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县

商周至战国时期,为西南夷邛都国地。

会理县民族分布图(中华历史知识四川省)(1)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境内建会无、三绛二县,隶属越嶲郡(今西昌),辖今会理县北部及会东、宁南、米易等地。

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移越嶲郡治会无县,裁三绛县并入会无县。刘宋之时,郡治移还邛都,其后会无县废治。

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在境内设和集县。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又于会无县故治设会川县,玄宗天宝初又于县侧设会同军。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会川为南诏蒙氏所据,置会川都督府,设会川都督, 辖清宁郡。

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南诏归附唐朝;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 年)南诏复叛唐,会理仍属南诏。

后蜀孟昶明德四年(公元937年),属大理国,置会川府;下辖有泸州、隆州、黎溪、永昌、会理五州。

会理县民族分布图(中华历史知识四川省)(2)

南宋理宗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会川归附忽必烈。

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会川隶于四川行中书省。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置会川路,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领武安、永昌、黎溪、会理、麻龙、通安、姜州等7州。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380年),在会川归依城设永昌州、改龙泥千户为武安州、改麻龙千户为麻龙州。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75年)后,会川路领武安、永昌、麻龙、黎溪、会理五州。

明太祖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会川路设会川府,领武安、永昌、黎溪3州,划会理、麻龙、通安、姜州4州归云南东川府;同时,置会川军民千户所,在原黄土城(今会理城北之“古城”)立守御所。

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平定月鲁帖木儿之乱,废府,改设会川军民宋御千户所,隶建昌卫。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升会川军民千户所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圣祖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改设会川卫军民守备,隶属建昌监理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于卫东大桥复置会理州。

清世宗雍正七年(公元1729 年),裁会川卫军民守备,置会理州,移国东川之会理州于卫所(今县政府所在地),属四川宁远府。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境内披砂、苦竹、者保、通安、会理村五土司改土归流。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会理州改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隶属第十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八(1939年)1月,西康省成立,会理改隶西康,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公元1950年3月23日会理解放后,成立会理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对国民党旧政权进行军事接管,同年5月1日,会理县人民政府成立,仍属西康省。

公元1950年,西昌专区成立后, 会理县属西康省西昌专区。

公元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 会理县改属四川省西昌专区 。

公元1968年,改西昌专区为西昌地区,会理县属四川省西昌地区。

会理县民族分布图(中华历史知识四川省)(3)

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西昌地区建制,会理县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