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换换口味,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最近看电影看得有些眼晕,而我也对于推荐电影这件事儿有些深恶痛绝了,虽然流量还可以,也赚钱,但是身心俱疲。
咋办?给大家讲一讲小故事算是换换脑子。说到管仲和鲍叔牙,我们最早想到的应该就是管鲍之交,这一个成语是形容两个好朋友的关系。
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虽然是很好的朋友,但对历史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他们两个人应该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一开始两个人合伙做生意,鲍叔牙家境殷实,多出点本钱,而管仲家里穷,就少出点本钱。但是到了分钱的时候,管仲却要多拿一部分,别说五五分成了,管仲拿了大头,本钱留给鲍叔牙就不错了。
于是鲍叔牙手底下的人看不过去,就给鲍叔牙反应说管仲欺负人啊,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谁知道鲍叔牙不仅不生气,反而安慰手下人说:他家里有老人需要赡养,多拿一些也应该,我们哥俩关系好,不分彼此,我的就是他的,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后来两个人又一起参军报效国家,打仗的时候,管仲那是各种讨巧啊,冲刺的时候躲在最后面,撤退的时候跑在最前面。
又有人找到鲍叔牙说起这件事,说管仲是胆小鬼,你和这样的人做朋友,真的是可惜了。
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需要赡养,一旦他有了危险,母亲将如何安置,所以他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管仲听了鲍叔牙这些话很是叹服,真是好兄弟啊,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后来两个人回到齐国,都成就了一番事业,也各自都当了老师,收了徒弟还都挺厉害,都是齐襄王的弟弟,一个是公子小白,一个是公子纠。
很多人觉得这两个朋友太有意思了,怎么还不共同辅佐一个明主?其实是管仲看到公子纠势力大,外公是鲁国国君,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于是就投靠了公子纠。
而鲍叔牙却是看公子小白为人仗义,体贴属下,有国君风度。
后来两个人果然兵戎相见了,原来齐襄王为人暴虐,杀伐无度,对两个弟弟也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无法在齐国容身,只能逃亡外地。
公子纠直接去了外公家,到了鲁国好吃好喝,日子很舒服。
而公子小白的外公是卫国的,而且距离较远,只能躲到了莒国,日子肯定比较困难。
后来齐襄王被杀,齐国一片混乱,鲁国公就准备把公子纠送到齐国出任国君,此时鲍叔牙也看到机会了,想要把以仁义著称的小白送回齐国出任国君。
嗯,那就有热闹看了,亲兄弟夺王位,另外辅佐这对亲兄弟的两个人是好朋友。怎么办?管仲素有大才,心里鬼点子多,就给公子纠说他去负责拦截公子小白,只要公子小白比公子纠晚到齐国,一切水到渠成,王位自然就是公子纠的了。
于是公子纠批准了管仲的要求,管仲快马加鞭赶往莒国,谁知道却听到公子小白已经走了一顿饭工夫了,赶紧去追赶。
终于管仲追上了公子小白的队伍,并且对公子小白说:公子不要回去了,你哥哥公子纠已经回到齐国了,国家不可有二主,你再回去一定会引起内乱。
鲍叔牙听到这话不乐意了,眼睛一瞪说:管仲,你这话就不地道了,国君去世,亲兄弟当然要回去吊唁,你怎么能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
所以朋友归朋友,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鲍叔牙可是一点也不含糊哦。
管仲一看拦不住了,只能放行,谁知这家伙却躲到不远处暗施冷箭,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管仲远远看到鲍叔牙和一帮拥护公子小白的幕僚围着公子小白大声哭泣起来,知道公子小白活不了,就回去给公子纠复命了。
公子纠听说公子小白死了,甚是高兴,并且许诺等自己当了国君,就让管仲做相国。
谁知道那边公子小白是诈死的,那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头部,血流如注,但是却没有危及性命。公子小白聪慧过人,顺势倒下让管仲以为自己死了。等管仲离开以后,就吩咐属下人快马加鞭赶到齐国。
到了齐国,鲍叔牙让一帮文臣武将拥立公子小白为齐王,一帮人说公子纠年龄大,自古立长不立幼,怎么能让公子小白做国君?
鲍叔牙说:齐国发生了动乱,需要一个仁义的国君来治理国家,而公子小白素有仁义之名,另外公子纠的外公是鲁国国君,如果让公子纠做了齐王,那鲁国国君一定会借拥立有功而狮子大开口,对我们齐国是一个损失啊。
大家一听,这鲍叔牙说得对,于是就拥立公子小白为齐王。
而那边公子纠还在路上悠哉游哉地旅游呢,却收到通知,不要来了,齐国已经有国君了,你回你姥姥家去吧。
公子纠大怒,怎么可以这样?于是就把事情告诉外公,外公鲁国公一听也是大为震怒,发兵攻打齐国。
鲁国哪里是齐国的对手?给大的落花流水,打到家门口了。齐国派使臣过来议和,条件是公子纠的人头和管仲。
公子纠做不成齐王,这个外孙就没有用了,杀了不可惜,但是这个管仲却是个大才,送给齐国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于是鲁国公也想杀掉管仲,可是齐国使臣却说管仲之前刺杀齐王,齐王很生气,要亲手惩罚这个叛臣。如果鲁国公不答应,齐国会继续攻打鲁国,直到吞并整个鲁国为止。
于是鲁国公只能把公子纠的人头和管仲送给齐国,虽然后悔,却也无能为力了。
到了齐国,鲍叔牙没有杀害管仲,而是给他松绑,并且向已经登上国君之位的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推荐管仲,让齐桓公拜管仲为相。
虽然齐桓侯不是很愿意,但毕竟是鲍叔牙的推荐,也就让管仲当了相国。
你看这事儿多有意思?公子纠许诺的相国之位没有实现,反倒是当了对手的相国,古今中外这样的事情也就发生在这个历史时期吧?
那今天咱就说说,在整个历史事件出现以后,谁成就了谁的美名呢?我觉得倒是管仲成就了鲍叔牙。最后大事安定以后,鲍叔牙把管仲推到了前面,让他出任相国,天下谁人不夸赞鲍叔牙的高风亮节?
但是,最终干活的是谁?帮助齐桓公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的人是管仲,但是管仲做得再好,那也是鲍叔牙推举有功,齐桓公更加感激鲍叔牙。
所以,整件事情到现在来看,最聪明的人就是鲍叔牙。对于这个历史典故,大家怎么看?可以在文章后面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