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0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龚伟明)青山热电厂隶属国能长源武汉青山热电有限公司,首台机组于1957年8月投产,此次向工信部申报的工业遗产核心物项包括110KV配电室、生产办公楼、厂区铁路、一号机组汽轮机转子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武汉东湖开发区热电厂?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武汉东湖开发区热电厂(武汉青山热电厂将打造厂区工业遗产景观带)

武汉东湖开发区热电厂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0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龚伟明)青山热电厂隶属国能长源武汉青山热电有限公司,首台机组于1957年8月投产,此次向工信部申报的工业遗产核心物项包括110KV配电室、生产办公楼、厂区铁路、一号机组汽轮机转子等。

2021年12月24日,长江日报记者前往青山热电厂探访发现,这是一家仍在生产中的工业遗址单位。青山热电厂规划发展办公室主任龚伟明带记者观看了110KV配电室的电缆接头、正对厂门展示的一号机组汽轮机转子。这些申报的遗产物项都退出了生产“岗位”。上世纪50年代建厂时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不过一段50年代的厂区铁路保存完整。

青山热电厂何以入选工信部第五批工业遗产名单?龚伟明告诉记者,首先,该厂的历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上世纪50年代,该厂和武钢是配套工程,是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青山热电厂自1957年投产后,历经10期改扩建工程,时间贯穿新中国电力体制变革的各个重要时期,是中国电力改革的缩影。厂区门口耸立的汽轮机转子是新中国初期电力工业技术迅速演化的物证;前苏联专家手工绘制的设备图纸在印证彼时科技水平的同时,更传承了严谨认真、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厂区铁路虽略有锈痕,但仍可承载火车驶过;铭记几代人生活痕迹与青春的“工人村”如今已让步于城市地铁;苏式木质地板的老办公楼及附属连接桥已成为“老青山热电人”的青春回忆。

青山热电厂如何利用好自身工业遗产的价值?龚伟明说,国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将积极对厂区工业遗产进行社会化开放,每逢厂庆、重大纪念日和其他“开放日”将开放厂区,邀请关心电力发展的社会人士、电力老职工和儿童、青少年等各类群体到厂参观、交流,同时开展“追寻电力历史传承先辈精神”主题活动,实现对热电厂集体记忆的承续。

目标是结合紧靠武钢炼钢高炉工业景观及工业遗产走廊的建设,打造厂区工业景观带,由此留住青山热电厂及关联城市区域的工业文脉。

公司已做了“怀旧式”修缮、“静态式”保存、“作业式”存续等基础性保护利用工作。如核心物项“生产办公楼”现存于厂区内,仍作为主体办公楼使用;核心物项“厂区铁路”总长度逾1公里,现驶经火车较少,在持续性修缮加固和定期保养后,多用于厂区工业历史的阐释和回忆;核心物项一号机组汽轮机转子,现存于厂区大门口,外围施以防腐保护工艺,供厂内外各界群体参观、回忆。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