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家喻户晓,大多数人早在读小学的时候,在小学课本上就读到过首诗。这首诗的诗题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小学老师会告诉孩子们这首诗是写风景的,特别强调“无穷碧”, “别样红” 是多么的优美传神。

所谓“年少不知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年龄渐长后再读此诗一直有两个疑惑:

既然是送别诗,送别就难免伤感,为何不但全诗写景,而且既绿又红地凸显喜庆?

再者诗的开头用的是“毕竟” ,既是神来之词,又稍显突兀。偶有雅兴,欲知所以。杨万里何人也?林子方又是何许人也?

杨万里是个大牛人,南宋时期和 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写这首诗的时候,杨万里当时官职是直阁少监,相当于中办分管文字理论的副主任,林子方的顶头上司。而林子方是南宋孝宗年间的直阁秘书,专门负责为皇上起草诏书之类的文件。因小伙子长得帅气又聪明聪明,深得皇上喜欢。

别小看老板的秘书、司机、太监之类的人物。官职不大,但在老板身边晃悠;偶尔陪老板闲聊个天,老板可能会征询对某事件看法;偶尔给老板进言两句民间对某某的看法,不经意间决定某项决策的走向。杨万里作为官场元老,接近权力核心的他,非常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杨万里和李子方不但是上下级,看来也是官场的重要盟友,互相依靠。

林子方是福建人,是年因深得皇上喜爱,大老板一高兴,官升两级。相当于中办一个写材料的处长,突然被下放到地方当市委书记,自然是高兴坏了。而杨万里可不这么认为:你一个小年轻如果只是挂职锻炼,兴许有一天还能回权力中心。如果是下放,看似升官,从此远离首都中心将步步维艰。

梅子黄时日日晴古诗(毕竟西湖六月中)(1)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从诗名看,杨秘书长一定已经做过小林子的思想工作,但小林子升官心切,没说动。所以杨秘书长只好一大早,在小林子离京赴任必经之地的灵隐寺(杭州人管灵隐寺叫净慈寺),备下薄酒纸笔做最后说服。小林子坐着轿子欢天喜地赴任,一看老领导大清早路边给他送行,忙说领导你这么做折杀下属也。

杨秘书长见状,说我就不给你绕弯子了,在纸上写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 。西湖在古典诗歌中往往泛指杭州,也就是南宋的国家首都临安。“六月” 指阴历六月,是杭州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杨秘书长用了“毕竟”两字,意思是说我再强调一次,杭州可是首都,是“最热”的地方啊。

“风光不与四时同” 这里的风光你以为是风景?四时是指节气? 都不是,四时指国家的其它地方。这是告诉小林子,你再想想,在这里做官的风光能和周边的其它地方能比吗?

“接天莲叶无穷碧” 一个天,再明白不过了吧,天就是皇上啊。你小林子就是片莲叶,因为接着天,所以你要多绿可以有多绿哦!

“映日荷花别样红” 日是什么? 还是皇上啊。小林子你就算是朵莲花,只有老板罩着你,你才能走红啊。官场险恶,话只能点到为止。老领导如此煞费苦心,小林子不领此意,也是没办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