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父亲节,我有话要说给父亲听,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父亲节致父亲?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父亲节致父亲(父亲节致父亲)

父亲节致父亲

今年的父亲节,我有话要说给父亲听。

父亲离开我们已十多年了,但不少时候会想念起和父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父亲生前工作、生活中的事如流水般潺潺从我眼前流过,成为我难以磨灭的记忆。

岁月的风铃摇回至上世纪60年代。1962年,国家遇上经济困难,作为共产党员的父母响应党支援农村建设的召唤,母亲主动申请退职回农村教学。父亲也忍痛割爱,申请从肥城县检察院调到桃园公社当干部,离开了自己深爱的检察工作岗位。

那个时代劳动所得是按工分粮食。年终分到的口粮——麦子我用布袋背起来都很轻松,也就是20斤左右吧。一家人只有在过年才吃上面食。星期天,去生产队干活前,来不及吃饭,就切点葱花,加点猪大油、醋,用开水一冲,沾着煎饼吃,那时这就是人间美味了。不能和现在想吃什么就吃到什么相比。那时,购物全是凭票。买粮得有粮票,买布得有布票,买肉也如此。我们姊妹4个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记得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过年时父亲才能用肉票在食品店买到肉,有时精打细算也能买到猪头,父亲教我用烧红的火钩烙猪头上没退净的猪毛,以后我就给父亲说:“我算出徒了吧,这活以后就交给我吧。”

父亲说“好啊,就由你承包了。”

大年三十,我们姊妹4个能啃块有点肉的骨头,吃一口那是真香啊!因为有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因为有父亲,年也就显得有了味道。

到了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春潮涌动、波澜壮阔的时代。发轫于1978年的我国改革开放,使农村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制。1983年,张里村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承包了近2.5亩地,父亲就教我种地。

我们家第一次种的责任田获得了大丰收,并且实行的是独特的套种耕作模式。交完公粮后剩下归自己家的麦子、玉米近一千斤,玉米地间作的黄豆收了足足300余斤。其他户也收了很多粮食,全村人都喜悦满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使广大农民的生活神奇地得到改善。

父亲善良正直是出了名的。1985年的一个月份,父亲从桃园镇财所领工资(出纳提前都把工资放信封里装好),父亲拿回家一数,多出了50元,那时候的50元是刚参加工作的1个月的工资。父亲赶紧骑着自行车往返十几里将50元钱送回财所。

父亲善于讲故事,是给我们讲他的故事。暑假期间的星期天,在院子大枣树下,我们姊妹四个坐在小凳子上,父亲给我们讲故事。听父亲讲故事是我们莫大的享受。其中有这样两个故事印象最深。

父亲从前在检察院工作时,一天的傍晚接到任务,是一个山村里的老大爷遇害,需要技术过硬的父亲前去验尸。当时的办案条件很差,不像现在有车也有人,父亲独自一人骑自行车去案发地,天一片漆黑,快到山村的时候,黑黝黝的山里,一阵山风吹来,使人不寒而栗。就在这时父亲发现有一只狼站在前面,两只眼睛发着绿光,上案发村只有这一条路,也就是没有退路了,完成任务就要把狼打死。他想,必须一枪击中要害,一枪打不死,狼扑过来,后果不堪设想,不能顾及这么多了,父亲举起手枪,沉着地瞄准,“呯”的一枪打过去,狼应声倒地。父亲骑上自行车飞奔案发村。给村里的人说,我打死了一只狼,你们赶快去捡吧。村民过去一看,这哪是 “狼”啊,是一只狼狗。

还有一个故事:一天晚上,父亲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去办案。那是个天黑风高夜,群山黑幽幽,仿佛无边的浓墨重重地涂抹在天际。当父亲骑到一座桥边,从桥下突然“嗖,嗖!”窜出两个劫路的,挡住了父亲的去路。偏偏这次没带枪,怎么办呢?父亲想:这两个人自己是难以对付,于是,急中生智地手握着车把,大吼一声:“不许动,动就打死你们!”劫路的模模糊糊看到发亮的家把什,“扑通”跪在地上,慌忙说:“大,大爷,饶命!我家还有老娘要养......”父亲大喝一声:“还有脸说,对得起养你们的娘吗?快滚!再敢劫路危害别人,就毙了你们。”这两个家伙不停地磕头:“真不敢了,大爷……”就连滚带爬地夺路而逃。

我觉得父亲是一个受人敬佩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都说是严父慈母,而我们却是慈父慈母,父亲从来不舍得动手打我们。父亲平易近人,没有父亲的架子,因此我们与父亲常常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其乐融融。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家里共8口人,爷爷、姥姥,父母和我们姊妹四人,母亲和我们都是农业户口,就是父亲每月挣几十块钱的工资。这样的经济条件,同时供给我们姊妹4人上学,困难是不言而喻的。

父亲为了节省开支,戒了烟酒,从不舍得买件好衣服。有时他吃不饱饭,就说吃饱了,让上学的我们吃饱饭。

父爱是深沉的。我深深体会到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

1979年春天的一天,父亲在县委党校学习期间,把一块锅饼和油条给我送来,这个当时很稀罕,本来是父亲的早饭,自己节省下来给我送来,使我很受感动,同学们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父亲把锅饼和油条递到我手中:“记住,吃饱饭才能学好习。”

父亲推着那辆骑了20余年的国防牌自行车向校门走去,头戴蓝色鸭舌帽,上衣穿着多年的蓝色中山装,下衣是洗得掉了色的灰色裤子。

“快去上课吧!” 父亲站在那里,像一尊雕像,注视着我进入教室。

在肥城一中上学期间,在学校的小路上,常常闪现父亲推着自行车的背影,这成了我发奋学习的强大动力。

人生匆匆,往事如烟,父亲作为那个时代的过来之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饱经风霜,历尽坎坷,其心依然阳光,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人生因贡献而芬芳,工作因创新而多彩,思想因读书而高尚。父亲爱学习,快55岁时,还上党校学习,还不时写诗歌感怀,写了让我看,我当时虽然还不会写诗,看到父亲写的诗水平一般,但却是真情实感,我每次对父亲写的诗歌都说,写得好!父亲就信心百倍地再写下一篇,一直写了一本子的诗。只要父亲高兴就好。写诗、写学习笔记是父亲最有兴趣的事情,这一兴趣一直坚持到他住院前一天。我们被父亲终身学习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着。

记得一年八月十五全家聚餐时,父亲把自己在市场买的锅饼让他孙女吃,当时我有点不悦,我让她先吃菜,我想,吃了干粮,菜就吃得少了,营养不足。父亲一定看出我不大高兴的脸色,但当时没说什么。

父亲平时说话不多,但对孩子爱得很深沉。

过了很多年后,我才明白父亲对自己孙女的关爱。以前面食是凤毛麟角,奇缺得很,锅饼是父亲的最爱,这使我回忆起父亲在县委党校学习时,把一块锅饼、两根油条节省下来给我送到学校,那是送去的“父爱”啊!即使后来生活好了,鱼肉常见,天天像过年,但父亲还是习惯了把面食当作心目中的至爱,父亲经受过缺粮的苦楚,深知粮食的珍贵。当我领悟到父亲的心时,可他已离开了我们,我不止一次为误解了父亲而深深自责。我多次对父亲的在天之灵说:“爸爸,我错怪您了,对不起,您如山的爱,永矗立于我心中!”每次这样说的时候我都泪如泉涌……

父亲在天上也知道到我幡然悔悟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