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小雪叫弟弟起床(家有儿女6)(1)

湖面不太大,水质很清,沿湖边路走来,雨滴不时滴沥,不时又停了,远空灰沉沉的云,没有雷声,时有微风吹过,身上凉丝丝的惬意。

两个孩子兴奋着,时而奔跑,时而静观。这儿一带的绿化到布置,宛如开放的大公园一般,绿树丛中高矮相互映衬,又有红花黄花点缀其间,那不知名的植物与树木,恰到好处的分置种植着。山石,花草,水源,曲径,犹如画中一间美丽。

婉儿很快乐,笑嘻嘻地拿着自己的手机拍些自己喜欢的画面,那新奇的眼睛,四处观察,细心留意,看到一处几株草地里的垂柳,向我喊道:“爸爸!过来,我给你们拍个照!来,站这儿来!”

我带着儿子站在树下,面对她的镜头,只见她远远的拿着手机,笑笑的看看画面,应声道:“呵呵!好了!”

家有儿女小雪叫弟弟起床(家有儿女6)(2)

儿子奔跑着,从手里的泡泡瓶里抽出手柄迎风挥舞,那一溜众多的七彩泡泡,随风飘来,又触物即碎,唯留一点湿意。

我陪母亲看着他们,随母亲轻轻走着。母亲也看看这环境,不禁赞道:“这儿多干净!看不到一点有土的地方!”

与我们的小县城比,那简直不是一个等级,小县城的尘飞扬,碎屑飞的路与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吧!

正在向前走,只听婉儿向弟弟道:“快过来!我发现一个好玩的地方!”

儿子忙停下来向姐姐道:“哪里呢?”

只听婉儿道:“快跟我来!” 说着,便带着弟弟向一块绿地奔去。

我与母亲看过去,原来,那不远的绿地里,有一大方黄褐色的巨石矗立,像一座小山模样。

二人奔过去,近前看看,伸手摸摸,围绕着转了一圈,发现这石山是太直立了,并不能爬上去,儿子用手搬着石棱角,用脚上踩,可并不能攀登上去,我连忙走过来,向儿子道:“不行的,别爬了,上不去的!小心别摔着!”

孩子们大概以为这就是山吧?

生活在大平原人家的孩子,对大山有一种特殊的新奇感,总有一种登山的渴望,可是,这座山却只能让他们失望了。

婉儿拿着手机向弟弟道:“唐唐,你这样,我给你拍张照片!”

我走向那大方石,我猜,那石头上应该有刻字的,可是,围着转了一转,那石头却还是原石,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更无一字点缀。我为这石头可惜。

走过了那片荷花池,这片水面便开阔了,岸边的路,不知道是不是叫做花岗岩的石头铺成,那近岸的水面浅浅,有鹅卵石隐隐在水下,再远一些,则是深些的湖水了。

清清的湖水,细看一下,有许多约两三寸长的小鱼飞快地穿梭游去,也有些许红鱼夹杂其中。

儿子看看那小鱼,惊讶道:“爸爸,你看鱼!那么大的鱼!……我想抓一条去……”

我道:“不行的!这鱼不是野生的,是有人放里面观赏的,不允许人抓的!”

也许就湖里的鱼,对儿子的诱惑太大了,一个天真的小孩子,总是非常喜欢这小鱼的,他盯着水里的鱼,念念不住的道:“我想要一个鱼……就一个……”

我道:“这鱼游的太快了,你抓不住的!又没有网,如果有网就好了,用网就可以网住了!”

儿子抬头看看我问:“哪里有卖网的?”

我道:“咱们往前走走,如果有卖网的,给你买一个!”

家有儿女小雪叫弟弟起床(家有儿女6)(3)

家有儿女小雪叫弟弟起床(家有儿女6)(4)

我看看水里的鱼,对孩子们道:“来,咱带着的有面包,你们喂鱼一块!”

我打开布包,从里面摸出一袋面包来,撕开外面的包装,递给儿子。

婉儿看看面包,有点可惜的意思,但也没反对,与弟弟一起撕碎面包,扔在水面喂鱼了。

面包都碎块一入水面,立即有鱼群飞快的游来抢食了,游来游去的鱼群,在水中是那样灵动,有红红的鱼身,也有青青的鱼背,又有张口向上呷食的鱼腮,在这没有天敌的环境里,活的那样无忧无虑。

一块面包一会便喂完了。天上又滴起了雨来,淅淅沥沥不停。我拿出伞来,给母亲一把,婉儿一把,我与儿子共一把,我向前一指那不远处的方形长沿的玻璃幕墙大建筑道:“走,咱们向那儿避避雨去!”

母亲撑伞走在旁边,我带着儿子正走,只听婉儿忽叫道:“哎呀爸爸!快过来!”

我转身看看,走来道:“怎么了?”

只见婉儿擎着伞,一动不动的道:“伞夹着我头发了!”

