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对某样物品有着特别的执念,枕头、毯子、公仔、衣服……有的一定要抱着才睡觉,或者走到哪都要带着,而且压根不让你洗。

(我家女儿从出生有一个四季毯,想吃奶了就咬这个毯子。断奶之后也必须有毯子才能入睡,不管冬天夏天都不能离开她。@指尖花凉)

这些带着浓浓原味的小东西,对孩子来说,是强大的精神依赖。这种依赖甚至可以延续到成年。

曾经有个真人秀选手说:23年来,睡觉时他都必须要抱着小熊,还必须要用嘴去蹭小熊的耳朵。即使小熊已经破破烂烂,他都舍不得丢。

6岁男孩喜欢摸手(喜欢摸妈妈咪咪)(1)

除了小物件,还有的是对妈妈的某个部位特别固执,比如头发、咪咪、肚子……

(我家宝贝两岁了,还在摸咪咪了,不过不是摸我的,谁哄他睡觉他就摸谁的,他奶奶他爷爷他爸爸一个不落。@猫在念)

(我家孩子喜欢摸着肚子睡觉,晚上醒来也必须摸着,才能继续进入睡眠。@A小丸子)

6岁男孩喜欢摸手(喜欢摸妈妈咪咪)(2)

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妈妈心里多多少少都有点担心:

01:我该不该阻止?

02:如果任由孩子这么固执,孩子会不会变成恋物癖?

孩子为什么会恋物?

其实在孩子迷恋某种物体的背后,是他们对安全感和母爱的渴望。

对于孩子而言,这些毛毯、公仔都是安全感的源头,它们会带来温暖而熟悉的感觉,让他觉得,妈妈一直都在身边陪着。

儿童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把这些物品归类为“过渡性客体”。

对于孩子而言,「过渡性客体」就是他心中稳定母爱的一个象征。它甚至比母亲更重要,是儿童“几乎无法切割的一部份” 。

常被用来代表过渡性客体的物品包括一条毯子、一件旧衣服、柔软的玩偶或是呀呀儿语、不断重复的动作等 ( 有些儿童甚至会创造旁人无法理解,但对其有特殊意义的话语 ) 。

6岁男孩喜欢摸手(喜欢摸妈妈咪咪)(3)

可怕的不是孩子恋物,而是孩子已经释放出需要「陪伴」和「爱」的信号,家长要么忽视,要么强行剥离,就是不能在匆忙中停下脚步,好好抱抱他们。

有的会嫌弃他们的毯子、娃娃太脏,偷偷拿去丢掉……

有的甚至会当面粗暴地剪掉孩子们的心爱之物,

“你都这么大了,还整天抱着这些,丢不丢人!”

还有的反其道而行,觉得既然孩子那么依恋这些东西,只要孩子哭闹的时候,把东西塞给他们就好了,自己乐得轻松。

“有它陪你就好啦,让妈妈做点自己的事情”

那些有着「小怪癖」的孩子,其实更需要被爱。

孩子恋物应该干预吗?

每个孩子都需要安全感,恋物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家长完全不必惊慌,更加不用干预。我们只需要做的就是:满足

把这个物品当做宝宝的特殊小伙伴,和宝宝一起重视它,让孩子感受到他不仅可以从小伙伴那里得到安全感,也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关爱,每天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多拥抱、陪陪孩子,给他安全感,分散他对依恋物品的注意力。

6岁男孩喜欢摸手(喜欢摸妈妈咪咪)(4)

孩子喜欢摸妈妈咪咪怎么办?

对于有些孩子摸妈妈咪咪睡觉的习惯,随着孩子的长大,会让妈妈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想方设法想改掉孩子这个习惯。

采取的方法要么是直接打手,要么是恐吓或羞辱:

“都这么大了,害不害臊”

但是其实对孩子来说,对妈妈乳房,并不会参杂任何不良的想法,在他们的小脑瓜里,只想把妈妈留在身边。

妈妈可以借助一些介绍身体的绘本来告诉孩子,妈妈的neinei是一个隐私部位,除了自己,别人不能看也不能摸,比如《乳房的故事》《妈妈的乳房》。

更重要的是,无论摸不摸,你都很爱很爱他……

不责骂不呵斥,用爱这个化骨绵掌,化解所有的尴尬。

6岁男孩喜欢摸手(喜欢摸妈妈咪咪)(5)

精彩妈妈说:

有一本关于舍弃的绘本叫《我喜欢的小毛毯》,故事里的豆豆有一条心爱的小毛毯,她甚至制定了“和小毛毯永不分开”的计划,有一天她不小心弄丢了它,于是

全家人都来安慰伤心的豆豆。

爸爸给豆豆多讲了两个睡前故事。

妈妈给豆豆端来了热牛奶帮她入睡。

哥哥把自己第二喜欢的泰迪熊借给豆豆玩。

后来,豆豆就完完全全忘掉了她的小毯子。她渐渐明白了,她真的长大了,大到再也不需要她的小毯子了……

其实让豆豆放下小毛毯的,是家人之间满满的爱……

《我喜欢的小毛毯》

6岁男孩喜欢摸手(喜欢摸妈妈咪咪)(6)

6岁男孩喜欢摸手(喜欢摸妈妈咪咪)(7)

6岁男孩喜欢摸手(喜欢摸妈妈咪咪)(8)

6岁男孩喜欢摸手(喜欢摸妈妈咪咪)(9)

精彩妈妈说:

总有一些事物是孩子们恋恋不舍却渐渐淡忘……

孩子对物品的依恋,其实是对爸爸妈妈的渴望,这份渴望珍贵而又短暂。

孩子终将长大,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

请珍惜这段孩子最需要你的美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