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一直很想写写《万箭穿心》中的李宝莉,原因很简单,我是湖北人,接触过的“李宝莉式”的女人太多了。她们辛苦勤俭,努力去维系一个家庭的幸福安稳,可是偏偏这些幸福安稳就像手里的砂子一样,抓得越紧,流散得越快。她们越辛苦越努力,家里反而越不和睦,痛苦就越多越深。反正是吃力不讨好。
她们看似并没有犯什么大错,最终却酿成了大错的局面。
谁之过?错在哪?
崇祯帝
写这篇文章时,我突然想到了苗棣先生的一本书,书名叫做《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顾名思义,这本书主要内容就是讲述和分析大明王朝是如何在崇祯帝的治理下,走向灭亡的。
最有意思的是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一位不迩声色、励精图治的年轻君主,是如何起早贪黑、辛辛苦苦走上破家亡国的不归之路的。”
崇祯帝不算是个差皇帝,他勤劳、节俭,怀抱雄心壮志,力图力挽狂澜。可最终却落得国破家亡、吊死煤山的结局。他的故事和李宝莉何等相似。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人生典范。
于是我的标题就有了。
剧照
一曾经,我接触过一个老板,他的生意做得很大,业务在全国铺开,是全市的缴税大户。初次见面,我对他的印象不错,感觉他为人直爽,尤其他评价自己“脾气不好但心好”之后,我更加觉得他是个不错的老板,至少很真诚,如此想来,便觉得他的“脾气不好”算不得什么大毛病。
然而,我发现我错了。
后来我才知道,他会不分地点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辱骂自己的员工,无论是跟了他多年的元老,还是新入职的菜鸟,都难逃他的辱骂。他的骂声响彻在客户的面前,在中午休息时段,甚至是下班之后。公司三层楼的房子,总有他的骂声在游荡。他的脾气不好,公司也总是笼罩在压抑紧张的氛围当中。
公司的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有菜鸟上了几天班,连工资都懒得结清就从此消失,也有跟了他很多年的元老,明明已近退休却执意要离开。
有一天,他很好奇地问自己的司机:“你说为什么我们公司总是有那么多人辞职?”
司机唯唯诺诺地说:“可能因为承受不了压力吧!”司机的话很委婉,他所谓的“压力”当然是指挨骂的压力。可是他哪敢明说,他也怕挨骂啊。
或许“脾气不好心好”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因为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利刃一般的话语去窥视你美好的内心。
剧照
这个老板如此,《万箭穿心》中的李宝莉也是如此。
李宝莉的脾气不好,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她虽然没有学历,只是小学毕业,但她是个城市人。她虽然是卖菜人家的女儿,但长得漂亮,追求者众多。她清楚自己的短板,也明白自己的长处,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马学武。
马学武是个乡下人,其貌不扬,却是大专毕业,毕业后先是被分配到工厂车间做技术员,后来又当上了厂办主任。
李宝莉为何会选择马学武?原著中说得很清楚:“马学武是大专毕业,他的文化水平,李宝莉除了佩服还是佩服。李宝莉说,找个没有文化的人,生个儿子像个苕,又有什么用?这年头,有板眼才狠。有文化的人智商高,这东西传宗接代,儿子也不得差。往后儿子有板眼,上大学,当大官,赚大钱,这辈子下辈子都不消愁。”
在李宝莉心里,马学武就是一个经济适用男,一个十足的潜力股。然而李宝莉自己呢?早早下岗,没有专业技能,只能去汉正街买袜子,马学武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然而,李宝莉还是仗着自己漂亮,是城里人,把马学武拿捏得死死的。
电影开头搬家的戏,就将李宝莉的强悍泼辣、嘴巴不饶人的性格展露无遗。
