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村的故事 义门村的故事 2022-05-18 01:36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1)

诗赞故乡二十四首

冯宝哲

五律十二首

(一)

我爱故乡

蒲城风物美,尧洛浸泽长。

双塔忆唐宋,五陵眠帝王。

春光八景丽,瑞霭六龙翔。

将相昭桑梓,重泉泥土香。

(二)

重泉古城

县址在东南,长城堑洛边。

秦时兴县治,古邑有籍传。

岁月如川逝,沧桑多变迁。

追根寻底事,我辈任扛肩。

(三)

国史留痕说故乡

故乡车渡村,国史两留痕,

五代伐流寇,宋时驱女真。

屡经兵燹扰,饱受战争侵。

忆往祈康泰,倍珍安乐春。

(四)

心牵故里

血脉总相连,亲情常挂牵。

春阳桑梓暖,冬雪故园寒。

欲寄千重意,聊捎一寸丹。

思家发短信,游子问康安。

(五)

回乡探发小

春来辛丑年,初五返乡间。

看望儿时伴,回眸旧岁缘。

同窗习笔砚,分果辨酸甜。

翁妪贴心话,深情祈燕安。

(六)

春回故园

清明回故园,祭祖去河滩。

眺望镰山秀,倾听洛水喧。

桃梨花灿烂,莺燕影蹁跹。

吾幼植根地,梓乡春更妍。

(七)

秋景

秋色泛金黄,邀朋回故乡。

绿蔬随你选,红枣任君尝。

果硕酥梨脆,粮熟玉米香。

农家收获季,丰稔好时光。

(八)

田园一景

秋临车渡湾,粮果满河滩。

玉米鲜而棒,酥梨脆且甜。

姑娘学老旦,小伙仿清官。

乡野乱弹漫,秦声乐故园。

(九)

回乡有感

老少笑开颜,农村似乐园。

种田无税款,国库反贴钱。

致富凭勤俭,发家靠克难。

工夫加智慧,光景透心甜。

(十)

故乡文坛

薪火代相传,奉先文脉延。

新苗呈锦绣,老树显斑斓。

曲赋鲜花艳,诗联硕果繁。

文明铺大地,到处武陵源。

(十一)

出外打工辟财源

父老品甘甜,欢欣带笑颜。

前天儿寄款,昨日女捎钱。

出外打工累,在家生计难。

进城虽下苦,卖力换财源。

(十二)

羊肉泡

一餐羊肉泡,三日口留香。

肉嫩色泽好,汤鲜味道长。

生津能暖胃,补气可舒肠。

益寿祛疾病,强身保健康。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2)

七律十二首

(一)

“一镇三地”誓争雄

秦东一镇耀蒲城,三地目标当代兴。

工业聚焦学样板,农村发展树仪型。

居息安适生活好,文旅融合效益增。

因势而谋行致远,重泉再上更高峰。

(二)

题“中国报时城”

九域报时清脆声,发播基地乃蒲城。

电波似奏进军号,频率犹鸣醒世钟。

夺秒争分圆绮梦,追星赶月步征程。

光阴难再当珍重,一刻千金价永恒。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3)

(三)

观车渡古堡有感

回乱突发同治年,关中大地起狼烟。

腥风血雨尸盈野,神号鬼哭声震天。

修寨筑城留古堡,躲灾避祸见残垣。

幸福日月当珍重,安泰源于磨难间。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4)

(四)

为《尧山雅韵》第八集题贺

尧山文化势蕃昌,雅韵八集蒲邑扬。

赞美生活出丽句,讴歌时代构华章。

关心国事目光远,热爱故乡情意长。

艺术之园花卉艳,诗词联曲竞芬芳。

(五)

恭贺

《中华诗词文库·陕西卷·蒲城分卷》

付梓

诗词文库喜刊行,尧洛骚人心血凝。

抱玉握珠择妙句,精编细校倡秦风。

筹资虽费千般苦,封卷却为一代功。

文化工程堪载史,泱泱巨典耀蒲城。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5)

(六)

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志贺

尧洛文坛组粉丝,选贤举帜聚相知。

廿年壮史记征旅,四屆丰碑铭赞辞。

两卷佳联如玉宝,八集雅韵似兰芝。

弘扬国粹皆如愿,撷取英华尽是诗。

(七)

九集雅韵唱乡情

尧山雅韵九集成,文友艺朋心血凝。

乡土气息浓且厚,地方特色显而明。

题材丰富出精品,质量推优列上乘。

大爱讴歌桑梓地,人间最美故园情。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6)

(八)蒲城酥梨

酥梨味美产蒲城,肉细汁多营养丰。

润肺止咳能治病,舒肠利便可疏通。

安神镇定愁烦去,清热生津气血平。

四海畅销出域外,中华名果获殊荣。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7)

(九)

蒲城椽头蒸镆

蒲邑名食誉九州,蒸馍形象仿椽头。

体如元宝藏珍贵,质似凝脂蕴玉柔。

色味舒心酥且韧,香甜可口美而优。

非遗文化传绝技,世代相承馨永留。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8)

(十)

游桥陵思玄宗兴衰

盛世开元留印痕,桥陵石刻数奇珍。

造型生动庄严相,神态雍容伟岸身。

兄让弟爵识大体,父夺子妇逆天伦。

江山本是三郎毁,何故无端怨美人。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9)

(十一)

清唱

关中大汉爱秦腔,高亢雄浑意气昂。

缱绻朴实情婉约,深沉激越势刚强。

宽音金嗓歌声亮,悦耳怡心韵味长。

欢唱醉人七日爽,乱弹生翼绕家乡。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10)

(十二)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是甘餐,肉烂汤香滋味鲜。

开胃健身防病患,补中益气御风寒。

狼吞虎咽真过瘾,吃饱咥足实解馋。

渭北美食中外赞,名登甲榜誉秦川。

曾经最打动人心的诗(诗赞故乡二十四首)(11)

李涛拜读冯宝哲先生诗作有感

李涛律诗多少首,笔下尽珠玑。伏案红烛亮,生花白发稀。故乡连血脉,游子固根基。骚客鸿儒仰, 文坛一面旗。

冯宝哲先生简介:1938年生,陕西省蒲城县龙池镇人。高级经济师,中国楹联学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渭南市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顾问,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顾问。

李涛简历:1948年出生,1968年入伍,大学本科学历,解放军某部政治委员,军休干部,陕西省蒲城县人。先后任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等职,被授予“全国楹联百俊”、2009年度全国楹联新闻人物之首。发表楹联作品数千副,诗词上百首,并多次获奖。著有《诗联心语》一书。

图文来源:作者提供

整理编辑:义门村的故事

发表于陕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