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了凡四训20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了凡四训20句(善行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20句

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

“有真有假”

真善:就是从本心出发,所做对别人有益的事,且不求报答、不露行善痕迹的才是真善。

假善:就是所做的事表面看是善事,其实是只想着对自己有益,且为了达到目的去虚伪地恭维别人,总想着别人去回报自己。这些都理解为假善。

“有端有曲”

端就是直,凡有救济世人、有爱、有恭敬的心都可以称为直。

那曲呢:就是存有一丝讨好世俗的心,还有一丝对世人怨恨不平的心,甚至还有一丝玩弄世人的心,这些都可以称为曲。这些都需要我们细细地去分辨。

“有阴有阳”

凡是一个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就叫阳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就叫做阴德。

有阴德的人,上天自然会知道并且会回报他。有阳善的人,大家都知道他,称赞他,他便能享受世上的美名。

但是呢,天地忌讳名声这个东西,也不喜欢爱名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功德配不上他的名声,便会有预想不到的横祸。而一个没有过失差错被冤枉或者无缘无故被人栽上恶名的人,他的子孙往往会忽然之间发达起来呢。

你看,这阴德和阳善之间关联很细微,可得好好分辨一下。

“有是有非”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眼前的影响,而是看是不是会产生流传后世的弊端;不能只论一时的影响,而要讲究长远的影响;不能只论个人得失,而要讲究它对天下大众的影响。

是非是最不容易分辨的,还有很多,比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这些应该细细地加以判断,分别清楚。

“有偏有正”

善行是正,恶行是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也有存善心而做了恶事的,这是存心正而结果变成了偏,可称之为正中的偏;

也有存恶心却做了善事的,这是存心偏而结果却成了正,可称之为偏中的正。

这种道理我们也要去懂得呢。

“有半有满”

这样说吧:一个人做了善事,如果内心能不执着于所做善事,那么随便他所做的任何善事,都能够成功而且圆满。

若是做了件善事,而内心就牢记在这件善事上,那么即使他一生都很勤勉的做善事,也只不过是半善而已。

这个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可以好好揣摩一番。

“有大有小”

若你立志要做善事,你的目的只是为了利益自己一个人,就算你做很多善事,功德也会很小。

如果你目的是利益天下百姓,即使善事很小,功德也会很大。

“有难有益”

这是从做善事时的难易程度来说的。

凡是有财有势的人要建立功德,比平常人来得容易,但是容易做,却不肯做,这就叫做自暴自弃。

而那些没钱没势的穷人,要积些福,会有很大的因难,难做到而能做到,这才真是可贵啊!

说了这么多种善事,我们要明白清做善事的道理,如果分辨不清的话,就夸自己做了善事,有了怎样的功德,其实这不是在做善事,而是在造孽。

这样做真是冤枉啊,白费了苦心却得不到一丁点儿的好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