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很多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拿着财政资金投资建设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动不动圈地百数亩、投资五亿甚至十个亿,但结果怎样呢?领导很关心,老百姓也很关注,这就涉及到项目绩效评价了。

但是,由于没有行业标准和规范,也没有行业大数据参考,主管部门也缺乏相应的技术背景和运营管理经验,项目绩效评价无疑就成了一项烂尾的难题。也正因为如此,有不少项目更是有恃无恐,胡乱规划,胡乱采购,胡乱建设,最后运营根本达不到预期,难以做项目绩效评价,无法追责也就不用担责。

当然,很多主管部门领导也表示无辜:“我们也不懂啊,都是赶鸭子上架的!”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单位如何发展(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绩效如何评价)(1)

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如何做绩效评价?从方法论上来说,财政部有关文件可以作为指引,如《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财金〔2020〕13号)等。而且,地方政府也都制定了财政支出或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细则。所以,有关方法、流程、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就不赘述了,这里重点谈谈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绩效评价的一些内容要点,以抛砖引玉。

一、项目投入与产出

1、土地:同样做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土地面积差异非常大,多的200多亩,少的20几亩,甚至还有几亩的。土地是城市稀缺资源,非常宝贵,所谓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但有的项目只是借装修垃圾处理的名义,做洗沙,做混凝土搅拌站等等。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置一个指标,每亩处理装修垃圾的量。比如,某项目仅有22亩地,但每年处理装修垃圾的量为28万吨,则每亩处理装修垃圾的量为1.27万吨。这一指标反映了土地投入与产出情况,土地节约或者浪费。

2、资金:同类项目资金投入的差异可能还要大于土地,从三五千万到十来个亿。行业内不少人士都坦言,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大大超出认知,对行业的负面影响相当大,也希望纪监部门能明察秋毫。一个装修垃圾处理项目,按正常思维,应该要将投资聚焦在垃圾处理本身,而不是搞大基建。我参加过不少项目前期规划,甲方表态政府平台公司不差钱,如果差了银行都愿意贷款,而设计院则会毫无原则迎合甲方做大投资的需求。从项目绩效评价倒逼的角度来说,设置万元投资处理装修垃圾的量这一指标显得尤为重要,如某项目投入7800万元,项目投产后三年里,每年平均处理装修垃圾28万吨,则万元投资处理装修垃圾的量为35.9吨。同样的,某一线城市装修垃圾处理项目投资7.28亿元,项目投产后年处理装修垃圾不足15万吨,则万元投资处理装修垃圾的量为2.06吨。两个项目对比,伤害性和侮辱性都很大!

3、时间:实际建设的周期就是项目投入的时间,同样应该纳入考评,其指标应该细化到天。有的项目三年都不能运营,设备调试一年也不能正常,说明项目肯定是有问题的。

二、项目运营效果

项目绩效评价最终要落实到运营上,考评的重点必须是运营,不管前面规划建设描述得多么白富美,不管供应商自吹多么高大上,项目落地运营才是关键,运营效果才是项目绩效的核心。

1、产量:所有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没有产量的都是耍流氓。项目没有产量,运营就会挑三拣四(只收混凝土块等等),就会动不动拒收,就会限量限指标,更多的垃圾就会偷倒偷埋,项目就失去了意义。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在确保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保产量是项目第一位的要求。某城投公司建的装修垃圾处理项目本来是面向全区的,设计年处理量是50万吨,结果每天处理量还不足500吨,还隔三岔五的要停产,辖区内很多街镇无奈只好自己再招标处理。

2、质量: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的质量最核心的是资源化利用率,也就是能转化为消费者买单的产品的比例。目前,国内大部分下装修垃圾处理项目仍套用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不接受,没有消费者买单,还需要运营方贴钱处理,实际项目就是大垃圾变成小垃圾,根本谈不上项目质量,不管他厂房外观多么漂亮,粉尘噪音控制多么完美。当前,以运营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把垃圾转化为消费者付费的产品,是提升项目质量的关键。

