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一字一义的学问太大了,例如 “视” 与 “观” 这两个字都有看的意思,“视” 主要是看外表,表示看待、看望之意,如重视、轻视等,也代表眼力,如近视、视力等,还有亲临某事的意思而 “观” 字则不同了,观也有用眼睛去看的意思,如观察、观赏、参观等,但观还有用 “心” 去看之意,以表示对事物的认识、看法,如观点、观念、主观等顺便说一下,视与观这两个字都是在甲骨文中就有的字,其产生的渊源非常久远早在几千年以前,那时候的华夏民族就懂得使用这两个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观字为什么很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观字为什么很散(有关观字的思考)

观字为什么很散

汉字一字一义的学问太大了,例如 “视” 与 “观” 这两个字都有看的意思,“视” 主要是看外表,表示看待、看望之意,如重视、轻视等,也代表眼力,如近视、视力等,还有亲临某事的意思。而 “观” 字则不同了,观也有用眼睛去看的意思,如观察、观赏、参观等,但观还有用 “心” 去看之意,以表示对事物的认识、看法,如观点、观念、主观等。顺便说一下,视与观这两个字都是在甲骨文中就有的字,其产生的渊源非常久远。早在几千年以前,那时候的华夏民族就懂得使用这两个字。

在中国古代,对于 “观” 字有很多深刻的解释,《周易》六十四卦中,专门有一个 “观卦”,主张上观天道,下观民俗。在《黄帝四经》中也有一篇以 “观” 字为主题的文章,也讲到 “观” 的重要性。最佩服的是佛教对 “观” 字的解释,佛教把 “观” 字当成培养智慧的修行方法,并把“观智” 分为16种,这个智是智慧的智。这16种观的智慧是: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维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恐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和省察智。不懂得佛教为什么要把 “观智” 分为这么多的种类,我想,主要还是从身心修炼的角度去解释其意吧。

我们常说的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人生、价值这三个名词,如果后面不加上 “观” 字,就是一般的泛指名词。但是这三个名词的后面加上 “观” 字之后,就使其具有了极其丰厚的涵义,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去看待这三个带 “观” 的名词,必须认真地长久的去思考学习,才能理解其中的丰富内容,才能以此把握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真正意义。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在微博上有一个很时兴的网络用语叫做 “毁三观”,用来泛指那些颠覆大多数人一般看法的人、事和物。毁三观其实就是三观不正,就是一种低俗、扭曲、拧巴、颠倒的社会和人际现象。而如果三观不正,也许能博得一时的流量和关注,但最终都免不了令人耻笑和失败的命运。

其实,后面加上 “观” 字的名词还有很多,都值得去认真的探讨和论述,不只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个名词。之后,我会在这方面做一些个人的探讨和论述,敬请各位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