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

文字 / 沐卉

图片 / 网络

1

头顶星月,日夜兼程;

伤病初愈的孙立人拖着虽然脱离危险,但还需疗养的身体行色匆匆的赶往武汉,

此时狼烟遍地,多少人在战火中丧生,多少家庭妻离子散;

但他顾不上自己的生死,

虽眷念自己和妻子张晶英的爱情,但他更在意国家的兴亡和所有深陷战火中百姓的生死。

此时,徐州会战已经爆发,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国民党军队运用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策略,为武汉保卫战赢得巨大的时间优势。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2)

1938年4月,中国空军与日军空战,击落日机24架

武汉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在艰苦卓绝的4个月中,毙伤敌近14万人,打破了日本想迫使中国早投降早结束战争的计划,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在这里他两次立下了战功,并以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的卓越战绩在“黄埔系”云集的国民党军队中崭露头角。

1941年,孙立人晋升少将师长,隶属于国民党主力部队之一第六十六军。

而他人生高光时刻就是在远征缅甸,创造不败神话之时。

1942年,日军进攻缅甸,中国远征军成立,4月,孙立人率部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3)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都印刻在人民心中,很多纪录片和影视片都记录下这段震撼人心的筚路征程。

在缅甸战役中,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是仁安羌之战。孙立人将军率部下连夜驰骋,指挥113团,猛击日军,以不满一千人的兵力,击退了数量多自己好几倍的日军,成功救援盟军,让全球都为之轰动。

之后,他一直率部猛攻,将日军王牌之师打的苟延残喘,直到第二次缅甸战役胜利结束。

在这期间,他和相爱的妻子张晶英只能时散时聚,在战争动荡的时代,把依念放在心中,珍惜寥寥可数的几次相见。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4)

1945年,缅甸战事已近尾声,取得辉煌战绩的孙立人将军受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的特别邀请参观访问欧洲战场,当时二战时的风云人物——巴顿将军派一支摩托车小队在路口迎接,表现出极大的尊重。

这应该是孙立人将军最开心的时刻,带着自己心爱的妻子张晶英,一起去接受同盟军对自己的认可和荣光。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5)

在战争岁月里,她跟着他四处辗转,随军队迁徙,

有一次,到了浙江时,她吹了冷风,半边脸歪斜,爱美的她心里焦虑万千,尝试各种方法都无法痊愈,时间一长,更加难过,收集安眠药准备轻生,就在这时,她将病情告知母亲。

张老太太接到电报后,立即赶来。

她是虔诚的佛教徒,于是按照佛教的方式,持斋一天、焚香祝祷、案前供水,让她喝下诵念二十一遍的大悲咒水。几个小时候,已经有功效,后几天,便逐渐痊愈。

张晶英感念万分,不久,便和母亲去南海普陀山拜谢,从此开始信佛。

而这段信仰,也成为她后半生除了家庭之外的最大寄托,承载了她的精神世界。

在动荡的岁月中,很多家庭夫妻生离死别、妻离子散,现在日本侵略者马上要投降了,祖国山河在这群忠勇之士的保卫下,虽有创伤,但是会慢慢无恙。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6)

外敌入侵,烽火连天,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硝烟散去后,

而两个人的坚守和深情,因为岁月温柔以待;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2

当阳光明媚的照耀在神州大地之时,

幸福会撒到每个人脸上。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7)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8)

1945年人民群众庆祝抗战胜利

等日出云层,等冬去春来;

虽然来得晚,但是终于在浴血奋战之下,等来了最后的光明。

张晶英心中的担忧、徘徊、痛苦、绝望终于放下,每个人都在展望以后的未来,她也是如此,她想永远安宁幸福,丈夫不用再次征战沙场,让她提心吊胆了。

但是当幸福来临时,她又想起,生命中的遗憾——

和孙立人在一起多年,却没有生育子女,特别是在1935年,孙立人父去世,她随丈夫赶回老家奔丧,老家的人对她甚为冷漠,让她更为内疚。

在战争期间,夫妻聚少离多,如今相对安宁了,应将此时提上日程,但是几年过去,还是未能如愿。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9)

当时有传言:孙立人将军,在缅甸远征时,身受众创,丧失了生育能力,

张晶英开始也这样理解,以为可能是丈夫身体的缘故,心中只能抱有遗憾;

但是,张晶英有一次去寺庙参拜,为夫君算卦,高僧告诉她:孙将军命中有两子两女。

张晶英回到家后,心里纠结万分,既然命中注定有子女,就说明是自己的问题,后全面检查后,得知原来是自己不能生育。

这个消息让她非常的痛苦和伤心,她很爱自己的丈夫,但是在传统思想中,生育子女是家族的重中之重,谁不愿为夫家开枝散叶呢?

