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是汉字的起笔但要透彻一字系关人的一生庄子在《知北游》里,借被衣话说,“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大致告诉我们,要获得精、气、神,必须用心如一,收敛自己心智佛家也要求人们正定,正视,取消分别心,要修不二法门儒家对一字也有特别理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从这段对话看,这里一以贯之的一,指的是根本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忠恕之道,但从孔子所说的,自己的学问不是靠知识积累,那就是孔子孜孜追求的,也就是“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道从这点看儒家与道家难得走到一起了说一字是忠恕之道也有些牵强附会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字之道完整套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字之道完整套路(一字漫谈)

一字之道完整套路

一字是汉字的起笔。但要透彻一字系关人的一生。庄子在《知北游》里,借被衣话说,“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大致告诉我们,要获得精、气、神,必须用心如一,收敛自己心智。佛家也要求人们正定,正视,取消分别心,要修不二法门。儒家对一字也有特别理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从这段对话看,这里一以贯之的一,指的是根本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忠恕之道,但从孔子所说的,自己的学问不是靠知识积累,那就是孔子孜孜追求的,也就是“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道。从这点看儒家与道家难得走到一起了。说一字是忠恕之道也有些牵强附会。

一字是自然界起点和归宿,也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和归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千变万化,而万物又“齐一”。同样,人从一生下来,到第一次说话,走路,上学,工等等,经历人生无数次一字,出生,成长,或成就一番事,或平庸度过一,最后各人怀着不同的人生感悟,一了了之。

一字既能成人生认量的积,也能促成人生认知质的飞跃。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这是人生的生理积累,荀子在《劝学》篇曾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士,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是比喻人生求知正确态度,做好自己知识的积累。这里的一字,是推进我们生理成长和知识积累,是认知的基础。其实这还是远远不够,要实现人生认质的突破,既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加人生的阅历,又要一以贯之找到或无限接近这个不可说,不可说的真正的一字,让我们真正实现明心见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认知上的豁然开朗,融会贯通,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

一字能激发我们智慧。古人提倡“抱元守一”。《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如果我们眼耳鼻舌声不能收敛,心念会起起伏伏,智慧之光就会飘散不定。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执其一”,才能“万事毕”,事能够专心如一,聚精聚神,那么人生保和将至,神将来舍。现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五颜六色很容易让我们迷惑心智,这时代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观察体悟,因为我们需要不创新,创新必须有智慧支,智慧来源于观察与体悟,这样看,“守一”的就是智慧的增上因。

一字激发我们斗志。我们常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这就是说一字蕴育人们精气神,现实生活中,人人应有一个人生的理想,这是人生航行标杆,为实现航行标杆指向的彼,每个人生阶段都设置出自己,用精气神作为动力之源,竞过航标,从而圆满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要有前瞻性的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帅,一组织,一元化领导,通过万亿人民一如继往地奋斗,才能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同,不同行业,不同团体要有一番成就,都必有一的追求,即使是宗教教义,一是终极目标,比如佛教十二部经,归根结底目标让修持者成为一佛

一字是人生必须遵从的轨治。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逾越红线,生在社会,法律是我们的一条红线,也是公民应遵守底线,如果破了一,社会秩序就会大乱,人们生活就不会安宁,家有家规,家规不正,败家不远,行有行规,行规一破,行业必乱,教有教规,教规不严,教必衰。 人生从一定意义说,只有守住一,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才有幸福而言。

由此可见,一字易写,一字难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