3、成本:运营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与设计规划、设备选型、垃圾质量、运营管理等关系密不可分,但每处理一吨装修垃圾需要多少成本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有的30多元一吨,也有的要100多元一吨,其中的差异会很大。对于运营成本的考评,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装修垃圾处理成本最终要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的。从这一角度来看,项目运营成本指标在项目绩效评价中所占比例应该要有所侧重。这一指标于项目设计和运营管理也将起到重要的牵引作用。

4、环境:作为垃圾处理项目的环境指标,既可以作为质量指标的次级项目,也可以单列突出项目环保的重要性。环境指标主要包括:粉尘、噪音、污水、其他固废等减少排放与达标排放情况。粉尘、噪音很好理解,但我实在无法理解,还有不少专家和机构鼓噪用水浮选来处理装修垃圾。环境指标是项目绩效评价非常重要的方面,其比重可适度提高。

5、能耗:能耗是一个成本指标的次级项目,对运营成本的影响可能达到25%以上,同时,它又与当下的节能减碳的政策背景紧密关联,所以单列出来。装修垃圾处理工艺中的破碎和筛分都是高电耗的,这就需要精心设计和管理,在保障产量和质量的情况下,做加法是最容易的,而做减法却是最难的。比如,年处理30万吨装修垃圾的项目,有的电力装机总量高达5000多千瓦,而有的只有1000多千瓦,差距可达3-4倍,其运营能耗和成本无疑会天差地别。

此外,还有一些运营重要的环节可纳入评价,如人员配置、工程车辆配置、设备运维、客户满意度等,同样产量的项目,有的只需要20多人,而有的却需要50多人,有的陪1台挖机和2台铲车,有的却要2台挖机和4台铲车,其差异非常明显,项目的绩效差异也显而易见。

三、其他定性评价

1、项目先进性:什么叫先进?是不是摆几台机器人就叫先进?是不是多采购进口设备就叫先进?并不是,其实先进性是一个综合概况性的评价,是对投入产出、运营效果等方面的概括。从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来看,除了项目投入产出、运营效果外,处理垃圾的兼容性和适应性是项目先进性评价的突出方面,能够处理最复杂的装修垃圾才叫先进,能协同处理环境综合整治垃圾、存量堆埋混合垃圾的才叫先进,否则,弄一台机器人但只能接收相对好一些的垃圾如轻物质含量低于一定比例的装修垃圾,那根本不算先进。当然,先进性还与创新性关联,但创新也是以结果论先进性的,始终坚持以以提高垃圾处理产量、提高环境品质、降低垃圾处理运营成本论英雄。引领性和示范性,通常也是先进性的体现,它主要看项目是否具备可复制性和可推广价值。

2、项目可持续性:项目可持续既有政策的因素、也有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但市场因素更是不可忽略。政策因素很好理解,涉及土地生命周期、特许经营期限和垃圾全程闭环管控、垃圾处理费等等。技术因素包括工艺路线、设备选型、产品和环境标准的迭代升级等。经济因素方面,盈利能力和水平通常作为可持续性的一些关键因素来评价,很多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说项目不需要它盈利显然是行不通的,项目没有盈利能力就没有造血功能如何能长期生存?一直靠财政输血总有一天会断供的。市场因素,主要指不依赖政府政策和资源而独立经营的程度,比如资源化产品的市场化销售率,很多项目希望政府强制市场接收和应用,这样的独立性差,政府负担重,管理难度大,项目自身也没有内在的竞争力,其持续性值得怀疑。

3、管理监督的高效性:是否利用了无缝衔接的数据平台和信息化手段,数据和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和存储是否高效快捷?很多项目在评估其管理监督的高效性时,通常更倾向于从这些方向入手,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但是,管理还要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评价。比如,装修垃圾是否从源头、从运输到处置每一个环节都有管控,是否实行收、运、处一体化,形成闭环式管控?项目运营是否委托专业公司,运营是否进行了切香肠式分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方监管在这种项目中的意义非同小可。甲方代表意味着什么?可能一个大学刚毕业的甲方代表,就会在项目中会骄横跋扈,就会伸手拿卡吃要。所以,项目引入第三方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合作、培训与咨询,请联系作者,或在文章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