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国樑正经历中学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二次转型。他大学学的是物理,毕业后转型为信息技术老师,在山西晋中市榆次一中任教。2018 年 9 月后,他开始教授学生人工智能。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说:“我们并没有比孩子们超前多少。”

范国樑说起教授人工智能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一个是:“有学生会问,为什么人脸识别要取 100 个点,而不是 50 个,或者 150 个。我作为一个高中老师,暂时没有能力回答这些问题。”

像范国樑这样转型教人工智能的教师,在山西晋中不是个例。晋中市教育局对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积极的态度,多少让人有点意外。这个山西省会太原邻近的一个地级市,不是传统教育强市,经济实力在山西省中也只能算中游水平:2017 年 GDP 总值 1284.9 亿元,在山西全省 11 个地级市中排名第六。但在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今天,晋中市教育局的举动又在意料之中。

人工智能教育需要什么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怎么样了)(1)

2017 年 7 月,国务院颁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规定“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一场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运动正在展开。

2018 年 4 月底,《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正式发布,教材编写历经 7 个月,修订了 4 个版本,针对零基础的高中生做了大量优化:用大量例子和图表来解释每一个概念,引入概念的节奏和密度都经过仔细考量,并且“补充了必要的数学介绍(比如向量的基本运算,简单概率,和初级的优化思想)”。

最终,教材用九章来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第一章是人工智能历史和应用的介绍,第二章到第九章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围棋 AI 等多个细分领域展开。

人工智能教育需要什么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怎么样了)(2)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港中文 - 商汤联合实验室”主任林达华表示:“对于大部分中学同学来说,他们的最终职业道路可能不是成为AI的研究者或者工程师,而是进入其它行业。在AI应用日趋广泛的今天,相信很多不同行业都将受益于AI的赋能。因此,我们的高中教材主要是为了实现第二层次的目标。”林达华如此阐释这本教材的目的。林达华把对人工智能的掌握和理解分为四个层次,从一到四逐步加深,第二层是“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算法,从而可以运用它们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谁在这场人工智能教育运动中,更积极呢?

学校和主管教育的地方政府部门,是推动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运动的另外两个重要角色。

2018 年 4 月底,商汤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发布会上,公布了 40 所合作学校。由于程序和流程原因,每所学校正式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时间不一。上海市西中学是走得比较快的学校,甚至赶在了教材出版前。2018 年 2 月底,市西中学就面向高一学生开设了人工智能选修课。

4 月 29 日发布教材后,媒体铺天盖地报道。

上海市西中学和山西晋中榆次一中,代表了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在我国东部和中部落地的两种不同路径。

人工智能教育需要什么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怎么样了)(3)

考试考不考人工智能?

以选修课形式进行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必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和升学考试的关系。“在我们学校,这堂课已经暂时取消了,因为快到期末考试,学生要专心复习。”范国樑说道。

开课之初,范国樑对学生和家长宣讲课程利益点时,也会落在“对升学考试有帮助”上。

从理科生到文科生,从东部到中部甚至到西部,刚刚起步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同时面临着均衡化的挑战。“我们今年培训了 500 多名教师,明年会培训更多。同时第一本教案已经截稿,将已经开课的教师的经验沉淀下来,供其他教师参考。”尚海龙表示,“此外,我们还尝试通过规模化来降低实验平台和教具的成本,让更多学校可以承担得起。”

其实,初中版、小学版、甚至英文版的人工智能基础教材,都在计划中。这场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运动,才刚刚开始。

人工智能教育需要什么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怎么样了)(4)

更多信息请关注阿童木创想家官方公号。阿童木专注于3-18岁孩子的STEM教育,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软实力及综合素养提升。阿童木创想家目前开设有五大跨学科课程体系——机器人、编程、创客、竞赛、特色(3D打印机、无人机......)课程,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传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