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史蒂夫·乔布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为即将迈入社会的年轻人进行了一场后来被广为流传的演讲。乔布斯通过讲述他亲身经历的三件事,向人们传达了他的人生感悟(因果—热爱—向死而生)。而在这场演讲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句话,非结尾处的一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莫属,这句充满禅意的话,让无数乔粉为之疯狂并引为座右铭。

keep hungry keep foolish(如何正确理解34)(1)

史蒂夫·乔布斯

不过这句话并非乔布斯的原创,在他的演讲中也提到,这句话引自一本名叫《The Whole Earth Catalog》的杂志,是其停刊号封底照片中的一句话。照片中,清晨的阳光洒在乡间小路上,这是一条不知前路,且无人伴行的路,等待勇者独自前行。

keep hungry keep foolish(如何正确理解34)(2)

《The Whole Earth Catalog》封底照片

在网上很多人执着于如何翻译“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而忽略了这句话要传达的内容。各个翻译版本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但笔者认为这个翻译虽然做到了相对的信达雅,但还没有传递出乔布斯的“禅意”。要知道,乔布斯是世界上最顶尖、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之一,他的理念是要创造用户的需求、改变世界,如果简单将这句话翻译为对知识的渴求和保持谦逊的态度,笔者认为这远远支撑不了乔布斯的野心,也并非乔布斯要向年轻人传达的全部内容。

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让我们再看一遍“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大家可以发现这句话只描述了状态,而没有明确主语,我们应该对“什么”保持“饥渴”?应该在“什么”条件下保持“愚蠢”?这两个“什么”,才是乔布斯要传达给我们的内容。前文提到,乔布斯是名出色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工作原则是目标导向,即在明确需求后,设定相应的目标,然后协调各种资源来实现目标。基于此,我们不妨把“目标”放在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中来理解,这个短语就会变得逻辑清晰且意义连贯。

首先我们来理解“目标”是如何让人“stay hungry”的

第一步,明确目标。这里的目标不是我们小时候常向同学们说的 “我长大以后要当XXX”之类的敷衍的口号,而是真正符合个人意愿,能让你为之奋斗的目标。目标需要宏大,只有宏大的目标,才能让人一直保持饥渴的状态并为之奋斗,比如对于乔布斯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目标就是“改变世界”;对于商人,他的目标是“赚更多的钱”;对于运动员来说,他的目标是“更高、更快、更强”。接下来要将宏大的目标分解为每一个具体的目标,这样能让目标落地,比如“年底前要赚20万”等等(细分目标的设定可以使用SMART法则)。

第二步,明确现状。设定目标之后,我们要充分分析当前的现状,现状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就是我们要努力填补的差距。

第三步,填补差距。重点来了,填补差距的过程正是体现“stay hungry”的地方。正因为我们有清晰的目标,我们看到了差距,正因为有明确的差距,我们才意识到自己缺乏各种资源和能力。为了快速达成目标,我们会调用内驱力,自发地、甚至疯狂地协调资源、获取能力。从表象上看,这体现了“求知若渴”,但从深层次看,这是为了完成目标,而自发产生的外在表现。

举个例子,比如小李要在三月后在部门内做一次公开演讲(设定目标),而他从来没有写演讲稿和当众演讲的经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完成一次演讲(明确现状),于是为了完成目标,他开始研究演讲的流程,学习如何撰写演讲稿,并报班学习演讲时的表达方法和肢体动作,接着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填补差距)。在这个例子中,填补差距的过程需要小李快速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于是小李便自发地“求知若渴”,自发地“stay hungry”,这就是目标导向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理解在什么状态下要“stay foolish”

“Stay foolish”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在获取知识的时候永远保持谦卑和不满足,不要认为读了几本某领域的书就可以成为专家;另一方面是在设定目标后,要有坚定不移走下去的勇气,哪怕过程中有他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诽谤与攻击。

同样举前文小李的例子,让我们分别设想两种状态:

状态1:在填补差距的过程中,如果小李只看了几本演讲的书,或只是听了课程就认为自己学会了演讲,而不进行重复性练习,那我们可以想象,到实际演讲的时候他一定会丑态百出,所以此时,小李需要保持“stay foolish”的状态。

状态2:在填补差距的过程中,小李坚定地向着目标前进,牺牲了自己玩乐的时间,同事们找他吃饭、K歌他都一一拒绝,这时可能会有同事出来调侃,这么努力干什么?这么努力可能演讲的效果也不会很好,不如出去放松一下……面对同事的调侃与不理解,小李要想达成目标,就需要“stay foolish”的勇气。

对于史蒂夫·乔布斯来说,他也在践行着“stay foolish”,从他的传记、电影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且情绪化的人,与他共事的人都会觉着他过于严苛,过于自我。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他的目标是打造他心目中能改变世界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他必然会提高对团队的要求,以至于让周围的人产生“怨气”,但面对周围人的不解,他仍然不忘初心,仍然“stay foolish”。

综上所述,“stay hangry, stay foolish”可以理解为“为了达成目标而不断进取,勇往直前”,或许你现在还不能深刻理解这句话,但当你找到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时,一定会豁然开朗。让我们回头再看一下那张乡间小路的照片,愿你在前进道路上独自前行时,仍能满怀豪气,“stay hangry, stay foolish”。

keep hungry keep foolish(如何正确理解34)(3)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