的毛利。可观的利润是盗版持续猖獗的最主要原因。

为躲避侦查、迷惑客户,盗版商还“别有用心”地从正规渠道购买极少量正版书籍,挂在网络平台,进行盗版、正版混搭销售。给出版机构的维权行为造成了困难。

尤其是电商平台兴起后,打盗维权的难度更大了。有出版人爆料说,北京某民营图书策划公司曾举报盗版店铺使其关门后,盗版商找上门来,明目张胆地告知该公司,自己还有其他店铺,也在卖盗版,“你可以接着举报,举报成功关了一家店,我就再开一家”。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6)

盗版问题何解?图书文教行业电商资深专家金文提出了将内容产品的部分属性迁移到线上的方法,并撰写文章如下:

面对盗版,出版商如何利用新技术自救同时再飞跃

文/金文

最近315又要来了,盗版书再次走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不过对于所有出版从业者来说,说起盗版问题,大家又哪一日不在风口浪尖上呢,尤其是受其直接损害最甚的出版机构,辛辛苦苦几年如一日地做一本书,字字血泪,到头来不费吹灰之力,被盗了个干净,其中苦泪和愤恨,相信只有编辑们自己才能体会。

最近让我感受盗版无孔不入,是因为我老母亲,给我看她群内的小区团购群,群主正在发布团购信息——《DK博物大百科》,定价XXX,现价69包邮。老母亲上网一看,天猫普遍都卖200上下,马上激动地问我,要不要给孩子买一本,真是搞得我欲哭无泪。这是她问了我的,若是她不问我呢,岂不是也做了“不明真相的群众”,忽忽悠悠也就下单了?像《DK博物大百科》这样子的科普巨著,在市场风头最劲的时候,真真是不知道被盗版了多少册。

然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我没有数据来支撑也不想去扒数据,看看盗版究竟卖了多少,不过也确实是无法统计这些数据,如果有核心机构能统计出来,那才是最为可怕的事情。想必大家和我一样,也不愿意看到这个数据,但是有时候,你不看,不代表数据不存在,不代表事实不在发生。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7)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8)

小红书用户“小何才露尖尖角”对于《DK博物大百科》的正盗版辨别

价格便宜or真假难辨 ,盗版书症结何在?

一般来说,消费者买到盗版书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来就是想要买盗版,因为便宜,牺牲质量用低价换基础内容偏差率,一种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买到了盗版或者将要买的书是盗版书。我不能去评判这两种情况的概率,针对前者来说,严重失衡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大众对于知识产权的漠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这个是全社会的病症和问题,咱们可能解决不了,只能是尽可能的影响身边的人,帮助大家认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刻不容缓,但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也解决不了。这个不在我们今年的讨论范围内。

但如果是后者,平心而论,我觉得不能完全把锅甩消费者,这个是不公平的,而销售方难逃干系,提供市场并应该承担市场自我监管的销售平台也是在作恶,作为平台而言,你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视角上,一切以GMV为大,只为自己创造价值,而忽视了价值由何而来。最近刷爆了朋友圈的声讨拼多多的那篇文章,我想大概大家也都有看过,在拼多多上打盗到底有多难,这不是个正常现象,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很可怕的事情。纵然你有再多的证据,纵然你打开APP就能发现那么多明显的不正常的事实,但是你依然无法制止。对于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也不想继续讨论了,后面看监管层如何出招。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9)

传统出版人的认知缺陷

对于出版商们的现状而言,作为一个已经出来创业3年,一直深耕在这个行业的服务商而言,我应该还是有发言权的。现在的一大问题,是目前我们的出版商,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站位让位。作为出版商,我们直接连接了作者,是离内容和知识最近的人,但是我们大多出版商刻板地觉得,知识和内容就应该是一维的,就应该是始终沉淀在纸张上的,这与现实和当前读者对于内容的期待是有明显差距的,读者的时间消费行为已经发现了明显的变化和偏转,多内容形式多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却不停给自己找借口,诸如什么“坚守”“情怀”等,觉得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我欣赏和极度尊崇这种理想,但是如果这被当成借口去来用,我觉得那就真的是反理想的。

作为最有情怀的坚守者,我们的理想应该是调动所有资源,去寻找和发现优质的内容,去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传递到我们的价值观,用这些所有形式的内容,去投射,而不仅仅是原地踏步,自负地觉得只要我们有坚守,就一定会有消费者来给我埋单。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果我们记错,政治课本里面教导我们,如今社会最大的矛盾是群众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那么反观到出版市场,如今最大的矛盾就是消费者对内容形式的日新月异的需求和传统出版商对于纸媒这一单维内容形式的过度依赖的矛盾。

