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纳兰性德,有人说是清朝第一才子。出身名门,有人说之后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原型就是这位公子。

纳兰性德十首最好听的词(纳兰性德少为人知的一首词)(1)

他是个梦幻的人物。你想到的一切他仿佛都有。

他又是个浪漫的人物,你所恋的他也都有。

原名纳兰容若,容若二字,似一团云,随风散去,又随风而来。

而我今天想来聊聊他的一首不那么有名的《采桑子》,却恰恰道出了无数人内心离别之痛。

纳兰性德十首最好听的词(纳兰性德少为人知的一首词)(2)

上阕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开篇就是心绪凄迷,因为直到今日才知道当日之错。感情像一团水,从手中流过也就流过了。只是往往手心还湿润着不知道水已经散去,当水流干涸之后,顿发现追悔莫及。

红泪偷垂,一个偷字。其实在写他幻想中的那个女人,在抹泪,但是是偷偷的。不声张的,感情中的痛苦,多多少少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后面一句,满眼春风百事非,当你离别之后,就是春风满面,你自己看来也是凄凄惨惨,如果心上人在身旁,三九隆冬,也有着无尽的暖意。一番对比,春秋之隔,是非之别。在情爱中,不也是如此吗。春风错配百事非反而更凸显出痴情之重。

纳兰性德十首最好听的词(纳兰性德少为人知的一首词)(3)

对于青年男女而言,上阕22个字,已经把分开后的心绪描摹得清楚。

可是这首词,写的是谁呢?

其实就是纳兰性德自己。

纳兰性德,是个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人。他一出生,就是满清八大名门望族之后,身上就自带叶赫纳兰氏一族的高贵气质,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武英殿大学士,母亲觉罗氏更是英亲王的女儿,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纳兰性德十首最好听的词(纳兰性德少为人知的一首词)(4)

他自己也是十分的有修养,不似张岱所说的那样: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

反而用功读书,17岁考入国子监,18岁中举人,19岁中贡士,22岁补中进士。他就是大清官宦人家中也是一顶一的存在。

但是其实很多人知道纳兰性德,更是因为他的一个情字。

相传,纳兰容若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妹,两人情投意合,可惜命运弄人,表妹被送进宫当了妃子,这段青涩懵懂的初恋也随之画上了句号。

纳兰性德十首最好听的词(纳兰性德少为人知的一首词)(5)

清朝的《赁庑笔记》曾记载:“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

在古代,如此其实就是一生两人难再见。对于纳兰性德这样的一个痴情种来说,才有了这首词。

纳兰性德十首最好听的词(纳兰性德少为人知的一首词)(6)

下阙

转而,进入了下阙。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对于他而言,如何才是真的后来无计,其实只有皇帝的围墙,才是真的难以再见。但是他能如何,只能强说欢期限,觉得还有再见的可能。

可是他心里明白得很,这样一别,就一生在难见了。

于是到了最后一句:“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这句也是流传的程度最广。别离之后,纳兰性德独自在院中,梨花落了个干干净净,夜也深了,可是表妹,何时再能见呢?

纳兰的词,总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情语写到尽处,以景语来作结:以景语的“客观风月”来昭示情语的“主观风月”,这既是词人的修辞,也是情人的无奈。正是那无限愁怀说不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纳兰性德十首最好听的词(纳兰性德少为人知的一首词)(7)

无限怅惘,无限悲痛。化作字句,后人诵读。

如果有机会,别错过,好好爱吧!


我是吴菘,一个工科大学的文科生。硬核读书,分享观点,欢迎关注哦!

这是吴菘的第28篇原创文章。

写文不易,如果喜欢可以点个赞和转发。这是您对于我最大的支持!

纳兰性德十首最好听的词(纳兰性德少为人知的一首词)(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