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澄全剧最幸福的孩子(胡澄青春的团)(1)

青春的“团”聚

——青年团的创建先驱与新时代共青团员的“团”聚

(剧 本)

胡 澄 编剧

幕前絮语: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建100周年,做了重要讲话。北京早期青年团组织许多重要史实与事件就发生在在我们东城域内。例如:在北京早期党组织成立的第二个月,北京早期青年团组织在李大钊先生的领导下东城域内成立(1920年11月在在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北大二院学生会);早期党组织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北京早期青年团组织的成员,北京早期团组织领导机关在东城域内办公(在北大二院平民教育讲演团驻地);北京早期青年团组织多次重要会议在东城域内召开(在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北大二院数学系楼);北京早期青年团组织的许多创建者与领导人在东城域内学习生活斗争(如李大钊、高君宇、邓中夏、何孟雄、刘仁静、张太雷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本中央机关刊物《先驱》在东城域内创刊(1922年1月在北京大学红楼创刊)。北京东城承载着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团历史的开端。

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我在研读这些史料时,被建党、建团先辈们奋斗的青春感染得激情难耐,根据史料编写了这个剧本,让建党、建团先辈们与新时代的共青团员们在北大红楼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青春心灵与信仰的交流。

江澄全剧最幸福的孩子(胡澄青春的团)(2)

【创作本剧时笔者研读的部分建党、建团史料(胡澄藏书)】

时间:

第一,历史时间:1923年5月5日

第二,现实时间:2022年5月5日

人物:

第一,历史人物

1,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共北京早期组织创建者,北京青年团组织创建者。1923年,时年34岁。时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

2,高君宇,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共北京早期组织成员。1920年11月在北京团组织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北京团组织第一任书记。1923年,时年27岁。

3,邓中夏,中共早期党员,中共北京早期组织成员。1922年12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成立之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团第一任书记。1923年,时年29岁,时任中共中央执行委员。

4,刘仁静,中共早期党组织成员。中共一大代表,团的三大后任团中央书记(委员长)。团中央机关刊物《先驱》主编。

5,何孟雄,中共早期组织成员,时任北京团地委书记。1923年,时年21岁。

6,青年团员若干

第二,现实人物

1,东城团区委小姐姐

2,中学生团员若干名

3,双奥志愿者青年若干名

地点:

北京大学红楼(历史场景与现实场景根据剧情切换)

第一幕

(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东城团区委干部与优秀中学生团员和双奥优秀团员志愿者代表在北大红楼上团课,缅怀先烈,奋进新时代。)

团区委小姐姐:各位团员!咱们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到了。你们知道100年前的青年团叫什么吗?

中学生团员:当时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团区委小姐姐:对啦!那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要在为什么要在1922年的5月5号召开?

青年志愿者:那是因为5月5号是马克思的诞辰日!

团区委小姐姐:对!那么你们知道在我们东城域内是什么时候有青年团组织和青年团员活动的?

大家齐声:这个我们还不太清楚,请您给讲讲吧。

团区委小姐姐:是在1920年的11月,在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成立一个月之后,就在咱们东城的北大二院这里召开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李大钊、高君宇、邓中夏等同志一共四十多名团员参加。在会上,高君宇同志当选为第一任北京团委书记。

江澄全剧最幸福的孩子(胡澄青春的团)(3)

【1920年11月,高君宇当选为第一任北京团委书记时在北京大学学生会留影】

我们北京和上海、长沙、武汉、广州是五个在党的一大召开前就成立了团组织的地方,在党的早期组织领导下共同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对此,任弼时同志曾经代表党中央对此做出了充分肯定,他说:“1920年成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对建党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起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作用。”(《任弼时选集》,1987年版,第489页)

从那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和北京团组织的具体领导下,那一代青年人就在我们东城域内开展了许多波澜壮阔的活动。

中学生团员与青年志愿者共同说道:那您给我们讲一讲吧。

团区委小姐姐:从哪儿讲起呢?哦,我想起来了,在1923年的5月5号,也就是在咱们北大红楼这里召开了一次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生活团课。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历史上的这个重要会议吧!

