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癌症》前 言

癌症:严峻的现实

每年超过1000万新发癌症病例――癌症死亡人数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2010年,癌症超越心血管病,成为人类头号杀手――预测2030年每年将有2700万新发、1700万癌症死亡病例

问题1.为什么名人那么容易得癌?”

名人也是人――名人不是由特别材料制成的――名人身体和常人无异也是血肉之躯――名人死后也是一幅臭皮囊――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名人为什么不可以得癌症?!内容太多,专列一文论述。

问题2.“为什么名人更容易得癌?”

名人的共通特点:精神压力大;生活无规律;饮食无度――名人生活工作环境“癌症高风险”――所有的致癌因素名人都具备――名人患癌的风险显然也就要比普通人高很多倍数。另文:名人生涯是高癌症风险生活方式。

问题3.为什么名人得了癌症死得快?

名人不是“钱多”就是“官大”――“钱多官大死得快!”有哲理――本书收集名人与癌症的相关医疗信息――分析名人患癌后“死得快”现象――《总结篇》给予概括揭密

苹果之父乔布斯

讣告:苹果之父乔布斯死于胰腺癌!

讣告:中国大陆影坛最红的男影星之一傅彪因肝癌去世!

讣告:香港歌星“百变歌后”梅艳芳因患子宫颈癌逝世!

讣告:电影《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去世!

讣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因恶性淋巴瘤去世!

讣告:中国好声音冉冉升起的新星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

……

一次次名人因癌症去世的仆告,让名人与癌症同时进入了普罗大众的视界。

也许有人会说:“癌症不死人,还有神马(什么)可以死人的了?!”事实上是:患癌症死亡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如果死的如果不是名人而是“非著名人物”,死了就是死了,死了也不会有几个人关注。“非著名人物”死亡,传媒是不会炒作的,连仆告也不会刊登的――除非你给钱。

癌症是怎么引起的真实故事(言 严峻的现实)(1)

姚贝娜

何谓之名人?“名人者,著名人物也。”

名人就是名人,名人的影响力就摆在那里,所以,名人因为患了癌症,总会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名人因为癌症而过早地离世,也总会引起普遍的舆论报道,从而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名人的离世,给社会大众一次次的视觉震撼和心理冲击。就象名人代言商品的广告一样,名人患了癌症或名人因癌症去世,也会自然而然地激起人们对癌症的关注。

患癌名人的“癌”广告效应也是空前的:

名人因癌死,百姓查癌忙。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又一次改变世界的苹果公司CEO乔布斯曝出身患胰腺癌后,苹果股价当天下跌近10%,原来鲜为人知、属于比较低发病率的胰腺癌也进入了公众视界。而当乔布斯因胰腺癌去世的消息公布后,人们对癌症特别是胰腺癌的关注达到了空前,医院咨询胰腺癌以及和胰腺癌相关的检查也空前地增多。

香港歌星“百变歌后”梅艳芳因患子宫颈癌逝世,各大小医院妇科检查子宫颈癌相关项目的女性明显增多,而在此之前,是左动员右动员,也没多少人愿意去检查,理由是:“工作太忙了!”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人称“第一国脸”的好人罗京因恶性淋巴瘤突然去世,每天的新闻联播没了罗京,继而人们从报纸、电视上得到罗京因恶性淋巴瘤去世的消息,也让恶性淋巴瘤这一肿瘤的相关知识得到迅速的普及。

不要说患癌名人的“癌”广告效果如此之奇好,就连电影《非诚勿扰2》中,著名影星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患黑色素瘤去世,有句经典台词:“我还要提醒大家一句,以后有黑痣赶紧点了。”结果电影上演后,前去医院点痣的市民“比平日多出了3倍。”

癌症是怎么引起的真实故事(言 严峻的现实)(2)

罗京

名人之死是件悲哀的事,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如果名人之死引起了公众对癌症的重视、带来了癌症常识的普及和防癌抗癌意识的增强,自然会降低癌症的发生率,那么,其始料未及的广告效应就是“善莫大焉”,客观上成为去世名人为社会所做的公益广告,名人也聊有慰藉,驾鹤安然西去,可以安息矣。

癌症是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癌症不仅仅是名人的严峻问题,也是普通民众面临的一个危害健康的问题,请看:问题1.“为什么名人那么容易得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