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了一个抖音的视频,一间普通的教室里,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学生,长得眉目清秀的小学生的一个回答:

请问: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

答:青蛙坐井观天,思想封建,是负能量。而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思想前卫,有远大抱负,是正能量。最后,青蛙成了饭桌上的一道菜,而癞蛤蟆上了贡台 ,改名为金蝉。所以说,长得丑并不可怕,关键你得想得美......

然后后面的学生就哄笑。

鸡汤一定要少听(为什么要说少看鸡汤)(1)

看完视频,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代入,只给两种选择,下意识的二选一,乍一看好像挺有道理的,代入进去,肯定选癞蛤蟆啊。

这个逻辑就是,说出差别,然后得出结果的差别,潜意识的诱导造成这种结果的差距就是因为前面说的差别。癞蛤蟆之所以“结果比青蛙好”,是因为它虽然长得丑,但是它想得美。

所以我们现实中,也要这样。

很多鸡汤的逻辑大概就是这样,乍一看好有道理,但是很可能并不实际。

鸡汤一定要少听(为什么要说少看鸡汤)(2)

我们为什么要代入到青蛙或者癞蛤蟆身上呢?癞蛤蟆比青蛙好,真的让你从人变成癞蛤蟆你愿意吗?

上了贡台就比在餐桌上高贵?说到底这两种不都是为人类所用?就好像被人类吃,人类吃得多就让它有了高贵感?

所以这个视频告诉你,你应该好高骛远,哪怕丑,无所谓,想美点,你配得上的。

想得美并不是什么不对的,没有任何错,但是任何道理都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一个人如果想得美,努力去够,那想得美让他活得更有希望,也更自信,这没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自己明明差很多,偏要想得美,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赌徒心理,就不好了。

鸡汤一定要少听(为什么要说少看鸡汤)(3)

很多年前,我妹天天看那些文辞优美没有实际的书,比如《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都来不及了》《趁年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不要让未来的自己讨厌现在的你》《谁不曾浑身是伤,谁不曾仿徨迷茫》等等......还有大冰的一系列书,什么《乖,摸摸头》《好吗,好的》......

当时我妹就一直向往这些书中描述的生活,什么青春无憾,诗与远方。家里全是这类书,个人状态也变得好像很难去交流,在家就是关上门,耳机长期戴着,基本上不摘,在家也不摘,那感觉好像就是无病呻吟,关上门、插上耳机就是整个世界?我们都是俗人,不配跟她们这些诗与远方的文艺青年说话,仿佛世俗的一切都污染了她们。给人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

鸡汤一定要少听(为什么要说少看鸡汤)(4)

当时她在学化妆,不知道怎么样的一个契机,说要去五台山一个道观修行一年,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用为了生活发愁。过这种简简单单吃斋念佛对的生活,净化心灵。

她知道我妈不会同意,偷偷借钱买的车票,要出发的时候给我妈发了一条信息说了一下,那条短信大概意思差不多也是什么田园生活,逃离世俗,自己的什么梦想之类的。

好家伙,我们家从小不就是在农村生活吗,那时候难道不是田园生活?

我妈急得不行,连夜订票去车站截人。

鸡汤一定要少听(为什么要说少看鸡汤)(5)

现在我妹在做化妆的工作,前段时间让兼职做摄影,收入可观,提到以前这个事自己都觉得丢人,说自己当时咋想的,脑壳有包吗?

有的人说鸡汤写出来,你要是信,并且按此行为,那是你自己蠢,怪谁呢。网络上的这些就图个乐子而已,较真了是你自己没有主见。

鸡汤一定要少听(为什么要说少看鸡汤)(6)

但是这些传播,潜意识的能够改变思想和价值观,或者换个词,意识形态。这种传播潜意识的改变,在某些环境下,真的会影响很多人的思想。

我们改变不了信息时代巨大的信息传播。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多读书,多思考,而不是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像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