此时的她只能忍住伤心,为了丈夫,她一定要以大胸襟成全对方,

虽然作为一个女人,能拥有丈夫全部的爱是很满足很甜蜜,但是作为他的妻子,她更有责任挑起为夫家传递香火的重任。

于是,跟孙立人说,她要为他纳妾,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0)

在美国受过教育,有开明思想的孙立人很拒绝,而且,他表示,还是一辈子只爱张晶英;

但是,他越拒绝,张晶英越痛苦。

丈夫虽然洋派,有美国式的生命观念;

但出生世家,儒家的传统教育根深蒂固,且在旧时那种大环境下,香火的传承依旧是主流思想;

他们虽然是在风气之先的思潮下自由恋爱,但是还是有大户家庭的传统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地位和名声很盛的丈夫不能因为自己就没有子女。

而当时的时局也对慢慢的对他不利——

抗战后,孙立人的名声很响,已经达到了功高盖主的地步。

在缅甸战局中,他坚持自己的作战方略,坚持到队伍的胜利,避免了队伍的伤亡,但却违抗了蒋介石的错误调令,在权威上触犯了上级。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1)

美国军界都很欣赏孙立人的能力和专业水准,有好几次重要人物来台,他们都去先拜访孙立人,而且当时美国人因为蒋介石在内战中失败,想物色更优秀的,更有名望的人,于是向孙立人频频示好。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2)

这一切,都让蒋介石恐惧和担忧,

在败退台湾后,蒋介石虽迫于内外压力,升他为陆军总司令,但一直心中不快

而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台湾局势转危为安,蒋式政权导演了一场阴谋后,1955年将孙立人以“叛国罪”囚禁,时间长达33年。

在囚禁期间,他军权尽失,也丧失了自由。

3

在孙立人未被软禁之时,

张晶英就开始为他物色合适的贤能女子,

她最开始看上的是自己的同乡,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的高材生黄正,

黄正美丽又端庄,张晶英有意识的安排她去做孙立人的英文秘书。在她的积极推动下,黄正和孙立人已经擦出了火花,长期的相处下,两人都动了真情。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3)

但不料,黄正姐妹卷入一桩“匪谍案”,随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孙立人为给她保命,四处求情,对着蒋介石发誓:“我以我的脑袋作保,她绝不是匪谍!”

本来心中就对孙立人有戒备的蒋介石冷冷道:“你的脑袋就这么不值钱啊!”

黄正姐妹坐牢十年后,在台的湖南界名流不少为她奔走,还有蒋经国的作保,终于得以释放出狱。

而黄正出狱后才得知,孙立人夫妇已经被软禁,心中无限悲凉,后嫁给一个美国外交官,离开了台湾。

丈夫困在时局中,张晶英心中更加难过,

她不能再等,虽然再爱,也要为了孙家的兴旺来扛起责任;

于是,她忍住自己内心的悲伤,打起精神为他继续物色如夫人,于是便有了第三位夫人——张美英。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4)

张美英来自高雄的乡下,本来是孙家的家庭护士,

张晶英见她善良又细心,于是选中了她;

在她屡次好言相劝下,孙立人终于勉强答应迎娶张美英,

在为两人创造好共同在一起生活的环境后,她终于可以安心了,

纵然再纠结,但是,最大的快乐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幸福啊。

张晶英把这一切都安排好了后,自己就偏居一偶,并打算出家修行,她一直以来都信奉佛教,现在她最爱的人有了人照顾,她就可以放心的离开了。

不久便皈依佛门,

远离尘世,毕生投入佛教事业,对护持佛法不遗余力。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5)

果不其然,孙立人与张美英结合后生育了两男两女四个子女,也让年过半百的孙立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血脉。

孙立人被软禁达33年,但是张美英一直贴心照顾,陪他一起度过这段清苦的岁月。

她也很尊敬张晶英,在重大的公开场合,她不会抛头露面,而是让张晶英在夫人列席上出面。

而张晶英是以居士身份带发修行,不需要一直在寺庙居住,所以,逢年过节她总是回来探望他们。

孩子们都称张晶英为大妈,也很喜欢她,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6)

孙立人为官时清廉,没有什么积蓄,被软禁后,蒋介石扣发他几年的薪水,也无眷补,一大家子人的生活难以为继,张晶英还在台北筹集资费寄给孙家日用,请孙立人以前的秘书萧一苇, 写信给蒋介石,这才从总统特支费当中,每个月拨给生活费。

为了维持生计,也可以放松身心,孙立人自己经营果园,种了荔枝、番石榴、横山梨和柠檬等,有收成后,就让会说闽南话的张美英拿到集市卖掉,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7)

孙家围墙外,有军事情报局加盖的一栋三层楼的指挥中心,专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气氛紧张而压抑;

在这段紧张而又郁闷的日子里,孙立人最大的安慰,就是有家人的陪伴,他以“中国安定,天下太平”为四个儿女命名。

好在,子女都很出色,从小学到高中,他都给孩子们亲自上课,拼音、识字、物理、化学、英语都由他课外辅导。

四个子女都考上了清华大学,长女孙中平,从清华毕业后,取得麻省理工攻读材料力学博士学位,后任职于IBM核心部门;

