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带着镣铐和枷锁的犯人被捕快押上刑场,然后坐在前面的青天大老爷将令牌一扔,大喊一声午时已到,斩。旁边的刽子手手起刀落,只见一道银光闪过,犯人已经人头落地了。这就是古时候朝廷对待死囚的基本操作—砍头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1)

Tips:斩首decapitation,原理是割断脖子,也就是说将头和躯干分离。这种极刑并不是要造成受刑人肢体残缺,而是因为被截去部分相当重要,能导致立即死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进入文明的社会,大家开始思考人的基本权利。于是我们对那些罪大恶极的死刑犯,做出了更人性化的处理。我们废除了古代包括腰斩、车裂、绞刑等等凶残的酷刑,改为更加快速减少痛苦的枪决和安乐死

在给这些囚犯执行安乐死时,医生会给他们的手腕擦拭酒精,明明他们都要去见如来佛祖了,为什么还要擦酒精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2)

Tips:乙醇别名酒精。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其中的缘由。

什么是安乐死

安乐死,顾名思义就是安静、快乐地死去,是无数种死亡方法中的一种。安乐死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希腊人的生活中,当时民风彪悍的斯巴达人为了保持民众的健康与活力会将生下来就病弱畸形的儿童杀死。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也赞同将自杀作为摆脱无法根除的病痛的一种手段。

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对老人和畸形儿实施安乐死是合理的、体面的。所以安乐死在希腊语中的含义是,幸福的死亡。于是安乐死就有了两层含义,一个是安乐的无痛的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3)

Tips:畸形儿发生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大致的原因可以分:遗传因素,妊娠中胎儿的生长环境,还有分娩时的创伤。

安乐死在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艰难的时代,因其能够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所以十分受人追捧。甚至在一些比较古老的部族中还存在将老人和婴孩丢弃的传统,日本的电影《楢山节考》讲述的就是弃老。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这种牺牲生命减轻负担的办法就不感冒,并认为这是野蛮人的做法,于是安乐死就如昙花一现消失在历史中。

有些比较狂热的天主教国家还将自杀规定为非法行为,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帝赐予的,自杀是对上帝的大不敬。在这里自杀成功了家人会受到牵连,没成功的话,好的恭喜你,成功找到了一个“铁饭碗”,从此国家承包你的生活。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4)

Tips:电影楢山节考于1983年4月29日在日本上映。讲述了日本古代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中,由于粮食长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岁,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的故事。

1930年代,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乐死,再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这次它所扮演的角色是刽子手中的利剑。德国的纳粹份子名义上打着安乐死减轻痛苦的旗号,实际上是利用安乐死除掉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犹太人。不过在德国纳粹份子的罪行被揭露之前,大众普遍的舆论都还是认可的。

1935年史上第一个自愿安乐死合法化委员会在英国成立,此后各国的安乐死合法化委员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委员会致力于推动安乐死合法化,他们甚至起草了一些防止安乐死被不法分子钻空子,用于谋杀和欺骗的文件。但是由于安乐死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司法问题,这些提案都被一一否决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5)

Tips:英国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

直到1983年,在威尼斯举办的世界医学大会上提出有关消极安乐死的议案,和美国伦理与法学委员会对安乐死的支持为安乐死的合法化奠定基础。1987年,荷兰首先通过了安乐死的提案,安乐死经历了千年的波折终于不再是个“黑户”,被官方认领了。虽然荷兰通过了安乐死,但不代表什么人想安乐死就可以进行安乐死。

荷兰对于安乐死的限制还是非常大,规定安乐死的最低年龄在12岁,并且要符合以下几点:第一,病人是自愿的并且有很明确的意向请求实施安乐死。第二,医生非常熟悉病人,能确保病人的请求是经过深思熟虑,并在讨论了其他方法后仍坚持安乐死。第三,病人的病情完全无法治疗,并时刻忍受着非人的痛苦,以至于希望早点摆脱痛苦。第四,也会最重要的医生再三确认后还需要对当地的有关部门报告,并在指定的地点实施安乐死。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6)

Tips:安乐死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长久的历史。斯巴达人为了保持健康与活力,处死生来就存在病态的儿童。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中表示支持这种做法。

荷兰开了安乐死合法化的先例之后,世界各国紧跟上“潮流”,比利时在2002宣布安乐死合法。比利时之后加拿大、西班牙也宣布安乐死合法。而推动安乐死合法化的的美国,却没有宣布安乐死在全美合法,并且还将用于结束病人痛苦生命的安乐死玩出了新花样。多才多艺的美国人是怎么玩转安乐死?他们又从安乐死上开发出了什么新的功能?

