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到过这样一段夫妻间的对话:

“你为什么不提醒我下午有事情?”

“我又不是你妈!”

“那你就别像我妈一样管我!”

接下来是一场无休止的争吵,然后其中一方情绪崩溃了,接着是互相不搭理对方,沉默。

有时,我们之间的距离,那么远。

直到有人意识到这次沟通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死胡同,感到懊悔不已。

于是,老公尝试进行感情修复——向老婆打趣说:“嗨!别撅着嘴了,刚才我是太着急了,其实你有时候管着我我挺乐意的……”

老婆嘟囔着:“知道就好,还不快去煮饭!要炒的菜我都已经拿出来了。”

有时,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么近。

当两个人心灵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相对最短且双方舒适的水平时,我们把它叫做——联结。

我们之间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我们之间最短的距离)(1)

联结不分好坏,英文单词是connection,意思就是“彼此有连接”。那么,具体怎么理解联结这个词?如何建立联结?与哪些因素有关?今天,圈妈用2500字,告诉你答案。

联结,从出生时开启

《游戏力》的作者科恩提到,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在经历着不同形式的联结:联结(母体)-联结断裂(出生)-再次联结(情感),之后不停地循环重演。

所谓联结的状态,其实就是彼此信赖和喜欢着对方,可能发生在安静的时候,比如一个拥抱或一个眼神,也可能发生在对话中。如果把联结比喻成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那么,建立联结的过程就像是在给杯子蓄水。当孩子被欺负了、受挫了、害怕了的时候,他们便会急急地发出信号,寻找蓄杯的机会。

一个孩子会尝试各种TA能够想到的蓄杯方式,寻求联结。假如你以为孩子发出的渴望联结信号只会是要抱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一个孩子若是抢了小朋友的玩具,踢了弟弟一脚,或是不断地打断大人做事,那么,TA可能也只是希望建立联结而已。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建立联结的方式不尽相同。比如一个学步期的孩子,当你蹲下身来陪他一起在地上打滚的时候,联结就产生了;而对待一个青春期的“坏小子”,支持他在家里办一场恶搞风格的兄弟趴体,并帮助一起收拾残局,便是联结最好的表达。

我们之间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我们之间最短的距离)(2)

每个孩子都会有满足不了的愿望,都会遭遇失落、沮丧、挫败的时刻。然而,如果父母在为联结这件事情上非常迟钝甚至忽略,那这个孩子或许会不禁怀疑,下一次的蓄杯会来自何方,杯子是空的,空的时间太长了,长到TA已经不再相信还有能加满的那一天。

有些常年“空杯”的孩子,在成年之后,也很难达到满杯的状态——因为也没有人教过他如何请求蓄杯、寻求联结。

实际上,即便是我们自己,也常常是在“空杯”的时刻抓狂无助而不自知。我们常常误以为,惹我们生气的是那个讨厌的TA,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杯子空了。

所以,时常记得给自己的杯子蓄水,你才有能力蓄满TA的杯子。

联结与依恋类型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做“依恋”,孩子的依恋类型会一直伴随到成年。安全型依恋是婴儿时期和母亲的互动形成的良好结果。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联结和成人依恋类型是有很大关系的。

成人依恋的类型通常有四种——

安全型依恋:亲密关系中运转良好的依恋类型。他们更容易有满意的长久的感情,依赖对方和被对方依赖的程度都刚刚好,容易沟通,会积极地面对解决问题。

抵抗型依恋:常见特点是粘人,他们和伴侣的距离多近都不够,总是不停地求证你爱我吗,永远都嫌TA的爱不够多;情绪也会不稳定,这一秒为伴侣对自己的关注开心,下一秒就又开始嫌TA的关注不够;非常依赖对方,也把别人对他们的依赖当成是被爱的证据。

回避型依恋:常常表现为态度冷淡。他们不喜欢过于亲密的关系,不喜欢依赖任何人,也不喜欢别人依赖他们。在身体接触上,反感和别人有过于亲近的接触,对拥抱亲吻拉手毫无兴趣。

矛盾型依恋:这种类型的行为很难预测,相当于在正负两极之间跳跃。他们想要接近爱人,同时又害怕距离近。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你给伴侣发短信,TA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复短信。这时……

安全型依恋——估计比较忙,没有看到消息,等看到了自然就会回了,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去了。

抵抗型依恋——怎么还没回消息?干什么去了?是没看到还是看到了故意不回?要不要再发个消息?不行,凭什么又是我给他发消息啊……

回避型依恋——无所谓,我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管TA?

