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如何理解“明白四达,能无为乎”?,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明白四达的真正含义 44.如何理解明白四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白四达的真正含义 44.如何理解明白四达

明白四达的真正含义 44.如何理解明白四达

44. 如何理解“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这一句还是要先谈原文分歧问题。

河上公本:“明白四达,能无知。”仍是与众不同的肯定句式。“无知”可能是依照帛书本:“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因为,帛书本前面的“爱民治国”也是“能毋以知乎?”这可能是造成版本不同的主要来源。

通行本同王弼本一样都是“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傅奕本多一字,为“无以为”。这一句“明白四达”是翻译的关键,如何理解?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注:“‘明白四达’,言道明白,如日月四达,满于天下八极之外。故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彰布之于十方,焕焕煌煌也。”意思是,人明白了道的原理,就像日月照耀天下,无处不在。

王弼注:“言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则万物自化。”意思是,极致明白,四处通达,没有任何迷惑,能什么事都不干吗?看现代名人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通达四方”(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35页。)陈鼓应今译:“通晓四方”(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2页。)都解释得很简单,他们遵照的原文是“能无知乎?”。

刘笑敢论述:“第一句‘明白四达’各本一致。第二句‘能无为乎’各本皆有歧异。这两句要和前面‘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对照来看。王弼本‘爱民治国’下接‘无知’,‘明白四达’下接‘无为’。河上本则反过来,……对这两句,学者一般取河上本。然笔者以为傅奕本、王弼本句意为胜。……因为‘明白四达’就是知,后面马上说‘无知’,终嫌不慊。如作‘明白四达,能无为乎’意思就是‘虽明白通晓,仍能实行无为的原则吗?’明白通达之人或自以为明白之人自然容易积极作为,虽博闻广见,却安于无为,这是更为重要和难能可贵的。”(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说得很清楚,但不是老子要说的意思。

简单地说,“明白四达”就是知识渊博,什么道理都明白了,很有本事,可以肆意通达。“能无为乎”,能不有所作为吗?这句话的肯定句意是,本事高强的人,肯定是想有所作为的;也就是说,有本事的人总是想要干一番事业的。

老子虽然不喜欢刻意有为,但人活着总是要有所作为,不是躺平了什么事也不干的那种真“无为”。特别是有能力的人,不会安分守己,有本事而不作为是不可能的。老子虽然提倡无为而治,但他更看重“无为而无不为”,如上善若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就是为人处事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的理由之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