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保护得了谁,你越早认识到这一点越好。
这部电影从结尾走向来看,更像是一则寓言,关于战争,关于其带来的仇恨,复仇,冤冤相报。
导演找了两个爱尔兰人来演一部美国西部电影,就说明了这是一部别样的西部片。
电影的故事设定看似是简单的复仇追杀,但是时代背景却选在了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三年之后。
两个主人公的身份又是绝对对立的设定。
连姆·尼森饰演的是寻仇的原南军上校卡弗,皮尔斯·布鲁斯南饰演的是被追杀的原北军上尉基甸。
卡弗雇了四个人同他一起追杀基甸,影片开场便是对基甸的狙击。
一行人从寒冷雪山追到荒芜草原,又从荒芜的草原追到了炙热的沙漠,这一路穷追不舍的复仇中,雇佣的人一个个死去,也渐渐道出两位主人公的纠葛往事。
可基于这样的人物身份设定,又不仅仅只是两位主角的纠葛,而是整个美国南北战争双方的纠葛,战后表面上的和解绝非看上去的那么风平浪静。
放下了枪选择了安定生活的卡弗还是避免不了妻儿葬身火海,家破人亡的结局,虽然这并不是基甸的初衷,但也是他间接导致了这场悲剧。
于是有了这场穷追不舍的仇杀,这似乎是战争悲剧的延续。
可基甸真的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吗?当他质问部下“你说屋子里没人”,部下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他们只是南方佬”时,他就该明白这场战争最后带来的是什么,他背着冲天火光扔掉了枪,脱下了军装。
但是这样并没有阻止仇恨的产生,或者说,战争最后永远都是让无辜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卡弗放下了武器也还是避免不了被清算,而基甸虽然扔掉了枪可摆脱不了自己良心的谴责与卡弗的追杀。
沙漠之中两人最后的对决,他们各自用当时最重要的东西做了交换。基甸用马换了子弹,卡弗用水换了枪。
但是他们最后和解了。
从始至终,基甸虽然被追杀但是一路还是处于上风,注定卡弗是报不了这场仇的,“我想该由你来做决定”,他也接受不了这种“施舍”的复仇,所以他没有能开了这一枪。
有人说两人之间的和解就好比如天龙八部里萧峰父亲与慕容复父亲之间的结局,可那两人之间的化解都是在扫地僧点拨之下佛家所说的顿悟,诸如“立地成佛”之类。
而卡弗与基甸呢,怎么看都带着过多的无可奈何,无论是面无表情的对视,还是和解之后的渐行渐远。
导演用西部片这样一种形式,如此地剖析了战争,虽然不见得有多么成功却足够耐人寻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