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一条路,总会带领我们回到曾经美好,或曾经忧郁的过去。而蓦然回首,对比今夕,又感慨于世事的沧桑巨变,而曾经的美好已模糊,曾经的忧伤也让时光沾染上了快乐的色彩。一个地方的生机,怀旧的人往往感受得很真切,在怀旧中对比今夕,恍若隔世,道路、楼房,哪怕是生活习惯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若海市蜃楼般美妙又陌生。

人生到最后只剩下回忆(活在回忆里活在吃里)(1)

记得高中时,有位老师曾在课堂上大发感慨地说:“现在临沂太大太挤了,我小时候在解放路和沂蒙路上学自行车,路上没有人,溜着自行车围着临沂城区一会就能转好几圈。现在路上人多车多,推着自行车走都害怕,坐公交车穿过临沂城都要半个多小时。”现在可又和当时上高中的时候不一样了。原来拥挤的是自行车、拖拉机和三轮车,现在拥挤的是私家车。过去出门骑自行车,现在就算是出去买菜,也习惯开着车去,而到外地出差、旅游,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很多:私家车、长途客车、火车,还有飞机。现在用的新汽车站和老汽车站是不同的,原来的老汽车站也就是一两亩的城郊地,周围是麦地和菜地,后来成了拥挤不堪的市中心,再后来又在距老车站10多公里的西北角新建了一个车站。新车站是全国设计规模最大的客运站,辐射30多个省市自治区,每天客流量6万多人,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十多个托运中心,托运服务西到新疆,南到海南,北到黑龙江,全国一张网。很多同学到外地上学,都是坐着飞机去的,临沂有了飞机场,有了飞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飞行路线。这些别说是七八十年代之前的父辈祖辈们想不到,就十年前也少有人能想到:临沂的变化实在太快太大了。

人生到最后只剩下回忆(活在回忆里活在吃里)(2)

其实,真正的变化既是这种可以外在感受,让人震撼的视觉,更多的则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变迁,不知不觉中,却已是沧海桑田。人大概就是一种生活在矛盾中的动物,少的没得选择,发愁,而可供选择的多了,又不知道从何选择起。对于当下的我们而言,吃穿已经不愁了,但是吃什么,穿什么,倒是发愁。

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总是炒上三两个可口的小菜,鱼和肉已经不稀罕了,乃至于在很多人那里已经吃得腻了。外出下馆子改善生活,总是寻找一些从未吃过的食材,或者吃一些极具特色的食物。现在想起来,小时候放学回家,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着母亲用肥膘肉榨出脂肪来,液体的脂肪被存放在坛子或盆子里,而硬、脆、香的肉渣子另外放在一个盘子里。我们就凑上去,或者直接抓起来吃掉,或放上一棵葱,用煎饼一卷,简直就是人间美味。而更好的事情,就是放学回家,趁妈妈不注意,自己跑到已经凝固的盛放脂肪的油盆子那里,看着白白亮亮地凝固了的油脂,口水直流,真有想喝下去的冲动,不用多想,用筷子粘出来,摸在煎饼上,卷点大葱,再配点咸菜,这就是少年时代最美的食物了。

人生到最后只剩下回忆(活在回忆里活在吃里)(3)

当然,也有改善生活的时候。例如榆钱出来的时候,父母干活还没回家,我们早就对那些榆钱望眼欲穿了,早早地就从树上把榆钱弄下来。找来一个簸箕,把榆钱撸下来,放在簸箕里,足够多了,再用水简单清洗一下,晾起来。等到母亲回来,就能吃上榆钱饭了。最简单的是榆钱面饼,把榆钱和面放在盆子里和匀了,加上葱、花椒面和细盐,在锅里倒上一点油,然后把榆钱和的面放在锅里摊成小薄饼,等着翻几下,香喷喷的味道扑面而来——榆钱面饼熟了,小孩子们也不怕热,用手捏着就吃了,等到吃晚饭时,榆钱面饼早已把孩子们喂饱了。当然,再奢侈一点的,就是在和面时打上一两个鸡蛋,那种烙的榆钱饼味道更好。除了榆钱面饼之外,还有榆钱渣豆腐,把榆钱和嫩的榆树叶子撸下来洗净,与豆面一起下锅,等到出锅的时候,再放上盐,每人一碗,吃着煎饼,就着咸菜,一家人其乐融融。

当然,还有更好的,一种是生活在水中,一种是生活在树上,而且都能玩着就能抓住。我们家门前有一条小河,小河里常年水流潺潺,绿树成荫。夏天里,榆钱刚褪下的时候,知了就爬上了枝头,趁着下雨天,到地面上去找知了猴,找到三五个就能拿回家放在火上烧了,吃掉,喷喷香;或者,放假,放学之后,到面缸中偷点面,用水和过之后,再洗掉,剩下了能够沾知了的“粘子”,两个小伙伴,一个扛着长竹竿,一个提着小袋子,一个负责粘知了,一个负责把知了收起来。有时候,还需要一个爬到树上去,另一个把竹竿递过去,粘了几只之后,爬上树的那个就要下来,往往是穿着短裤,光着脊背,偶尔还腿脚抽筋,小孩子们嫩嫩的肚皮和大腿,马上就被苍老的树皮蹭得血肉模糊。不过,耳畔响着知了的声音,鼻子里好像闻到了喷香的炒知了的香味,这点伤痛算什么,好了也就是一个个小疤痕。另一种好吃的就是小虾了,深秋时节,河水退下去,早早的就有人把变少的河水搅浑了,大人们要的是水中的大鱼,而我们小孩子光着脚丫,一手拿着网兜,一手拿着空的罐头瓶子,到河边滩涂边,看着小虾游来游去,一伸手就能抓住一只。即便是抓住小的也很高兴,而要是能抓住一只带着两只大钳子的大虾,更是激动好一阵子。看着空瓶子慢慢满了,心中满是收获的愉悦。回到家里,妈妈切好葱花、姜丝,把活蹦乱跳的小虾倒进锅里,不一会,灰黑色的小虾马上就变得红红的,再过一会鲜香的味道扑面而来,一直穿越时空,直到现在,想起来当时的场景,口水还是禁不住流。

当然,除了这些颇具特色的食物之外,还有一种食物也不能不提,那就是渣豆腐。渣豆腐就是用黄豆、花生等“渣子”做的类似于豆腐一样的细软的菜肴。渣豆腐分为稀薄的带汤水的和厚实的可以用筷子夹起来的两种,前者可以勺子盛着当稀饭来喝,后者可以当佐菜来吃。渣豆腐最基本的原料是黄豆和菜叶,在城乡里都很普遍。记得小时候也常吃,傍晚母亲做一锅渣豆腐,每人一碗,在桌子中间摆上一盘咸菜,渣豆腐就可以是饭,也可以当菜吃,营养又美味。

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要想喝油的冲动了,也没有要爬树去捉知了的闲情逸致了,榆钱饭和渣豆腐也成了生活中的稀缺。我们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告别了食物短缺的时代,今天我们所选择的是吃的环保、吃得健康、吃得时尚、吃得个性。在家里,或出饭店,也时常做一做,或点一点,渣豆腐、炸知了、炒小虾,在繁华的都市里,回味曾经远去的那个匮乏而快乐的时代。有人说,活在回忆里,而更确切地说,我们是活在吃里。

“风起于青萍之末”,意思是大风往往是从“青萍之末”的微风发展而来,而反过来正是这种“青萍之末”的微风往往预示着的大风的到来。简简单单的在餐桌上的变化,折射出我们生活的巨大改观,进而镜照出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正是一汤一菜一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