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华东野战军(三野)战士

他是豫皖苏军区《建军报》记者

他是原阜阳师范学院首任中文系主任

他著有诗文集《临清集》

……

看完牛维鼎的一生

很难用一个词

去定义他的身份

战士?学者?诗人?

阜阳师范大学校长级别(阜阳师范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是他)(1)

今天,跟着颍州晚报

“世纪之光颍淮流芳——

阜阳百年历史文化名人寻踪”专题

追寻他的传奇一生

阜阳师范大学校长级别(阜阳师范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是他)(2)

阜阳师范大学校长级别(阜阳师范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是他)(3)

(青年牛维鼎

牛维鼎(1923—1987),战士、学者、诗人。原阜阳师范学院首任中文系主任、副教授,曾用名牛家平。祖籍涡阳县曹市集,出生于阜阳、城,遂为阜阳人。

牛家从涡阳曹市来阜阳至迟可上溯至牛斐然一代。牛斐然,号捷三,同治年间以军功保举知府,加三品衔,曾任颍州候补知府。他带头捐资修缮抗金英雄刘锜庙,今大殿全胜堂正中上方“南宋屏藩”四字木匾,即为牛斐然亲笔书写。其子牛师韩为淮军大将,官至河南归德镇总兵。牛维鼎的爷爷牛书琴,字韵斋,是牛斐然的族弟,曾任颍州府游击。他三次署理皖南镇总兵,长期驻防宣城、芜湖。保民卫商,颇负时誉。牛家老宅在阜城北门内,有五进院落,正门面朝北大街。1914年,牛书琴去世于阜阳。牛书琴有四子六女,长子保裕,字伯康;次保真,字仲衡;三保谦,字叔和;幼保慈,字季良。牛维鼎即牛保慈的长子。牛氏军功起家,跻身皖北名族,却以“勤俭吃亏”四字为家训。

牛维鼎小学毕业于北城小学,中学毕业于安徽省立第四临时中学(四临中)。他青年时代即追求进步,在抗战中学接受革命熏陶,在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河南大学学习期间,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47年5月28日,在河南大学因参加学运被捕入狱,出狱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末,加入华东野战军(三野)第八纵队。1948年春,任豫皖苏军区《建军报》记者。6月,随军参加解放开封战役。

1948年8月末,调豫皖苏军区所辖新建的阜阳市,回家乡阜阳。转入地方之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建立和巩固家乡新政权的工作,先后任阜阳市人民政府民众教育科副科长、科长,兼司法科科长,亦作统战、宣传等工作。后任阜阳联中辅导主任、界首中学校长、皖北行政学院教育长。受命筹建阜阳专区人民医院,任副院长。

1951年,牛维鼎受错误处理中断仕途后,到阜阳速成初级师范学校任语文教师,后在阜阳一中任教,为语文教研组组长。1956年调合肥,任安徽省教育厅视察员。后到安徽省教育学院、安徽劳动大学工作。1979年,调阜阳师范学院,为中文系主任,并被评为副教授。

阜阳师范大学校长级别(阜阳师范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是他)(4)

阜阳师范大学校长级别(阜阳师范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是他)(5)

阜阳师范大学校长级别(阜阳师范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是他)(6)

阜阳师范大学校长级别(阜阳师范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是他)(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