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拥有着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成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提到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那么"四大发明"一定是绕不开的话题。

四大发明的说法出自英国汉学家艾约瑟,他认为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也是对世界文明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四种先进发明。

蔡伦发明的故事(蔡伦是一个太监)(1)

古代造纸过程(图源于网络)

提起造纸术,我们脑海中第一反应就是蔡伦,我们都知道蔡伦是一个宦官,在人们的印象中,宦官是喜欢弄权干政的,喜欢金银财富的,科学研究这种技术含量高又吃力不讨好的活是没人愿意干的,更何况太监呢!

当时身为宦官的他为啥会接触并改进造纸术呢?

(一)蔡伦出身经历

蔡伦出身于东汉初年大凑山下从事冶铸的一个铁匠世家,他的祖上是打铁的。卫飒上任桂阳郡太守后,在桂阳设置铁官,蔡家因此与朝廷官员有了紧密的联系

蔡伦一家因为冶铁事务和当地官员关系很好,在官员的推荐下,年轻的蔡伦得以被送到宫里。受家人的影响,蔡伦从小就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学习手艺,对常见的生产方式都算是比较熟悉。

蔡伦发明的故事(蔡伦是一个太监)(2)

(图源于网络)

蔡伦在十四岁时就已经入宫做了宦官一心想要向上爬的他除了认真工作选择投靠了当时的窦皇后。窦皇后膝下无子,当时的皇太子刘庆是贵人所生,窦皇后为了保住后位,诬陷宋贵人,当然这件不光彩的事不能亲自动手,她将这件事交给了小喽啰的蔡伦,蔡伦在门外监视,求救无门的宋贵人只得选择自杀身亡,而本来可以即位的太子刘庆被贬为了清河王。

蔡伦在帮窦皇后做了这件事之后就相当于交了“投名状”,窦皇后也就是后来垂帘听政的窦太后将传唤皇帝口令的他职位提升到了尚方令

公元88年,汉章帝驾崩,10岁的刘肇继位,这就是汉和帝,窦皇后变成了窦太后,垂帘听政。蔡伦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被提拔为中常侍陪在小皇帝身边,参与国家大事,俸禄两千石。

蔡伦发明的故事(蔡伦是一个太监)(3)

(图源于网络)

(二)蔡伦为讨皇后的欢心,投其所好发明造纸术

窦太后死后,蔡伦他马上投靠了新主子,即汉和帝的皇后邓绥

邓皇后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写写画画,但当时的帛纸十分贵,她希望有一种质地又好又便宜的纸来写字画画。蔡伦自告奋勇主管尚方令,专心研究改进造纸技术。

蔡伦发明的故事(蔡伦是一个太监)(4)

(图源于网络)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大大降低了纸的成本,又因为工艺先进,造出的新纸质量也很好。汉和帝大喜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邓皇后也很是欢心,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 。

当时蔡伦的行为是他所处环境的结果,如果他不搞投机,在斗争激烈的后宫,是无法安身立命,对他的所作所为,无法用标签式的评价来定论。

蔡伦发明的故事(蔡伦是一个太监)(5)

蔡伦像(图源于网络)

《后汉书》作者范晔评价他:“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说他有才华,性格敦厚谨慎,而且为人刚直,为国家大事敢于直谏龙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