第二幕 第一场

(场景转换,现实人物,团区委小姐姐、中学生、青年志愿者下;历史人物李大钊等登场)

李大钊:各位同志,今天是1923年的五月五号,是马克思的诞辰日,也是我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一周年的日子。今天我们在北京大学这里召开一次团的组织生活。

我这里要向大家说明的是,根据新的根据团一大通过的新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年满28岁的同志就要离团。我今年已经34岁了,超龄多年啦!在这里我向同志们正式提出退出团组织的请求。现在我是列席这次团的组织活动。

邓中夏:先生,您虽然年龄过了,就要退出了团组织,但您永远是我们青年团的一份子。你永远是我们的领导和导师。我们这一代青年人,都是在诵读着您的名篇《青春》受到激励而成长起来的。我们相信,这篇文章必将传至永久,在百年后,青年们还会时时诵读!

今天,为了纪念您的光荣离团,我们把您这篇文章编印成了小册子,让大家永远诵读,以为激励。

(邓中夏对众位团员说:请把大钊先生的这篇文章发给大家!众团员和剧务人员把《青春》小册子发给观众和来宾。)

江澄全剧最幸福的孩子(胡澄青春的团)(4)

大钊先生,您今天离开了共青团,那么请您给我们这些团员们做一次寄语吧。

李大钊:中夏,你们都是非常优秀的青年,你现在是我们党的中央领导干部了。你是1921年11月,在团的临时中央局成立之后,出任我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团的书记吧?(邓中夏答:是的,先生!)

我自从1920年11月在这里加入咱们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算来已经有了五年时间了,与同志们一起把青春献给了共产主义这个壮丽的事业,我的心永远属于青年,属于青春!《青春》这篇文章是我1916年27岁时写的。从那时起,我就以“青春之我”为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奋斗到了今天。如果要是对青年团有什么寄语的话,我还是愿意把我写的《牺牲》这篇短文送给大家。

(李大钊现场执笔书写,书写完朗声诵读)——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邓中夏:“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太好了!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嘱托。

(邓中夏对众位团员说,请把大钊先生的这篇珍贵的寄语发给大家!众团员和剧务人员把《牺牲》手迹发给观众和来宾。)

江澄全剧最幸福的孩子(胡澄青春的团)(5)

李大钊:今天我们过这个团的组织生活。对前一段工作总结,对后一段事业进行展望。我们不妨各言其志,谈一谈在团的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转身对何孟雄)——

孟雄!你是现任的北京团区委书记,你先来吧。

何孟雄:好的,先生,我谨遵您的命令。我记得1921年3月在这里召开的咱们北京团的代表大会上,同志们推荐我代表中国的青年组织出席国际共产主义青年组织——“国际少年共产党大会”。今天就把我当时拟定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致国际少年共产党大会书》朗诵一遍吧。这是我们中国团组织第一次与国际共青团组织发生的联系。这份历史文献很珍贵。

(高声朗诵)——

“诸位同志们:因为交通上的阻碍,竟把远东和社会主义者运动的国际中心隔离,所以我们久想和世界具有革命精神的青年联络,但未能如愿以偿。自从接读国际少年共产党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格林君的信,我们在三月十六日召集了一个特别会议,并决定派代表出席这个会议,但是在中国还没有一个中国青年社会主义者的总会,所以我们的代表只有发言权无表决权。我们的青年团成立只有四个月,现有团员已过半百之数,但我们相信,我们的团体将来必然发达得很快。我们的报告将用种种的可能的方法,送达国际少年共产党的总局或东方局。

国际少年共产党万岁!

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之主义——万岁!

北京青年团上”

邓中夏:孟雄,当时非常不幸,你在赴会途中被黑龙江军阀孙烈臣逮捕,关进监狱,备受折磨,多亏大钊先生组织营救,你才得以出狱。我们记得你在监狱的时候,曾经写过一个非常壮烈的诗,你不妨给大家朗诵一遍。

何孟雄:说好吧,那我就朗诵一遍——

(高声朗诵)——

当年小吏陷江州,

今日龙江作楚囚。

万里投荒阿穆尔,

从容不负少年头!