原来,这把伞的一根支撑骨是断了,婉儿打伞有点低,而那伞骨恰恰插入了头发里,自己再难拔出来。

我用手轻轻拔开头发,把伞骨慢慢移出,只听婉儿道:“我不要这把伞了!换一把吧!”

“好吧!这把给你吧!”我把我们的伞给婉儿换了。

那座方形长沿的玻璃幕墙大建筑,是天津大剧院,巨大的海报在宣传着,我抬头看看,只有一个陈佩斯的头像是认的的,可这海报已经很旧了,不知已经挂了多久了。

家有儿女小雪叫弟弟起床(家有儿女6)(5)

母亲已经走到那门口的廊下了,把伞收了,站在台阶上正向我们深沉的望过来。

我们走过去,收了伞,甩了甩伞上水,天上的雨已经不大了。

剧院门口的人并不多,都是避雨的。从玻璃门口望进去,那门里的工作人员也似乎并不多售票处也冷冷清清,现在疫情期间,来看剧的人,应该挺少的。

看看小雨惭停,儿子指着远处一家商场道:“我想去哪里玩!”

商场里有各种玩法游戏,可并没有什么兴趣引起儿子玩一玩,我们溜达一圈,便又转回来了,从天津大剧院绕过来,便是那湖面的另一侧了。

雨又下起来,我撑开伞,同儿子走到水边的台阶上,同他看鱼?不远处,一个小男孩拿着一只网兜,独自来另一边的台阶处,伸向水中捞小鱼了。

儿子看着那网兜,向我问道:“爸爸,他的网从哪买的?他咋有呢?”

我只好哄他道:“不知道呢?咱们向前走走,也可能前面有卖的!”

婉儿与母亲在一块,她们不想看鱼了,在不远处一家图书馆门口避雨,坐下休息,不时的望着我们俩。

我掏出一袋面包递给儿子道:“再喂鱼吧!”

红红的鱼,青青的鱼,水中的精灵,面对着食物,飞快的抢食着,欢快地摆着尾巴,一会儿下,一会儿上,一会伸向水面,那自由灵动的身影,很吸引儿子的目光,难怪他念念不忘的想抓一条。

不远处的黄幕墙建筑,那就是天津博物馆了。

我们来到博物馆,这儿一样要预约,可这儿并不似自然博物馆那样,很容易便成功了。

进入场馆,而这儿,又是另外一种天地了!

高广的大厅,有楼梯与电梯通向二三四层,而楼梯另一侧,则是历史文物展厅了。

家有儿女小雪叫弟弟起床(家有儿女6)(6)

家有儿女小雪叫弟弟起床(家有儿女6)(7)

那展厅里,从原始社会的陶品,商周的古鼎,秦汉的俑,陶阙砖瓦,唐的三彩,宋元明清的各色磁器,书画等等,无一不精。

又有天津历史的由来,天津的主要文物,那代表性的真品,总要一一细细观察品味才能得其美妙之处。

婉儿兴奋地转来转去,每件展品前,细细看看,虽然说小孩子尚不能品味其妙,只是,观让她觉得美丽,有意思便足够了。她拿着手机,像模像样地认真拍着自己认为好看的东西,也许是展品太多,目不暇接,每件展品,她也只是留留不久,就要被下一件所吸引了。展厅人并不太多然而灯光稍暗,我的目光随时留意着她,她也不时找我道:“爸爸,你过来看看这个!”

我随她走去观赏,一起赞叹。

我向她笑道:“要是咱们家能有一件这样的宝贝,那可就发财了!呵呵!”

婉儿听了笑道:“呵呵!要是这里所有的宝贝都是咱们家的,那不更好了!”

听她的意思,好像在笑我的贪心。

我看看婉儿那一脸的兴奋,真的是在平常生活中所不能有的。

书画展品有几副特大的,不记得是哪位画家的真品了,可那画面上,有几副是梅花。

儿子看看这梅花,竟然触景生情,口中吟出诗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看看儿子看画的那眼神,心暗暗发笑,有一种安慰感,不禁心中叹道:博物馆,这一趟真不虚此行!

母亲也在展品前看着,这许多的展品,也是她初次看到,她虽不了解这历史来源,可也理解这历史价值的。

转了两层,母亲有些累了我看看墙边有休息的沙发。对她道:“娘,你在这歇会吧!看着包,我带孩子转一下!”

娘道:“你们去吧!我在这儿等着!”

家有儿女小雪叫弟弟起床(家有儿女6)(8)

四九年,开国大典时期的那面国旗前,两个孩子指点着,他们也许并不了解曾经的那段历史,但长大后,也许会有深刻的回忆,童年里的博物馆里曾见过……

等我们参观完博物馆,时间已经十二点半了。我们向自然博物馆走来,却一点没有饿的感觉。

这儿附近没有饭馆,我们有自己带的零食,孩子们每个人随便吃了点,母亲一点也不吃,只说不饿,我也没吃,不觉得饿。

自然博物馆,与博物馆相邻,而这儿,却不似博物馆那般,却是别一番的自然世界了!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