你看,依恋类型影响着我们的联结。

安全型依恋,很容易建立良好的联结,并不容易波动。

抵抗型依恋,就像是杯子里的水怎么装也装不满一样,对联结的需求非常强烈,但又不易满足。

回避型依恋,很难和这类人建立联结,甚至会抗拒

矛盾型依恋,我想那称不上是联结,或许应当叫做纠缠。

联结,不需要条件

妈蜜L说,我倒是想和队友好好联结啊,可他做的事情总是让我气不打一处来!

——嗯,所以你是想等到完美伴侣降临之后再考虑联结这件事咯?

亲密关系的一大真相,要说起来也挺无情的:大多数人挂在嘴边的爱和联结,都是有条件的——来自伴侣的行为带来的满足感,或是自身对价值和归属的需要。

为什么我们习惯于指责他人?

因为责怪他人、批评他人的行为、指责他人不改变,这是最轻松的方式,站在道德制高点,摆脱了内心的不安,心安理得地等待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洗心革面。

在这样的互动中,你只是在玩受害者的游戏,而非建立联结。

我们之间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我们之间最短的距离)(3)

建立真正的联结,前提是为自己负责。

伴侣不是你的幸福的来源,TA只不过是为你扮演着三个角色:

一面镜子,让你看见你关注的是什么以及其背后的根源;

一位老师,教会你学会与你过去不接纳、不熟悉的那些部分相处;

一名同伴,彼此陪伴一段生命旅程。

联结,是一种平衡

如果没有分歧的话,其实人与人之间是很容易和平共处的。但是,事实偏偏是,就像硬币一定会有正面和反面一样,任何一段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必定有一方是正方,一方是反方。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并坚持自己是对的。

那么,如何在产生分歧和矛盾时保持和对方的联结呢?

首先,看清产生分歧的问题是可解决的还是永久性的。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的,你要分清楚是可解决的需求冲突还是永久性的价值观冲突。

如果你希望在周末蹲家里休息,而队友想要出去嗨一圈才能感到放松,那么,彼此让步和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是有可能的。

然而,如果是队友认为做子女的就应该周末去探望父母,而你渴望更独立的家庭经营之道,这种分歧实属深层次的价值观冲突,不用指望它能通过沟通被彻底解决掉,因为你们每一次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只是引发了争吵,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解决结果。

其次,确认双方都认同“关系比对错更重要”。若是坚持自己是对的,请回到第一步,考虑一下你们所面临的这个问题的本质属性。

接着,轮流发言和倾听,尊重彼此的看法,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比如:一方提出问题,详细描述问题所在,另一方倾听之后,提出方案一;一方找出方案一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更优化的方案二;另一方再接着提出方案三……直到找到最佳方案。

这样来看,联结就像是一种平衡,你来我往,有沟有通。

写在联结的尾巴上

今天早上,小圈有点小情绪,蜷缩在我的怀里抽泣。我告诉他:你感觉害怕是可以的,如果感觉难受就大声哭出来。他瘪了瘪嘴巴,抹了两把泪珠,把头埋在我的衣服里。

过了一会,他就挣扎着跳下地,恢复到活蹦乱跳的状态了。

那一瞬间,我的心里也感觉暖暖的。

能够联结到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给TA的杯子蓄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好了,我就说到这吧。

接下来,你可以和我分享——

最近一次你感受到彼此联结的时刻是何时、与何人、做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