长子孙安平,清华物理学硕士毕业后,任职于硅谷;

次子孙天平,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上海一家公司担任总监,还以著名抗战将领后人的身份,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及相关纪念活动;

次女孙太平,清华毕业后,现为美国杜克大学的教授。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8)

4

虽然有着33年的囚禁岁月,但是有四个如此优秀的儿女,有亲人的关爱,也为他的晚年生活无疑是幸运的。

直到1988年5月,孙立人才被解除软禁,

1990年,90岁的他离开了人世,治丧事宜由台湾陆军总司令部办理。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19)

知道了这个消息的老兵们从全世界各地赶来祭奠老将军,大多数已经白发苍苍,但在追悼会现场,他们全部向孙立人将军下跪,爬都爬不起来,沿途很多群众在路边长跪不起。

而当时,台湾政府的高官基本出席了孙立人的追悼会,宋美龄致送花圈,李登辉颁发褒扬令给予褒扬,不仅如此,台湾政府的高官基本上全部出席了孙立人的追悼会。

群众自发准备祭品为孙立人送行,沿途很多人在路边长跪不起。美国读过的学校的老校长也来为他送行。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20)

直到孙立人将军去世24年后,也就是2014年,台湾监察委员调查两年半,才认定孙立人没有叛乱意图,一代英雄总算得以正名

孙立人将军的一生随着时代的浪潮波澜起伏,虽然很多风浪和险境,但一路总算有陪伴和关爱。

长子孙安平回忆说:

“但小孩子们是有感觉的,或多或少对父亲的冤枉知道一点,心中总为父亲的遭遇叫屈。有时候看到父亲想到旧日的部属受到不好的对待,或想到过去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总是涨红了脸,不说话,我们就觉察到他很难过。”

他的次子孙天平在凤凰卫视里接受采访时说:

“我心里的父亲是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

“我觉得他一生过的很精彩,虽然晚年非常的压抑,但是应该是了无遗憾!”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21)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22)

星云法师说:

孙立人对中华民族贡献很大,两岸中国人都应感谢他。

作家李敖对孙立人特别尊重:

“孙将军是国民党集团中最杰出的将领,学历之深,无人可及;练兵之精,无人可及;战功之高,无人可及;身上弹孔之多,无人可及;国际性声誉之隆,也无人可及。”

这位在国家蒙难,外族入侵的危难时刻,舍身赴死的抗日英雄,值得有有明眼智慧之人代表人心所向,为他发出正义之声。

而学佛修行后的张晶英,法名为清扬女居士;

将自己的下半身的精力投入佛教事业,一值积极行善,推动佛教的兴盛。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23)

曾经协助李子宽居士买下台北善导寺,作为佛教的弘传中心。

迁台后,局势混乱之时,一些僧人被诬陷而身陷囹圄,她积极奔走,不遗余力前往搭救。

五十年代,台湾佛教曾一度衰微不振,她毅然支持佛教活动,编印流通佛教典籍,设书局,各地讲佛法,掀起学佛热潮。

为推动佛教传统文化,向日本请购一套大藏经,她变卖身边所有首饰,并运用自己的人脉,请叶公超部长借助与驻日大使董显光先生的交情,以专机从日本将大藏经运送到台湾。

张晶英学佛数十年,虽说早已看淡生死,但在孙立人去世后写的挽联却说“应无久别”,足以表明她对丈夫的情感眷念。

就算是身处不染红尘的佛门,但是这一世的情感,怎么会真正了却呢?佛门不过是她精神的另一个层面的归宿而已。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24)

台湾佛光山

孙立人离开后,她更加悟到了人生的苦空无常,将心放在修行上,让心灵不再沉浸于痛苦中,在1987年,她将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佛光山。

1992年,她悄然离世,离世前嘱托亲友,不要登报,不发讣文。

所有亲人都遵照她的意思,让她安安静静的离去,

星云法师为她写下:八十年岁月心中有佛,千万人入道尔乃因缘。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25)

台湾佛光山

人生当苦无妨,良人当归即好,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完美,

但能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和国家的兴亡,民族情感一起奔流激荡,也是另种的幸运和宏大的时代体验。

曾经在风口浪尖处一起叛逆各自的家族,大胆的相爱,彼此守望;又因风起云涌的时代变幻,而做出的大爱选择,唯愿对方幸福。

这些,全出自最纯良的本性,对另一个人的浓厚深情。

虽一路山重水复,世道充满险阻,

但是,良人会一直相伴。

禅房深夜纵然雨潇潇,

但青灯下,

我并不寂寞

我和你,早就心心相连,

生生世世,并无久别。

(爱到想砍丈夫孙立人的手臂)(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