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杂谈驿站》

在拥有制空权和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轰炸机具有非凡的突击力和打击力。二战期间,各交战国生产了上百种型号(含改进型)的轰炸机。

雪域雄鹰33集中独臂拿的手枪(B17空中堡垒上的孤胆机枪手)(1)

有影视里, 这些轰炸机上数量不少的机枪手给军迷们印象深刻,不过他们的危险性是最大的。以美军B-17为例,B-17上的机枪对德军战斗机的伤害是很大的,以至于这些射手是机组中最容易阵亡的人员。飞一次就阵亡,可想而知他们的平均生存时间基本不长,只有几个小时。

雪域雄鹰33集中独臂拿的手枪(B17空中堡垒上的孤胆机枪手)(2)

德军调集大批战机进行拦截,为此双方在西欧的上空展开了殊死搏斗。 轰炸机上携带有6-12挺自卫机枪,操纵这些机枪的射手们是最危险的。1943年欧洲上空的空袭行动中,许多尾炮塔射手在返航时已经阵亡。

雪域雄鹰33集中独臂拿的手枪(B17空中堡垒上的孤胆机枪手)(3)

那些突出机身的炮塔中开火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机枪手就像是悬挂在体外的一块肉,为了保护轰炸机必须和冲过来战斗机对开火。特别是轰炸机肚子悬挂炮塔那位真的很悲催,需要多的勇气啊。

B17尾舱机枪手,返航时也基本牺牲,尾仓机枪手更背时打死了也没人知道。而底舱的机枪手受伤后至少还能被侧舷机枪手捞起来。

B-17E:一挺 7.62 毫米机枪,可安装于机身前部任一球形机枪座。机背一座动力炮塔,内置两挺 12.7 毫米白朗宁机枪,每挺带弹 500 发。机腹一座 动力炮塔,内置两挺白朗宁机枪,每挺带弹 500 发。腰部两侧白朗宁机枪各一挺,每挺带弹 400 发。尾部两挺 白朗宁机枪,每挺带弹 500 发。

雪域雄鹰33集中独臂拿的手枪(B17空中堡垒上的孤胆机枪手)(4)

B-17F:一挺 7.62 毫米机枪,带一 5100 发子弹的弹箱,可安装于机鼻前机身舷窗处 6 个球形机枪座中任意一个内。机背一座动力炮塔,内置两挺毫米白朗宁机枪,每挺带弹 500 发。机腹一座动力炮塔,内置两挺白朗宁机枪,每挺带弹 500 发。

无线电操作员舱内一挺白朗宁机枪,通过顶部的球形机枪座射击。腰部两侧毫米白朗宁机枪各一挺,每挺带弹 400 发。尾部两挺 白朗宁机枪,每挺带弹 565 发。后期型在前机身两侧各安装了一挺颊部机枪。临时增加的机枪通常都在机场安装在机鼻玻璃和前机身舷窗中的球形机枪座中。

雪域雄鹰33集中独臂拿的手枪(B17空中堡垒上的孤胆机枪手)(5)

B-17G:13 挺白朗宁机枪,颚部炮塔两挺,颊部机枪两挺,机背炮塔两挺,腹部炮塔两挺,无线电操作员一挺,腰部机枪两挺,尾部炮塔两挺。

雪域雄鹰33集中独臂拿的手枪(B17空中堡垒上的孤胆机枪手)(6)

看了几部二战空战类型的电影,感觉轰炸机好脆弱,没有友军战斗机的保护遇到敌方战斗力简直是皮薄块大送经验的。就算你机上机枪再多,也真的很难抵御机动灵活的战斗机的攻击。那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机枪手们确实是真正的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