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岁的老李,年轻时饮食不规律,经常吃胃药。这段时期,好几次餐时或餐后开始胃痛,并且伴有胸骨后烧灼感,喉头紧缩感,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自行缓解。由于胃病算是老毛病了,老李也没太在意。最近单位组织体检,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就顺便全面检查一下。检查结果发现,老李有心肌缺血,最终确诊为冠心病。

应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之后,李大爷的胃部也不疼了。

胃疼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胃疼的原因竟然是心脏的毛病)(1)

话说心脏和胃是功能不同的两类器官,一个在胸腔,一个在腹腔;一个属于心血管系统,一个属于消化系统,这胃病和冠心病咋就成了一个症状了呢?这主要是因为,心脏和胃仅以膈肌相隔,又都受自主神经支配,一旦病变出现疼痛症状,不仔细区分就容易混淆。特别是下壁心绞痛很容易误认为胃痛,两种病痛都在胸骨后面,发病时疼痛难忍并伴有出汗,一般很难通过主观感觉加以确认。

胃疼竟来是冠心病?其实一点也不稀奇。早年我在从事急救工作的时候,出诊就遇到这样的一个病例——上腹部疼痛,患者还差点丢了命。

那一次我们出车,派车单上写的是“上腹痛”。到了患者家一看,一个40多岁的男人侧卧在沙发上,已经意识模糊、表情淡漠、有些躁动、脸色苍白、嘴唇青紫、恶心呕吐,衣服全被汗水湿透了。我问他怎么不好,他只能有气无力地回答“疼。”患者妻子回答:“他胃疼疼了一个多钟头了,疼得特別厉害。”

我摸了摸患者的腹部,很柔软,又用手按了按腹部,疼痛没有加重,也没有减轻,结合患者的整个表现,应该是心脏的问题。“赶紧做个心电图!”我交待随车的护士。

听到我说要做心电图,旁边患者儿子不乐意了,认为胃病却检查心电图是为了多收钱,是故意过度检查。我对那个小伙子说:“你别这么说,我还真不是为了收钱,如果不是心脏的问题,心电图的钱我不收!出诊费和救护车的车费,我都不收。”心电图的结果证实了患者是大范围心肌坏死,心电图还显示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每分钟28次,这是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血压也明显下降,20/0毫米汞柱,发生了心源性休克。

我马上进行紧急处置,持续心电监护,不断地测量血压,根据心率、血压的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的滴速,一边马上送患者去北京急救中心。到了北京急救中心,立即让患者进入心脏导管室,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并在堵塞的冠状动脉里放置了支架。过了几天这个患者安全出院,皆大欢喜。

临床实践中,病人将冠心病心绞痛误认为“胃病”的现象屡见不鲜。胃痛和心脏疼痛如何辨别?

常见胃病多因食用冷、硬、刺激性食物或因着凉而诱发,胃痛多与进食有关,呈现周期性。疼痛部位为中上腹部,主要是位于胸骨剑突下,腹部正中。疼痛性质呈现为烧灼、胀感,平时多有反酸、嗳气等现象。发作时一般不影响正常活动,病程为几日至几周。

冠心病所致的疼痛呢,常因劳累或情绪紧张、激动、天气寒冷等因素诱发,疼痛部位主要位于左侧心前区,伴有左上臂的酸痛。性质和胃痛的那种灼痛不同的是,心脏疼痛犹如刀割或有压榨、沉胀感,且可放散至左上肢内侧,或颈、背部,持续数分钟,心绞痛通常胸闷憋气等症状更为严重。还有一点是,胃痛往往发生在饭前或饭后,且多半持续半小时以上不缓解。而心脏病引起的疼痛一般与运动、情绪变化有关,持续数分钟或十余分钟,经休息或用药可缓解。

胃疼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胃疼的原因竟然是心脏的毛病)(2)

所以当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脏病史的人出现腹痛,同时伴有胸闷憋气、心慌、出汗、口唇青紫,疼痛部位没有压痛等,就必须考虑心脏疾患的可能,即使平时有胃痛史的人,遇有异样疼痛也不能排除心绞痛、心肌梗死,需立即到医院做心电图等检查。

除了胃痛这个急性心梗的不典型症状,还有很多其他表现,不要忽略这些心梗的不典型症状:

1、嗓子突然出现疼痛,不发烧、不红肿、吞咽疼痛不加重,尤其伴有心慌、胸闷憋气、出汗等表现,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的人。

2、牙痛,患者说不清楚哪颗牙齿疼痛,也不红不肿,咬牙时疼痛不加重也不减轻,但是伴有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心慌、出汗面色改变等。

3、其他症状:颌部、颈部、咽部、肩部、背部、上肢等部位突然疼痛,甚至还有头部、双下肢、足趾等部位疼痛的罕见病例以及不明原因的晕厥、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也不能忽视。一旦有这些症状,不要草率定性,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防漏诊、误诊,甚至危及生命。

胃疼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胃疼的原因竟然是心脏的毛病)(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