剧照
李宝莉要搬家了,老房子在胡同深处,车子开不进来,所有家具要一件一件搬出来,搬家工人坐地起价,李宝莉发了一顿飚。
在搬家的间歇,马学武客气地给工人们打烟,还让儿子下去给大家买汽水。这一幕被李宝莉撞见了,将新气旧气都撒在了马学武的身上,那话说得真难听:“我是出了钱的,他们就该好好跟我干活。烟不是钱?生得贱。”
剧照
“生得贱。”这句话真刺耳,刺痛了马学武的心。李宝莉的脾气说来就来,当着外人的面,不给马学武留一点情面。
工人们在阳台上抽烟休息时,反过来给马学武打烟,还顺便揶揄了马学武一番:“我们虽然出劳力,但屋里的老婆都还贤惠,活得比你自在。我看出来,你在外面大小是个干部。可是当了干部又怎么样?被这种女人管着,日子也过得太窝囊了吧。”
剧照
工人们看戏不怕台高,说话自然挑难听的说,但是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工人们虽然没他看起来体面,但是人家幸福指数比他高得多。
原本敏感脆弱的马学武,确实也受够了李宝莉的气,于是就在搬家之后的当天晚上,他一反常态,对李宝莉提出了离婚。并且他表示,愿意净身出户。这决心够大了,可见平时被压迫得有多狠。
故事到这里,算是第一次转折,长期被妻子欺负的马学武,主动出击了。他憋屈了十年,并且这种憋屈得到了搬家工人的集体印证。
二
剧照
马学武提出离婚,李宝莉慌了神。她短暂地收敛起自己的脾气,甚至给马学武端洗脚水,但是马学武根本不买账。
李宝莉越发觉出了事态的严重性。矛盾继续升级,马学武出轨了。对象是在厂里工会工作、温柔美丽的周芬。
到了这里,有人不禁要问了,懦弱的男主为什么敢出轨?
我想,对他来说,出轨就是一种反抗和报复,他要用这种方式挽回男人的尊严。虽然这将成为他的道德污点,但要教训李宝莉,似乎没有别的更好的方式。
剧照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关于北风和太阳的故事。北风和太阳在争论到底谁的力量大,于是北风和太阳打赌,看谁能把旅人的衣服脱下来。北风很强势地先试了一下,想用自己的力量把旅人的衣服脱下来,但是任它如何猛烈,旅人只是把衣服裹得更紧。阳台则不慌不忙地给旅人温暖,旅人便自觉地把衣服脱了下来。
此时,李宝莉和周芬在马学武的心中,明明一个是北风,一个是太阳。
剧照
这么多年来,李宝莉在马学武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坏脾气,不过是以一种霸道的方式索爱,最终得到了马学武的厌弃。而周芬只是不经意地展露了自己的柔婉和细致,便轻而易举赢得了马学武的心。这一段分明就是妥妥的御夫术教科书啊。
马学武出轨了,他不过是大意放肆了一次,却让李宝莉在这场离婚拉锯战里,等到了奋起反攻的机会。
剧照
马学武和周芬在旅馆办事的时候,李宝莉居然把他给举报了。然后李宝莉当着领导的面,假装宽容地原谅了马学武。所有人都敬佩李宝莉,马学武对李宝莉深表愧疚,回归了家庭。
剧照
闹了丑闻的马学武好不容易当上的厂办主任丢了,他又乖乖滚回了车间。每天灰头土脸地回到家,还必须要面对李宝莉的冷嘲热讽。
李宝莉在领导面前的宽容,那都是演出来的。在家里,她不再掩饰自己的愤恨,将怒气全部撒在马学武身上,变本加厉。此时的马学武再也没了之前反抗的底气,他成了拔了牙的老虎,成了被冰封的活死人。
剧照
就在这段时间,马学武的老母亲来投靠他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经历过丑闻风波的李宝莉哪会给她好脸色。第一次在电梯里相遇,就冷淡到极点。
到家后,他把马学武叫到房间,关上门,像家长训孩子一样,将他狠狠训斥羞辱了一番。相比之前当着工人和孩子面前训斥,这回算是给足马学武面子,可是那些刺耳的话语还是让坐在客厅里的小宝和奶奶听到了。
婆婆知道了儿子的糗事之后,羞愧得无地自容,只能拎包走人。一番波折之后,婆婆总算住了下来,但是马学武的心已经濒临崩溃。
剧照
马学武在心情最低落的时候,去见了旧情人周芬,甚至大胆地表白了。或许此时,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女人温柔的宽慰。
然后周芬给他的回应是:马主任是个挺好的人,但是,不太怎么懂女人。此时的周芬对他也不再温柔细腻。
