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冢、陵,简单的四个汉字,体现的却是尊卑之礼,是中国传统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人活着讲尊卑、讲等级,死后依然不可以逾越这道鸿沟。
比如,说一个人死去,平民死曰死;士大夫死曰不禄;诸侯死曰薨;帝王死曰崩。
在古人的认知中,人死后会去到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也有严格的尊卑等级,因此,人死后的阴宅,也有坟、墓、冢、陵的区分。
坟墓
坟墓通常是埋葬死人之地的通称,但也有明显的区别,《礼记·檀弓上》曰:“古也墓而不坟”,意思很明了,就是说墓是平的,死后不堆土、不植树,谓之墓。而坟的本义则是专指高于地面的土堆。
严格来说,坟、墓没有太大的区分,普通人死了可以叫坟,有身份的人死了,也可以叫坟,如公主坟;同样,普通人张三死了可以叫张三之墓,有身份的人死了,也有如杜甫墓、曹操墓。
后来,这两个字被组成“坟墓”一词,成了埋人之地的通称,因此有“筑土为坟,穴地为墓”的说法。
冢
冢,高坟也。可见冢的规格就比坟墓高了,普通人哪修的起高坟哦。
另外,冢这个字,也有大、地位高的意思,比如家里的长子,也可以叫冢子,虽然听起来有点奇怪,但确实如此。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比如对列国君主的敬称,称冢君。
因此,冢一般用于称王侯将相的坟墓,比如我们说曹操坟,同时又有七十二疑冢的说法。
比较有趣的是,荒郊野外的乱坟,也可以叫冢,称野冢,听起来跟骂娘似的。
陵
陵这个字,寓意非常奇特,《说文》:“从阜从夌”,阜指大土山;夌是攀越的意思,引申为登临、上升之意,代表着“升天专用通道”,因此陵也是帝王坟墓的专用词。因此陵的规模也是相当宏大的,我们常说陵墓,地上为陵,地下为墓。
除了作为皇帝专属词以外,特殊时期、特殊人物的坟墓,也可以叫做陵,如孙中山先生的坟墓,称为中山陵,因为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湖北当阳的关羽墓相传埋葬了关羽的身躯,这里被称为关陵,因为关二爷在民间的地位,是一个逐渐神话的过程,称为陵,也说明了关羽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地位。
小结
除了坟、墓、冢、陵之外,还有茔、林也可以代指埋葬人的地方,茔的本义和坟一样,不消多说。
林则是专指埋葬圣人的地方,如孔林,也叫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家族墓地。
总的来说,古代社会阶级森严,一个人不论活着、还是死去,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这一套规定是万万不能打乱的,否则天下就不太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