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这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偏远小县,少有人知。1920年12月16日以这里为震中的大地震,似乎尘封在高原的黄土之下,和海原一样藉藉无名。然而,仅凭几个数字,海原大地震也该被永远铭记——震级里氏8.5级,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和所有自然灾害一样,海原大地震后,各种谣言、神话四起,扰人心神。这次近代以来全球震级最强、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遗留下的诸多谜团至今没有破解。

民国山丹大地震(民国海原大地震)(1)

胡琴救主

也许人类的认知能力还没达到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水平,悬念,才变得如此神秘。大震一个月后,一支商队来到了海原地震区。映入商客们眼帘的到处是断壁残垣、鸡犬灭迹的悲惨景象,突然隐隐传来阵阵如泣如诉的胡琴声。寻声觅去,发现声音竟来自一间震塌了的窑崖内。商客们急忙动手挖开塌土,救出了一位蓬头垢面的幸存者。原来这个人的窑门被埋堵,侥幸活了下来,一个多月来靠吃窑内仅存的半罐酸菜度日,最后用胡琴求救,保全了性命。

民国山丹大地震(民国海原大地震)(2)

探宝者的梦想

史料中有两个关于金银财宝的记载,至今成为探宝者永远的寻宝依据,他们在苦苦追寻那个吞没驼队的地裂。探宝一:据徐家汇观测台地震纪录记载:“地震发生后,这一地区到处堆积的废墟流出了灰黑色的地下水!大路因此发生断沟而变了形状。有一个骆驼商队全部都在这个地裂缝中消失了!”《固原县志》中也说:“三营至海原间,地裂而复合,黑泉涌而漩凝。有盐骆驼七八链,驼5只为一链,中途陨没。”据后来调查的地震专家考证,海原大地震在鞍状地貌上形成了13条拉张裂缝,断层跨度大概为200~300米。当时大地震震中的海原干盐池盛产食盐,销往周边的固原、西安、兰州等地。一驮队主人在繁华的大都市出售完食盐,想利用年关的嫁娶高峰商机倾其所有捎带些金银财宝,准备回到海原大赚一笔,不料返程途中遭遇地震,连人带骆驼一起被地裂吞没。

探宝二:据谢家荣在《民国九年十二月甘肃地震报告》中所说:“地震后宣传,靖远因山崩发现古城,一时,京、沪各地颇为信以为真者,且有广东某君,拟组织一远征队往探其地,籍为古物学之研究。”后来虽经调查为谣传,但也有人认为,当时发现古城之地不在靖远而在海原南华山一带,可能是西夏王李元昊留下的避暑山城等。

民国山丹大地震(民国海原大地震)(3)

“枣桃”=早逃?

同年深秋,海原县西安州城里来了一位老道,他右手拿桃,左手拿枣,多日在街上高呼:“枣桃!”人们也没有在意,但后来发生了大地震才醒悟过来。也许是出于天机不可泄露的缘故,老道预见到了地震,才以这种方式让人们感悟到灾难要来临,快点“早逃”。

民国山丹大地震(民国海原大地震)(4)

震湖和水怪

被困在山间的西吉震湖静静存在了90年,但在2000年4月,水怪不可思议地出现了。该县震湖乡党家岔村农民描述的水怪巨大、黑色,且极其机灵,“露出水面的脊背就像翻扣着的一条船一样”。这条消息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据说那一年来震湖看水怪的人很多,最多时一天达2000多人,密密麻麻站满了山头。

震湖水怪,是真的确有其事还是子虚乌有?有人认为有怪物存在的可能。因为地震时“裂缝常涌出黑黄色等色之水,味臭略温,且有黑砂等随水涌出”(谢家荣《民国九年十二月甘肃地震报告》),可能就是这些异常水质导致湖里草鱼变异成为怪物,或者震湖中的怪物就像喀纳斯湖中的水怪是红鱼群一样,也许是草鱼群,因为游客经常在震湖看见近百斤的大草鱼。

也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震湖是1920年后形成的,水域狭长,平均水深12米,无法想象在这样的水域里,区区不到百年的时间内能生出身大如牛的水怪来,这可能是一个别有用心的商业炒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