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左右,此外,还有食物垃圾1000万吨左右,中国的垃圾总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递增。垃圾围城正在给中国的城市敲响了警钟。

为了让各类垃圾能够更快速的得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党和国家明确了垃圾分类宣传、推广、推进的重要性,表明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2017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城乡建设部共同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为中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制定了路线图。

生活垃圾中,食物垃圾占最大比重,约占生活垃圾的60左右。且食物垃圾易腐烂,发臭,滋生细菌、蚊蝇,污染大气、土壤和水环境。因此,区分好食物垃圾,做好食物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处理显示的尤为重要。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泔水,也叫潲水又称馊水,是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统称,主要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角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其成分复杂,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特点是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我国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

餐厨垃圾按产生过程和物料特定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饭菜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垃圾,主要是从蔬菜切削下来的茎叶、蔬菜夹带的泥土、鱼鳞、禽类的头脚羽毛等,为厨房加工剩下的余物。这类垃圾中不含剩饭以及隔油池垃圾、含油很少,经济价值不高,一般没有人单独收集此类垃圾,这类垃圾多用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

二是剩饭剩菜,通俗称为泔水。这类垃圾主要是剩余的饭菜和汤水等,从中提出的油称为泔水油。这种油的性质基本是中性的,酸值不高,很容易进入食用油。吃泔水长大的这类猪称为垃圾猪。

三是隔油池垃圾。这类垃圾主要是餐馆饭店在洗刷过程中,餐具中剩余的少量饭菜和一些油脂、洗涤剂随着洗刷水进入隔油池中,油脂类物质漂浮在水面,形成隔油池垃圾。隔油池垃圾的油脂含量比较高,一般在20%--80%。随着饭店等级的不同,含油量有很大差别,从隔油池中提取的油称为“地沟油”,这类油的凝点较高,酸值较高。

厨余垃圾有哪些垃圾分类详细(全国都在垃圾分类)(1)

在三类餐厨垃圾中,剩饭剩菜量最大,隔油池中垃圾的油最多,这两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剩余饭菜的危害相对而言较小,但是含水率和盐分较高,含有大量有机营养物质,不适合直接填埋和焚烧处理,处理不当可能出现利用这些食物垃圾饲养家禽家畜、回收加工食品、提炼地沟油等危及食品安全甚至生态安全的问题。而由剩饭剩菜中提取出的“泔水油”以及隔油池垃圾中提取出的“地沟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不法分子往往采用勾兑方式混入食用油中,普通老百姓是难以区分和识别,是比较难于管理的一类垃圾。

泔水油、地沟油是餐厨垃圾中危害最大也是经济价值最大的两类油脂,作为一种化工原料,这两类油脂的用途很多,如可以用来生产脂肪酸、润滑剂、洗涤剂、肥皂等。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比较高,但需求量不太大。相比这些产品而言,生物柴油的附加值也很高,但生产成本较高,市场需求暂未形成规模化,利用泔水油和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可为生物柴油产业补充一些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