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旭旭 通讯员 赵俊国

这是张瑞富第二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因为有上一届的驻村经验,2021年10月底,他主动请缨,再次来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有人问我为什么又从单位来到了农村,我说是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在我心里一直有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情怀。”后甘棠村第一书记张瑞富说。

带领农户土地入股合作社种韭菜

后甘棠村是一个新拆迁的村庄,各项工作都是新的开始。“张书记一到我们村,就立即投入到村庄的工作中,多次和我们村干部、村内党员群众一起开会研究村庄发展的出路。”后甘棠村党总支书记王凯长说。

为了帮助帮扶村得到新的发展,张瑞富带领村“两委”班子到淄博市参加乡村论坛会议,到诸城市、济南市等地学习考察韭菜、黄瓜、猕猴桃等产业项目。经过村内深入探讨,决定在村庄发展韭菜种植产业,并开会研究了项目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农村小型种植蔬菜合作社(村里建起合作社)(1)

该村采取“党支部 农户 合作社”模式,由农户土地入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经营,农户进行监督,收益由村集体和农户共享,实现农户与村集体双增收,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同时,该项目获得太保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为该村协调大棚10座、土地200亩用于产业发展。

“我们已完成现有棚的韭菜播种,后续还将根据收成、市场等情况对该园区进行扩建,将我们村的韭菜产业做大做强。”王凯长说。

为抗疫协调爱心企业捐献物资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张瑞富与村“两委”研究防控形势和防控措施,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村庄疫情防控工作。

张瑞富和村干部一起扎实开展村庄人员走访摸排,确保排查到组、到户、到人,详细了解外来返乡人员情况,认真登记在册,建立返乡重点人员工作台账。建立巡逻宣传制度,不断强化宣传引导,增强群众个人防护意识和防控能力。迅速在各进村口设置检查岗,组织对布控点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并由第一书记和村干部轮流带班。

农村小型种植蔬菜合作社(村里建起合作社)(2)

了解到村内防疫物资准备不足,张瑞富利用自己关系人脉,主动沟通协调爱心企业,为帮扶村捐赠防护服、口罩、酒精、消毒液等村内急需的防疫物资,解决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疫情严重的这段时间,张书记撇家舍业靠在我们村的疫情防控一线,他85岁的老父亲千里迢迢从老家菏泽来潍坊看病,也因为张书记时间顾不上又买火车票回去了。张书记1个月时间没回过一次潍坊的家,了解他的老父亲倒是经常打电话关心他的工作状况。看到张书记为了我们村的事这么拼,我们打心里佩服他。”村党总支委员亓国强说。

为迁坟建墓“三顾茅庐”

为配合峡山区预制菜项目的实施,后甘棠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需要开展迁坟建墓工程。建设公墓不仅能为村庄腾出发展的土地,也是改变村民丧葬习俗、推进移风易俗的重大举措。但传统的丧葬习俗早已深入村民的思想,要想纠正,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

为了解决困难,张瑞富主动上门,做通村内党员的工作,由党员带头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带头签下迁坟承诺书,并积极劝说周围的亲朋好友,有力推进了工作开展。

农村小型种植蔬菜合作社(村里建起合作社)(3)

对1300多个需要迁出的坟墓,张瑞富和村干部带头包片、包户、包人,逐家逐户上门做工作。“上门的时候也是受了很多屈,闭门羹吃了不少,也被村民赶出来过。但是我们做工作就是要凭着耐心、真心和细心,走进群众的内心,才能赢得广大村民的支持和理解。”张瑞富说。在他和村干部的努力下,村民都满意地签下了迁坟承诺书。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张瑞富和村干部加班加点组织人员建设完成新墓地,并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传统节日,有序组织村民迁坟进公墓。对于因疫情不能回村的村民,村“两委”承诺所有迁坟事项由村干部和党员来帮助处理。同时,借这次迁坟机会,张瑞富和村“两委”对全村开展了一次移风易俗教育,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有力加强了乡村治理。

“下步我将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和村内广大党员群众一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民收入,加强乡村治理,引导文明新风,共同筑起后甘棠的美丽乡村梦。”张瑞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