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结要点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又起着决定性作用;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有: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三是社会意识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四是社会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五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也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3、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也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4、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5、人类发展史上有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而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

6、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其中,英雄史观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历史演变,而群众史观则认为,历史是由群众创造的。

二、例题考点

1、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现象体现的哲学道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衡量物质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生产工具;

3、衡量社会进步根本的最高的标准:生产力;

4、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