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不侯”是后世文人的哀叹,仿佛李广也是屌丝一样。司马迁在写李广传记中还有“位不过九卿”的字眼,这更给了一些人李广官小的错觉。西汉常设官员中最大的就是三公九卿,九卿至少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夏侯婴作为西汉排名前几的功臣后也在九卿里混(太仆)。李广父子二人都担任过排名三公九卿中排名第五的郎中令,也只有和侯爷结亲的司马迁有资格哀叹他官小。

李广为什么难封战功(李广不侯真是因为倒霉)(1)

李广“不侯”的第一个因素是他治军不严,这和程不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司马迁的描写是士兵都愿意跟着李广,但事实是李广因此吃了大亏。汉军军法森严,细柳治军的周亚夫有底气和汉朝天子顶牛,答案就在于军法有严禁任何人在军营中疾驰、“介胄之士不拜”的规定。同样汉朝军法还对阵型严整有严格的要求,故意破坏阵型的军官士兵(“干行”)会被处斩,军官行军队伍不严整会被打50大板。

李广行军队伍不严在汉军中可不是优点,至少会被负责军纪的军正直接上报给皇帝和太尉(军正直属中央)。李广军纪不严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公元前129年的大战中李广和公孙敖的部下都出现了军纪松散、军官带头逃跑的情景,李广也受牵连,被罚为庶人。

李广为什么难封战功(李广不侯真是因为倒霉)(2)

▲卫青的效率值远超李广

第二个原因李广的效率值不高。汉军封赏有严格的制度规定,那就是自身损失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只有在战功特别大,比如抓获了敌人大BOSS,干掉的敌人数量远远超过自己的前提下,这个规定可以适当放宽。霍去病和卫青尽管关系比李广牛,他们打完仗后汉武帝依旧要“师率减十三”,仔细核算打仗是否赔本。不幸的是在李广在远征匈奴人时总是赔本,公元前129年的远征李广全军覆没,自己都当了俘虏。

李广为什么难封战功(李广不侯真是因为倒霉)(3)

李广然后跟着卫青作战,其他人都有功劳,唯独李广没捞到战功,战果是零。李广第三次远征匈奴,合作伙伴是张骞,不幸的是驴友祖师爷张骞居然迷路了,让李广带着4000骑兵和4万匈奴骑兵玩命。李广这次战果是全军覆灭,干掉匈奴人3000多,还是陪了本。李广远征匈奴第四战,结果迷路了,战果依旧是零。按照汉朝军法,将军迷路也要军法从事,所以李广干脆自杀了。麦蒂时刻感动地老天都要哭了,但麦蒂依旧没有总冠军戒指,李广时刻再神奇,也是无法封侯。

李广为什么难封战功(李广不侯真是因为倒霉)(4)

李广为什么难封战功(李广不侯真是因为倒霉)(5)

▲张骞也被处罚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汉军军法真的很平等,倒霉的也不止是李广。卫青的老铁公孙敖、汉武帝的连襟公孙贺这个大路痴都混上了侯爷,但一吃败仗就又当了庶人。驴友祖师爷张骞也因为支援不利被处罚,“亡失过多”的苏建(苏武老爹)也丢了侯爷爵位,赵食其也因为迷路被罚。卫青、霍去病也是一步步从关内侯起步,逐渐升迁的。在大部分时间里,汉武帝都能做到严格执法。

从汉军的奖罚条例来看,“李广不侯”至少在对匈奴远征里还算公正。李广没有封侯,却和麦蒂一样成了名人堂成员(他进了武庙),也算得到了补偿。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