而我们最大的问题产生了——盗版是最喜欢一维的产品的,因为盗版起来最简单方便,最不费吹灰之力,而一旦发生盗版,传统出版商上除了打盗,实在没有什么办法,而一旦盗版没有得到较好的打击,就会在社会上散播开来,当两本完全一样的内容,甚至盗版印制规格也不差的情况下,价格相差两倍甚至数倍,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一旦投票形成,而投票反馈也还不错,消费者以后对于图书产品价格认知的固化思维就会形成,带来深远的影响!大家去看看现在电商平台的各种促销和打折就知道了——既然你时不时就要打骨折,那我凭什么平时的时候买呢?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10)

作为出版商,我们应该如何做?

如果我们通过内容的部分迁移,特别是增值服务的迁移,把产品的部分使用属性,迁移到了线上去,同时使用充值卡,刮刮码的方式进行用户验证和锁定,就能从根源上解决消费者无意识买到盗版的问题,因为只要可以产生公开的比较,消费者就会发现不同,就算买到了盗版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识别,从而退货买正版。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图书的内容和包装,都要是一体化的,这不是简单给书上贴个防伪标那么简单的事,有时候甚至需要让我们的一维内容和其他维度的内容进行融合和交互。如果没有这种交互,仅仅是硬生生贴上一个防伪标,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普通消费者会为了一个本书多一个防伪标去埋单吗?我想这概率绝对不高。因此想要完成这个闭环,编辑们必须事先想明白,如何让自己可以多维化的产品,从一维跳出来,往多维去延伸,然后用技术方案去解决。

这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规避盗版的伤害,还可以更大程度上让产品的价值,完成一个飞跃的过程。如果我们的产品具备互联网的属性,可以直接连通用户,驱动用户在线上实现和我们产品的可视化互动,当这种产品越来越多,我们有越来越多的直接用户的时候,通过手段运营这些用户,就会让我们从单赛道经营,逐渐过渡到多赛道经营。试想如果我们既能一头连通内容生产端,产出内容,做好内容形式的多维,一头经营这些精准目标用户,作为出版商来说,就已经是和《得到》同频同赛道了,当然,说赶超《得到》对于传统出版商来说,太远了,不过对于未来KOL和KOC当道的时代,如果我们没有做好站位,那一定会有巨大的损失。

关于过程验证的问题,我想方法论已经很成熟了,我自己也已经早已有过验证,去年也有新的验证。简单谈下之前16年在星火的感受,最早我是16年4月到的星火,当时正是四六级市场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初到星火,看到产品我就惊呆了——已经是2016年了,学生的笔记本电脑早就已经没有光驱了,我们还在卷子里面配套四六级听力光碟,甚至大量人群都已经使用淘宝APP购物了,咱们还在沿用这种传统的内容承载形式。很快我们就进行了改良,去掉了每年几百万成本的光碟,改为了更为轻的在线点播听力,并且同步研发《星火英语》的APP,也在新书背后贴了激活刮刮卡,意味着消费者只要下载APP,有听力的需求,输入激活码就能马上能验证正版,并同时在线注册为APP的用户。到2017年初的时候,我们的平台中就已经有百万级用户了,而又因为有这百万级的用户,并持续不断的还在有新用户进场,我们很快就开发了在线课程,向用户进行二次营销。考研市场就更大了,但是因为产品销售还在爬坡,当时没有什么太多内容,做营销抓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营收规模。但是这种反向通过产品的互联网化的手段,不仅仅是反盗版,更加让人激动的是,公司完成了探索互联网的第一步,也让图书公司更加科技化。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11)

星火英语app

另外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技术成本问题,如今已经明显不是个问题了。现在随着整个互联网生态的进一步完善,技术已经成为了底层基建,缺什么也不会缺技术了,放在之前可能是几百万的开发成本,如今可能也就是几十万就可以完成,区区几十万的技术成本,早就被正版产品的增量销售给覆盖掉了,更何况还能积累下大量的用户,用于构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当然,这是个整体的闭环,运营也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光有粉丝没法变现,私域流量也是个空谈而已。如果自己没有合适的团队来运作,那么异业合作,合资整合是个很好的方向,各位出版商也都可以尝试。

今天的话题由盗版延伸而来,那么让我们总结下:分割产品,多维内容,资源线上化,验证防盗版,用户在线化,自有平台与用户深度交互

未来已来,遗憾的是你还没有来,让我们不要让这种遗憾发生。各位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和我一起交流。

图书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在哪里呢(又是一年31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