早餐之后,马学武去工厂上班,厂长提前告诉了他即将下岗的消息。
剧照
马学武转身离开,跳江自杀了。大家都以为他自杀的原因,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下岗。
三
剧照
马学武死后,李宝莉开始在汉正街做“扁担”,撑起整个家。“扁担”,靠的是给人挑东西赚血汗钱。每天风吹日晒,是个体力活。做“扁担”的,绝大多数是男人,少有女人能吃这个苦。但李宝莉做到了,为了养家,她挥洒汗水,赚的不比男人少。
十年里,她忙着赚钱,每天回家只是交生活费、吃饭、睡觉。她将小宝完全交给婆婆照顾。小宝从小就跟她不亲,他从前亲眼目睹爸爸被妈妈欺负,感受着妈妈的蛮横泼辣把家庭氛围变得异常紧张。马学武死后,小宝对李宝莉的怨恨就更深了。
高考放榜,状元郎小宝立马把一场愉悦的家宴,变成了亲人决裂的鸿门宴。
小宝要将李宝莉逐出家门,并跟她断绝母子关系。
剧照
最终马学武的死因终于揭晓了。马学武查出当初打报警电话的,就是李宝莉,这才是真正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爱情、婚姻、事业、尊严,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东西,终于一一散尽,他不死何为。
小宝查出了马学武的死因,并将一切都告诉了李宝莉。
李宝莉流着眼泪去了江边。她看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笑容灿烂纯真,她才发觉原来她的小宝从来没有这样快乐地欢笑过。学生上前请李宝莉帮忙拍照,居然称呼她“婆婆”。十年的风吹雨淋,面容姣好的李宝莉,终究是老了。甚至比同龄人更显老。
而在原著中,李宝莉和儿子谈判之后,并没有去江滩。她就站在楼顶上。
剧照
书中这样写道:“李宝莉在平台的墙根下坐下来。冷风嗖嗖地,将她的头发吹得翻了起来。李宝莉感觉不到寒冷,因为她的心比气温更加冰冷。她就坐在这里,顺着时间,回想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发生的事,仿佛将这回忆当做了针,将时间当做了线,她一点一点地缝补着自己心里的箭洞。她一直想到了小宝适才的哭诉。她知道,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包括她自己。”
最终,李宝莉释然了,她好像突然明白,若不是当年她的一念之差,害死了马学武,若是她能够一直尊重马学武,给他应有的尊严,或许她的家庭本该非常幸福的。然而,她明白得晚了点。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李宝莉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剧照
最终李宝莉离开了这个让她“万箭穿心”的家,走的时候,在客厅的桌子上,留下了一张纸条。像马学武没有留一字给她一样,她也没有留一字给小宝。就像马学武对她失望到极点一样,她对小宝也是失望到极点。
“然后李宝莉用她讨生活十几年的扁担为自己挑了一次货。扁担的一头是装着她衣物的纸箱,另一头是一个编织袋,里面捆了一床被子。”
四李银河曾评价《万箭穿心》是“《雷雨》之后,最好的一个悲剧。”
《万箭穿心》不一定教会我们如何去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它至少告诉了我们,导致婚姻不幸的因素有哪些。
这就是一本典型的婚姻启示录,它告诉我们在婚姻中有哪些错误千万不要犯。
第一,刀子嘴豆腐心,是伤害婚姻的利器。
剧照
李宝莉算不上十足的恶人,她快人快语,做事利索,本来应该成为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然而她在马学武面前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马学武表面上被她治得服服帖帖,其实那不过是危机来临前的假象。
发脾气像钉子钉进木板,即使事后将钉子拔出,也会给木板留下伤痕。李宝莉不懂得以柔克刚的道理,只会以强克强,最终输的一败涂地。马学武怕她,却不再爱她。他迫于李宝莉的跋扈泼辣,在家里得不到应得的尊重,只得在外面寻找尊重。