安乐死什么时候成为一种死刑

上文说到1983年美国医学会伦理与法学委员会支持安乐死,助推了安乐死合法化进程。而美国医学会的这一意见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美国人认为这是对人权的不尊重违反了“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之一观点,而美国是个非常注重人权的国家,在和别国对线时经常拿人权说事儿。于是乎一些支持安乐死的医生和病人就和那些反对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辩论。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7)

Tips:人权包括生命和自由的权利,不受奴役和酷刑的权利,意见和言论自由的权利,获得工作和教育的权利以及其他更多权利。人人有权不受歧视地享受这些权利。

而这种争论从1938年美国成立了自愿安乐死合法委员会后就一直存在,两方人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美国医生另辟蹊径找到了安乐死的另一种功能。他就是杰伊·查普曼,查普曼在当地警局中工作,任验尸官一职。他在工作中有感于囚犯的死亡过程的痛苦于是想要找到一种既能缓解痛苦又能快速致死的方式。

某天在上班时,听到了人们对于安乐死是否合法的争论,查理曼的脑子闪过一丝灵光,他想安乐死不就是通过给病人注射剧毒让病人快速解除痛苦的手段吗?既然都是安乐死和绞刑(美国承袭英国的死刑刑罚)的最终结果都是死,那么安乐死为什么不能成为死刑的执行办法呢?而且相比于绞刑的繁琐和高额的花费,安乐死明显更便宜、更快、更人道、更符合美国价值观。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8)

Tips: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

查普曼结合医院的安乐死手术,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死刑方法,在囚犯执行死刑前先对囚犯注射生理盐水(输盐水),再进行安乐死(注射致命性病毒和麻醉剂)。这个办法后来被称为“查普曼准则”。因为这种方法更人道,更便宜,在美国司法界迅速传开。

从1977年这种被提出到2004年,美国38个保留死刑的州中有37个都采纳了安乐死(注射死刑)的法律。美国人在执行安乐死时,和平常做手术一样,扎针之前都会进行酒精消毒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9)

Tips:手术刀通常由刀片和刀柄组成 。刀片通常有刃口以及与手术刀柄对接的安装槽,材质通常采用纯钛、钛合金、不锈钢或碳钢材料,一般为一次性的。

这就来到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既然都要死了,还擦什么酒精呢?这不是浪费吗?

安乐死时为什么要擦酒精

安乐死时为什么要擦酒精?首先,注射前擦酒精是为了杀死皮肤上的细菌。其中的原理是:75%的医用酒精的渗透压与细菌相近,在酒精的作用下细菌表面蛋白质未变性前会不断地 向细菌内部跑,导致细菌内所有的蛋白脱水、变性凝固(参考鸡蛋煮熟过程),最终细菌失活被杀死。

所以用酒精擦将要扎针的皮肤,能够杀死皮肤上的细菌或真菌,有效避免注射部位因感染细菌而化脓。在美国死刑犯也拥有同等的人权,所以医生不会歧视他们,仍然会给他们一样的待遇。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10)

Tips:细菌Bacteria,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

其次,医生的职责。每一位医生在上岗之前都会进行希波克拉底誓言宣誓:“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即无论对那种人只要是病人都一视同仁。所以医生们在面对这些罪大恶极的死囚们仍然平等地对待,即使是在执行死刑也一丝不苟地按照医学规章办事。

其三,擦拭酒精能帮助注射药物。在医院时时常会有找不到血管而被护士扎好几次的悲惨事件发生。为了更好地找到血管了,有些护士会拍拍你的手臂然后用酒精擦拭将要打针的部位。擦了酒精之后,血管就比较明显,护士就不会扎错位置浪费针头,病人也不会受到多次伤害。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11)

Tips: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质及上皮等地方外,血管遍布人体全身。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

其四,安慰心理。古时候死囚在临死之前都会吃一顿断头饭,让他们在临走之前有个安慰。安乐死时对死刑犯进行这一步操作,也让这些人感到一种安慰,一切都和普通的手术一样,一盏茶的功夫事情就完了,极大的缓和他们紧张的心情。如果不做这一步,上来就直接注射药剂,这些人的就会非常紧张不仅找不到扎针的位置还可能因为紧张的氛围发生预料之外的事件。

其五,舆论影响。现代社会网络发达,各种各样的言论在网络上传播,不甚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就会被人说崩人设然后被扒出所谓的黑历史。尤其是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时常有医生被患者打伤或辱骂的事件发生。一旦医生不按要求进行注射死刑,就不尊重犯人的基本权利。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12)

Tips: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

这件事情被曝光,神通广大的网友可以将你的人际关系扒个底朝天,然后就是退网、退院、退社三连击。就算为了医生的荣誉和铁饭碗,医生也会对犯人一视同仁,一样按照程序执行工作。此外,在注射之前擦拭酒精也是执行整个死刑的一个步骤,如果不做这一步就是操作失当,轻则扣工资,重则下课回家吃饭。

以上就是为什么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前还要擦酒精的原因了。在司法中,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所以工作人员对那些囚犯不会带有感情色彩,在感性与理性中更偏向理性。在老百姓看来死刑犯都是罪大恶极的坏人,不应该为他们擦酒精之类的,甚至应该让他们被枪毙。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13)

Tips: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

但是在医生和执法人员眼中,一切都要按照规矩来。法律条例大于个人感情

安乐死引发的伦理争议

一些国家虽然在执行死刑的时候会采用安乐死这一方式,但在医学中的运用并没有普及。而目前,安乐死在我国仍属于犯罪,《刑法》中规定:帮助自杀,属于故意杀人罪。安乐死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我国的“孝文化”与病人的病情的矛盾。如果顺从了老人的话帮助安乐死,这在外人眼中就是不孝,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不仅会被人戳脊梁骨还会面对牢狱之灾。

(安乐死的犯人在注射时)(14)

Tips:医学Medicine,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生命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一种学科,促进病患恢复健康的一种专业。

其次则是安乐死可能会被利用成为谋杀等犯罪案件的洗白工具,不过目前探讨的更多的是安乐死引发的社会问题,生与死的抉择并没有并不是轻飘飘的两个字就能承载。我国安乐死立法之路还很漫长,不过路途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克服其中的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