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起着牵引思想、凝聚队伍的重要作用,在组织中,各层级管理者承担着文化宣导、文化渗透、文化建设与落地的职责,同时更是自己团队文化的建设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意味着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企业文化建设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做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意味着什么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起着牵引思想、凝聚队伍的重要作用,在组织中,各层级管理者承担着文化宣导、文化渗透、文化建设与落地的职责,同时更是自己团队文化的建设者。

但是对于文化建设这个事情,很多管理者是有看法的。

日常工作中我遇到过很多的队伍管理者向我倾诉:

文化就是写在墙上的那些字,有什么用?/天天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情干什么啊,有时间还不如让我们多做点业务,多跑点客户。/公司天天让我们学企业文化的内容,还要考试,真不知道要干什么。

在我看来,出现这些情况,问题其实不在于管理者,而在于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部门,没有给管理者做文化建设的赋能,甚至连自己都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做企业文化建设,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也见过很多培训部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为传播者,就是单纯地陷入了企业文化的内容宣导和考试,这就很容易让我们的管理者对文化建设这件事情有上面几种“感触”。

因此在做文化建设前,不管是负责文化推动与建设的部门,还是管理者都需要先想清楚为什么要做文化建设?做文化建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两个初衷搞不清楚,文化建设的工作怎么能做好呢?

首先,为什么要做文化建设呢?

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司规整制度的关系犹如社会道德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受到国家法律的约束,那为什么有了法律还要有社会道德?国家还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建设?从小学开始做公民的个人品德教育?那是因为完备的法律也不可能框住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如果在公众场合吸烟了、吐痰了,法律中规定把我抓起来关几天?法律可以有这个规定,但是执法成本非常高,为了保证这个法律的落实必须在所有的公共场所安排执法人员。再有,再严格的法律也只能引导大家不做哪些行为,如果做了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是没有办法把人民往向好的方向上引导,比如爱岗敬业,比如团结友爱,比如互帮互助,这些都需要靠社会道德指引,靠人民品德的建设。

在组织管理中也是类似的,公司里面是有公司的规章制度的,比如上下班时间、绩效考核制度、会议纪律要求,但是这些制度没有办法涵盖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同样公司的规章制度只是员工的最低工作标准与要求,没有办法去牵引员工的内心,比如培训中我们会有培训纪律的要求,但是参训人员遵守了纪律要求,他坐在教室里面,心就真的在培训中吗?他是不是真正的认真学习,这不是有纪律要求就能达到的,而是要文化的牵引。当他认知并且接受学习成长是对他是非常重要的时候,他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其实也就是说,工作做了和做好是两个维度,公司大多数规章制度是我们工作的最低行为底线与要求,而希望员工真正愿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工作做到卓越同时自己也能快速成长,这就需要文化的牵引!

“再明细的规定,也框不了所有;

再严格的制度,也牵动不了内心”

企业文化建设和公司规章制度是相辅相成,用企业文化去管制度管不到的地方,用制度约束最低标准,用文化牵引每个人都成为更好的个人,组织成为更好的组织。

第二,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前面我们已经搞清楚了为什么要做企业文化建设,其实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已经清楚了一大半,但是我们还需要清晰的把它梳理出来。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用文化去凝聚队伍,强化组织归属感与认同感;用将文化统一思想、将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自我要求,从而规范与提升员工行为,助力组织和团队目标的实现。

联想我们的日常工作场景,如果我们的员工对于目前所做的工作非常认同、热爱,认为自己的工作非常有价值,甚至可以是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且有非常好的自我驱动性,自己愿意付出时间学习成长,愿意追求把工作做到更好,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如果有这样的底层思想的员工,基本上他的工作表现也不会差。这样的员工队伍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呢?其实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文化渗透,让越来越多的员工成为这样的人。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就需要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展开,目标的梳理让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如果搞清楚了为什么要做文化建设,以及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那组织的文化建设工作就不可能停留在宣导这个层面上。

那具体应该如何做企业文化、团队文化的内部建设工作,我们下一篇给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