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1)

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2)

扯不断的记忆深处

安放一辈子的牵挂

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3)

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4)

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5)

《乡音乡情》年度策划/声音纪录片

“无日夜,望乡音”,

在江苏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江苏新闻广播大型声音纪录片

《乡音乡情》盛大开播。

今天第二篇章

《家乡的方言篇》正式开启。

-

01

-

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6)

话说南京

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7)

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8)

小吃摊上人还没落座呢,老板娘招呼你的南京话就迎面扑来,南京的小巷子里时常会上演着这样的场景。从点单开始,一直到热气腾腾的汤面碗“咚”地一下端到你面前,一气呵成不多废话,一切如同南京话发音存在感极强的“阿”字,上来就问你“是不是”,直接而且爽快利落。

70岁的陈宗霞是教育部认定的南京方言发音人,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中收录的众多样本,也都出自她之口。她自幼生活在城南门东三条营,当时的秦淮河畔,粉墙黛瓦、店铺林立,浸淫在老南京的生活气息中,她对老牌南京方言的特点了若指掌。

陈宗霞:“儿化音多卷舌音多,头脑壳儿啊、茶杯叫茶杯儿,我们喊爸爸,嘴窝成个圆圈圈,乐呵呵(HUO)、吃过咯、红配绿丑得哭。”

-

02

-

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9)

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南京,如今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这座集南北特点于一身的古都,也越发被雕琢出现代大都市的面貌。伴随时代演进和普通话的推广,南京人的口头禅更加丰富生动起来,小年轻更灵活地将土话转化成“南普”,同时相声、说唱等本土方言创作一度进入井喷期。南师大方言学研究者宋益丹博士指出,扩容后的当代南京话,更具人情味和活力。

宋益丹:“复古的情节、怀旧的意识,觉得更古老的南京话更有特色,任何语言方言文化一定是在发展变化当中才有真正的活力,如果一尘不变,意味着没有新的内容加入它、丰富它。”

-

03

-

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10)

其实南京地区最早通行吴语,西晋东晋之交,北方士族南渡建康,这才逐渐演变为官话方言。南京人自嘲“大萝卜”,直白的口语表达也体现了南京人性格的耿直包容,不同于吴语的软糯,南京话也给人略带强硬的印象,以至于一些人提到南京话,总感觉“欠缺文明”,对此宋益丹并不认同——作为明朝时期的江淮官话,南京方言至今存古成分较多,南京音其实很优雅。

宋益丹:“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语言态度,但语言真实的面貌不容我去驳斥他。那声调的发现就是在南京,《世说新语》中记载,梁武帝问臣子,什么是声调,臣子回答天子圣哲是也,天平调、子上声、圣是去声、哲是入声,南京话比普通话多一个声调,是五个声调,古代诗词,南京话能念出入声,烟笼寒水月笼沙,月是入声。”

-

04

-

在外地人听来,南京话就是普通话的变调,听懂很容易。会听会说南京话的人越来越多,但讲得地道的却渐渐变少。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南京土话,已经淡出了主流视野,只有走进街坊市井间,在老人们的交谈声,方能找寻得到。

南京鼓楼区宁海路的一个老小区里藏着个“话访南京”展馆,不大的空间配备了专门的影音教室。平时,一群孩子在这里跟着陈宗霞学说纯正的老南京话,一恍惚,就仿佛又回到了那年秦淮河畔,幼年的陈宗霞从父辈那学唱第一支南京话童谣。

陈宗霞:“是有必要让后代知道祖祖辈辈是怎么说的,如果不能把老派语音留下来,随着时代发展方言就消退了,为了保护原汁原味的方言不失传,这就是一种抢救。”

文|刘雨薇

学说南京话最快的方法(南京话八级测试)(11)

点“阅读原文”挑战南京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