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克宗,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研究方向: 动物疫病病理与食品安全、动物疫病防控。

  教授课程:动物病理学、动物性食品安全、兽医病理生物学。

一、教育经历

  1、1997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兽医学博士学位;

  2、1997年8月-1999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学博士后。

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

祁克宗,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安全专家。

二、研究领域

  1、动物疫病病理与生物防制研究:针对临床畜禽的突出问题,重点进行病理学与生物防制研究。

  2、畜禽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进行畜禽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安徽农业大学教授)(2)

安徽农业大学勤学楼

三、社会兼职

  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兽医病理生物学与疫病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精品课程《动物病理学》、动物病原生物学博士点、安徽省动物性食品安全教学团队、安徽省动物病原生物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病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动物疫病病理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教学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主持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食品安全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省重大攻关项目、省长基金、省人才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及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6项。编写《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等教材6部。

四、教学成果

  1、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病理学,教育部,2016年,主持

  2、安徽省动物性食品安全教学团队,教育厅,2010年立项 ,主持

  3、现代生物实验技术精品课程,安徽农业大学,2009-2011,主持

  4、农业学校办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育厅,2008-2010,主持

  5、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教育厅,2005-2007,主持

  6、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全国农林院校优秀教材-农业部,2009年,ISBN 7-109-11306-X ,排名 第一。

  7、发挥学科基础课程的核心作用,推动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改革,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编号2008216-1,排名 第一。

  8、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业型农业科技人才,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编号2008034-2 ,排名 第二。

  9、 大众化教育阶段学分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编号2008035-3,排名第三。

  10、围绕“三农”需求,创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20100328-3,排名第三。

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安徽农业大学教授)(3)

安徽农业大学祁克宗教授考察金寨县霍寿黑猪种质资源。

五、科研项目

  1、“禽防御素食品级益生菌基因工程系统构建与评价”( 编号:2006AA10Z320),科技部863课题,2006-2010,主持

  2、禽肠源性大肠杆菌易位与细胞功能失调的分子作用机制(编号:399705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2003,主持

  3、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HPI毒力岛缺失株构建及其致病性研究(编号:308718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2,主持

  4、畜禽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040030341),省“十一五”科技攻关,2006-2008,主持

  5、肉鸭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编号:07010302143),省“十一五”科技重点,2007-2009,主持

  6、β-内酰胺类多残留的IAC高效前处理技术研究(编号:2006BAK02A08-4), 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2008-2010,主持

  7、PhoP/Q 对APEC 关键毒力因子及β-防御素抗感染调控研究(31372402),2014-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8、动物病原生物学创新团队,2016-2018,安徽省教育厅,主持

  9、绿色生态畜禽产品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1604a0702033),2016-2018,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主持。

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安徽农业大学教授)(4)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六、科研成果

  1、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发畜禽损伤机理及其拮抗因子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9年, 编号:2009-3-R1,排名 第一

  2、优质安全鸡肉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示范,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编号:2008-3-R1,排名 第一

  3、肉鸭安全生产标准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成果鉴定,2009年,皖科鉴字【2009】第260号,排名 第一

七、代表性论文论著

  1、Jian. Tu, Kezong. Qi*, Xiangjun. Song, Ting. Xue, Hui. Ji, Ying. Shao, H. Liu, Xiuhong. Zhou, Liangqiang. Zhu, Horizontal transfer and functional evaluationof high pathogenicity islands in Avian Escherichia coli, Polish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s, 2017, 2017(2):395-402. 通讯作者

  2、Jian Tu ,Boyan Huang ,Yu Zhang,Yuxi Zhang,Ting Xue,Shaocan Li,Kezong. Qi*,Modulation of virulence genes by the two-component systemPhoP-PhoQ in 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Polish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s,2016,19(1):31~40 通讯作者

  3、Jian Tu,Ting Xue,Kezong. Qi*,Ying Shao,Boyan Huang,Xueyan Wang,Xiuhong Zhou,The irp2 and fyuA genes in High Pathogenicity Islands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APEC),Polish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s,2016,19(1):21~29 通讯作者

  4、Xiaolin Chen,Fei Shang,Yajing Meng,Long Li,Yunmei Cui,Ming Zhang,Kezong Qi*,Ting Xue*,Ethanol extract of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inhibits biofilm formation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anica-dependent manner,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5,98(12):8486~8491 通讯作者

  5、Jian Tu,Kezong Qi*,Ting Xue,Haiting Wei,Yongzheng Zhang,YanliWu,Xiuhong Zhou,Xiaolong Lv,Construction of Recombinant Pichia pastorisCarrying a Constitutive AvBD9 Gene and Analysis of Its Activity,Journal of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5,25(12):2082~2089 通讯作者

  6、Kaisong Peng,Lisha Ruan,Jian Tu,Kezong Qi*,Longhai Jiang, Tissuedistribution, express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nas platyrhynchosavian beta-defensin 6,Poulty Science,2013,92(1):97~104 通讯作者

  7、张宇曦,韩先干,左佳坤,龚建森,韩月,范国博,王少辉,田明星,丁铲,祁克宗*,于圣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核心型分布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2015,42(8):1619~1625 通讯作者

  8、冀辉,邵长胜,涂健,黄博言,邵颖,周秀红,汪雪雁,祁克宗*, 禽源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核心基因的检测及其irp2和int基因同源性,微生物学通报,2013,40(11):2022~202 通讯作者

中国各农业大学教授简介

  魏建忠,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硕导,畜禽传染病防治专家

  耿照玉,安徽农业大学,动科院院长教授、博导,家禽育种养殖专家

  杜晓惠(女),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家禽遗传育种与繁殖专家

  闫素梅(女),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反刍动物营养专家

  常娟(女),博士,河南农业大学,饲料生物技术专家

  韩春春(女),教授、博导,四川农业大学,水禽遗传育种专家

  尹清强,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

  王希彪,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猪的育种与生产专家

  刘春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导,水生态毒理学专家

  刘思当,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动物病理学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