大家一起称赞:好!好一个“从容不负少年头”!

李大钊:今天的会议谁主持?

刘仁静:先生,是我主持。

李大钊:好啊!仁静,你素有“小马克思”之称,现在又是我们团中央的委员长,今天主持这个会非常合适啊。我知道你气盛,好辩论,今天你就别多说了,就把你主编的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先驱》的创刊词给我们朗诵一遍吧。

刘仁静:谢谢先生!谨遵先生命。《先驱》这个团的第一本中央机关刊物是1922年1月在我们北大创刊的,由我们北京团组织编辑。当时是我执笔写的《创刊词》,外面还盛传这是大钊先生您的手笔,还是罗章龙一眼就看出这不是您的手笔。我就朗诵其中的一段儿吧。

(高声朗诵)——

“《先驱》出版了!在《先驱》与读者相见的第一天,《先驱》要告诉读者‘他出世以后的使命’。本刊的任务是努力唤醒国民的自觉,打破因袭、奴性、偷惰和倚赖的习惯而代以反抗的创造的精神,使将来各种事业,都受着这种精神的支配而改变。我们的政治,以后就不至于这样黑暗,我们达到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的社会——的道路,也就容易得多了。既有了这种精神,我们若不知道中国客观的实际情形,还是无用的。许多无政府主义者何尝不富于反抗的和创造的精神,但他们因为不明白实际情形,他们的努力不知不觉的就变成盲目的和反动的了。我们要知道那不就客观的实际情形研究,而徒凭个人主观的思想,想改造社会的人,他们的罪恶在实际上与反动派保守派没有什么分别(虽然我们可以原谅他的心迹)。在一个时候,改造社会的方法是只有一种的,他们反对那一种最合于环境的要求的改造方法,而不谙实际的传播一种高调的主张,便是使一般人入于歧路,分散对敌人的力量,而我们的理想社会也终于不能到了。所以本刊的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李大钊:好文笔!这本刊物是我们团中央的第一本刊物,有很好的纪念意义。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存货,发给大家每人一册,以为纪念吧。

刘仁静:好的先生,我存了不少,我就拿出来给大家发一发吧。

(众团员和剧务人员把《先驱》创刊号发给观众和来宾。)

江澄全剧最幸福的孩子(胡澄青春的团)(6)

刘仁静:君宇,你是我们北京团的第一任书记,你也发言表个态吧。

高君宇:好的!我是1920年11月在北大学生会这里当选的我们北京团的第一任书记。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我读大钊先生《牺牲》这篇文章之后,心潮澎湃,我就做一首诗回应先生吧!

(高声朗诵)——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李大钊:好啊,君宇,你这个火花现在已经四面开花,红红火火了。记得1921年你受我们北京团组织派遣,到太原等地建立共青团组织。现在那里已经是星火燎原了!

(转向邓中夏说)中夏,该你说了!

邓中夏:先生,既然大家各言其志了,我也把我最近为党奔劳,为团办事而多次过长江时写的一首诗念一念吧,以表达我的心情。

(高声朗诵)——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

禽狝歼除之,我行适我素。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

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

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

李大钊:同志们,今天我虽然离开了团的组织,但我的心永远与青年们在一起。我的生命已经化作青春,永远为革命事业而闪光。我坚信,百年以后的中国必将是“青春之中国”!必将迎来伟大的民族复兴。

邓中夏、高君宇等齐声:是啊,先生,我们相信,那时的中国一定是赤旗插满的世界!

李大钊:百年后的青春中国,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不知道那一代的青年能不能拥有我们这火一样的青春?!磐石一般的信念?!

第二幕 第二场

(中学生、青年志愿者们在团区委小姐姐带领下登场,面对李大钊等先驱,齐声)——

大钊先生!青年团的先驱们啊!先烈们啊!——

江山我们守!

在新时代,我们有了新的核心!

在新时代,我们有了新的领袖!

党中央、已经把民族复兴的蓝图绘就。

先驱们啊,你们放心吧。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把我们的青春,化作祖国大地的光辉锦绣!

剧终——

(作者系红色文化学者、党史工作者,毛泽东思想旗帜网站站长;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