第二,夫妻争吵,应该避开孩子。
剧照
夫妻争吵,受伤最大的是孩子。在孩子看来,那是自己最亲的人在自相残杀。李宝莉跟马学武吵架,一向不分场合不分地点。马学武会为了小宝隐忍,但李宝莉不会。她只要心里有气,一刻都忍不住。他们的争闹,小宝都看在了眼里。所以马学武自杀,当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因下岗想不开才走上绝路,小宝却下意识地觉得是妈妈害死了爸爸。因为没有谁比小宝更清楚,爸爸是如何在妈妈的“魔爪”之下苦苦挣扎的。在这个女强男弱的家里,他只爱爸爸。到了最后,他甚至认为爸爸出轨也是值得原谅的,都是妈妈的逼的。
小宝从小就在这种阴冷、充满暴力的家庭氛围下生活。长大后的小宝,性格刁钻、冷漠、倔强、爱憎分明、得理不饶人,简直就是李宝莉的影子。小宝恨李宝莉,却不知不觉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很难想象,他的人生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童年的阴影还将伴随他多久。
第三,择偶应门当户对,婚后应共同进步。
剧照
李宝莉是长相漂亮的城里人,马学武是其貌不扬的乡下人,两个生活背景迥异的人走到一起,本来就需要经历痛苦的磨合。而磨合的前提,是平等。在这个家,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平等。李宝莉对马学武就是要咄咄逼人,就是要居高临下,马学武因为性格软弱,放弃了争取平等的机会,他在李宝莉面前唯唯诺诺,不过是想避其锋芒,获得表面的平静生活。
李宝莉小学毕业,马学武却是大专,李宝莉下岗之后,到汉正街帮别人买袜子,马学武却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一个车间工人做到了厂办主任的位子。马学武用自己的努力,从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工作变现出色,前途一片光明。李宝莉这么多年却一直在原地踏步,她多次在儿子面前承认“自己什么都不懂”,可是她也从来没有提升自我的上进心。马学武和李宝莉,就像两个爬楼的人,一个已经爬到10楼,还在继续爬,另一个却一直坐在5楼休息,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即便马学武没死,他们的婚姻要么走向破裂,要么名存实亡,注定不会幸福。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学着包容对方的缺点。
剧照
要做到这一点看似很难,但换个角度想就简单了。因为一个人的缺点就是优点的不恰当延伸。李宝莉为人热忱、口直心快、吃苦耐劳、敢于承担,这是她的优点,不恰当延伸之后就成了泼辣跋扈、口没遮拦。马学武性情温和儒雅,这是优点,不恰当延伸之后就变成了懦弱窝囊。最可惜的是,他们都在外人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优势,却把性格缺陷留给了最亲的人。
如果他们能够将性格中最好的一面留给家人,在生气时多想想对方的好,多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如果他们能够在最亲的人面前收敛自己的性格缺陷,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的结局,李宝莉都是想通了,离开了。她回到了那个热闹的汉正街,只是这一次她只需要做一个养活自己的“扁担”就好。
剧照
在电影的最后,建建开车来接李宝莉,车还没出小区门口就抛锚了。李宝莉下车,骂了一句脏话,然后用力地推车,车又重新启动了。李宝莉坐上去,车开走了。
生活难免遇到艰难,但是只要努一把力,总会渡过难关的。这个结局,意味深长。
愿我们吸取李宝莉的教训,愿我们的生活少一些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