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年仅九岁的赵煦即位,是为宋哲宗。宋哲宗年幼,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是个稳健保守的老太太,历经丈夫英宗、儿子神宗两朝,对政事早已成竹在胸,马上召回熙宁、元丰时代的旧臣,恢复旧政。旧党领袖司马光受命知陈州,赴任途中被高太后留为门下侍郎,掌参议大政,审中外出纳之事,成为执政大臣之一。司马光名满天下,是老百姓心目中真正的宰相。在他依礼拜谒现任宰相时,有百姓爬上相府对面人家的房顶,骑在屋脊上观看。相府卫士喝止,百姓说:"我们并不是要看你家相公,我们只是要瞻仰司马相公的风采。"
高太后形象
司马光受命之初,即汲引苏轼、程颐,利用他们的学术地位、声望和才能,辅佐他完成经国大业。苏轼七月被召回京城,"以朝奉郎知登州苏轼为礼部郎中。"此后,苏轼仕途如同坐上火箭,九月升起居舍人,次年三月升中书舍人,九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仅仅一年多时间,便由从八品升至三品。
苏轼形象
身陷党争,得罪多方势力旧党翻身后,排斥新党成员,并试图"尽废新法"。苏轼曾极力调和新旧党派之间的矛盾,却徒劳无功。司马光废除免役法时,头脑比较冷静的人都认为免役法好于过去的差役法,建议保留。苏轼更是贾勇前往司马府,试图说服司马光。司马光听后,默不作声。苏轼仍不死心,第二天直接到政事堂,再向司马光陈述反对意见。司马光心里不耐烦,脸上不免忿然作色。司马光比苏轼大二十多岁,是苏轼兄弟参加制科考试时的考官,亦师亦长,苏轼不敢造次,回到家中,一面宽衣解带,一面连声呼叫:"司马牛!司马牛!"意思是司马光的脾气比牛还倔。司马光倒是没有丝毫师尊的矜持,听说苏轼称他为司马牛,尚能"笑而谢之"。
司马光形象
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去世。大臣们参加完明堂祭拜大典,便着急赶去吊丧。程颐是司马光治丧委员会的主任,拦住大家,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参加明堂典礼之后,不该再去吊丧。大家觉得程颐不近人情,反驳他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苏轼早就鄙薄程颐的矫揉造作,视之为伪君子,便嘲笑道:"这是枉死市上的叔孙通制订的礼法。"叔孙通是汉初大儒,帮刘邦制定了简便易行的汉朝礼仪,司马光曾经指责叔孙通制订礼乐只为逞一时之功,结果使古礼失传。程颐受此嘲弄,从此与苏轼结怨。
程颐形象
外调杭州,疏浚运河筑"苏堤"苏轼升任翰林学士以后,成为宰相的后备人选,走到了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但他既不归属新党,又不完全附和旧党,且与程颐为首的"洛派"激烈论战,导致三派群起而攻之,几无宁日。苏轼自知生性不适合做官,也未曾期望做到位极人臣的宰相,于是在元祐四年(1089)自请外调,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知杭州。
苏轼形象
苏轼七月到任,正是铄火流金的炎夏,干旱困扰着杭州百姓。为此,他调集捍江兵士及诸色厢军千余人,疏浚杭州的两条运河。十月开工,次年四月完工,河水深达八尺,行船无碍。接下来,他要解决市民的吃水和环境问题。当时,西湖已经淤塞过半,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苏轼率领杭州军民,开除葑田,恢复旧观。他还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建了六座桥跟湖岸相接,方便行人上堤。后来,人们把这条长堤命名为"苏公堤",简称"苏堤"。
杭州西湖苏堤
得道多助,刘景文支持苏轼"苏堤"工程十分浩大,动用兵民二十余万,苏轼之所以能够调动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是因为得到了刘景文的大力支持。
刘景文(1033-1092),字季孙,开封人。出身名门,其父刘皴曾经担任太尉。康定元年(1040),刘皴统帅大军增援延州,在三川口遭遇西夏军队偷袭,死战多日,最终战败被俘。当时,许多人都认为刘皴力战而死,于是追赠其为朔方节度使,子孙在朝为官的都可以得到褒奖升迁。然而时隔不久,探子打听到刘皴竟然没死,而且已经投降西夏,无异于在仁宗君臣脸上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从此,朝廷公卿对刘皴的后人都不愿意搭理了。
宋夏战争情形
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刘景文熬到五十岁,才做到饶州酒监这样不入流的小官。其实刘景文博古通今,精研军事,可谓文武双全。王安石做江东提刑时,到饶州查问酒务,在一扇屏风上看到刘景文写的一首诗:"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王安石很欣赏刘景文这种淡泊名利的气度,于是提拔他做摄学事。
杖藜携酒看芝山
同游西湖,"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知杭州时,刘景文正做两浙西路兵马都监,也在杭州。因为身世相仿,性情相近,二人由同事而朋友,过从甚密,经常诗酒往还。有一次,苏轼病了,正躺在床上休息,家人忽报刘景文到访,他立刻从床上一跃而起,病态全无。苏轼主持开湖工程,所用的兵士和民工,完全靠刘景文调度和督率。他每日不辞劳苦,在万松岭与新堤之间往来奔走,保证了工程如期完成。
去西湖游玩
元祐五年(1090)初冬,苏轼和刘景文去整修一新的西湖游玩。行走在苏堤之上,但见荷叶已经弯折,菊花也已枯萎,只有远处的橘林绿意一片,挂满了黄澄澄的橙子。苏轼看了看身边的刘景文,他已经57岁,仍不被重用;而自己也已54岁,即将步入人生的深秋,感慨良多,遂写下一首《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首诗表面写景、咏物,实是赞人,把刘景文的品格比作傲霜的残菊,深层的意思则为抒发自己的胸襟,对同处窘境中的友人进行劝勉和支持。"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子是黄色的,橘子是绿色的,画面感十足,诗人把萧条荒疏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意,由此传达出一种旷达开朗的襟怀。
两次上书,为刘景文请命回到衙署,苏轼奋笔疾书,写《乞擢用刘季孙状》,请求朝廷重用刘景文,言其才足以在边疆建立功勋。但朝廷没有授刘景文武职,而是调他任隰州知州。刘景文和苏轼的弟弟苏辙一样,个子很高。在刘景文离别杭州的送行宴上,苏轼步韵和诗,把刘景文和苏辙比作西湖上的南北二高峰。
双峰并立
可惜只过了两年,刘景文就死于任上。身后没有留下半点财产,妻子和孩子饥寒交迫,流落晋州。苏轼上《乞赙赠刘季孙状》,请求朝廷抚恤,以免他的妻子孩子挨饿受冻,并呈请晋州派人护送刘景文灵柩回开封。对于知己,对于朋友,苏轼尽上了最后一点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