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男人痛失了爱情,他以为是因为他穷。几年后他终于变得很有钱,誓要夺回所爱。可这次他不但失去了爱情,还赔上了性命。他至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倒霉蛋名叫盖茨比。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与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

是谁说过,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事就是把美好毁灭给你看。

大约十年前我读了这本书,当时的它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但今天在上海一隅重读,我觉得它要说的并不止于此。

请忽略它被誉为美国文学的制高点,也忽略海明威、村上春树等作家诗人们对它的赞不绝口。我想请你注意同名电影导演巴兹.鲁曼对它的评价:“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

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2)

故事

小说的视角由美国青年尼克的口述展开。

彼时,尼克追寻一份金融界的工作来到长岛,他的隔壁是个豪宅,主人名叫盖茨比。这个盖茨比特别高调地展示着自己的富有,每晚都在这个海边大宅子里举办奢华的宴会,全城的人都能来蹭一腿儿。但盖茨比自己却是个神秘人物,没人清楚他和他的钱的来历。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3)

长岛分成东卵和西卵两部分,东卵住着老牌的贵族阶层,尼克的表妹黛西和丈夫汤姆住在那里,而盖茨比与其他人则住在西面。

尼克很快得知盖茨比与自己的表妹黛西曾经是一对恋人,可等到盖茨比参战归来,黛西已经嫁给了门当户对的汤姆。盖茨比很懊恼因为自己穷没能留住白富美黛西。如今五年过去了,盖茨比终于跻身富人圈,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接近黛西,重新找回失去的梦想。尼克好心促成了他与黛西的重逢,富贵加持的盖茨比果然再次打动了美女的芳心。可谁知当盖茨比信心满满地向黛西的丈夫汤姆摊牌时,被汤姆当场揭破盖茨比不过是个干着不法生意的暴发户,更不是上过牛津大学的贵族。这下子让盖茨比恼羞成怒,黛西花容失色。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4)

本以为拥有爱和财富就能赢得美人归的盖茨比再次失败了。尽管如此,当黛西开着他的车不慎撞死了汤姆的情人时,盖茨比还是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替她顶包。而汤姆也告诉死者的丈夫是盖茨比开车撞死了他老婆。

复仇来得很快,因为死者的丈夫认定盖茨比既是凶手又是令他蒙羞的第三者,仅仅过了一晚上盖茨比就被枪杀了。而他的女神黛西此时已经跟随汤姆离开此地,连葬礼也没来参加。这个浑身发着光的男人就这么突然死去了,带着他无尽的美梦。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5)

相信每一个读完这部小说的人第一反应都是一声叹息,就如难得来参加葬礼的那个老头所说:“这家伙真他妈的可怜。”

年纪轻轻,有才华有胆识,并且靠着勤奋、运气和一些手段积攒了令人侧目的财富,原本可以呼风唤雨的盖茨比怎么就沦落到如此可怜的地步了呢?

这要先从他那个时代说起。

盖茨比的时代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战刚刚结束。虽然美国不是主战场,战争似乎也并没有对美国产生什么大损失,但作为参战国它依然给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伤。突如其来与战争的亲密接触使得人们普遍产生了焦虑悲观情绪。他们讨厌战争、讨厌失去、受够了担惊受怕的折磨。

所以枪炮声一停下,危险警报一解除,人们就像经过疲惫的长跑终于冲过终点线一样,只想舒舒服服地躺在地上。紧张压抑了很久的神经对享乐、纵欲的渴望不可遏制地报复性反弹,他们什么都想要,要赚钱、要狠狠地消费、要无尽的寻欢作乐。

是啊,任何好不容易躲过劫难的人,都会希望抓住有限的时间好好享受人生,毕竟明天会不会又来一个噩梦谁也不知道。

可偏偏当时的美国政府一拍脑袋来了个极富理想主义的“禁酒令”,它本意是防止人们过度纵欲,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可是你居然不让急需享受的人们滴酒不沾?这操作也太魔幻太脱离现实了吧,你怎么不让人都做和尚啊!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6)

于是这个法案出台的结果与它的初衷恰恰相反,不合理的压制引起了人们的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对法律的藐视。更是产生出猖獗的黑市、黑社会。导致私酒泛滥,其中自然有一部分人因贩卖私酒等变得暴富,原有的社会次序被打破。

我们小说的主人公,年轻有为的盖茨比就是当时美国青年的典型代表。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从小就很有志向也聪明能干,坚信自己绝非池中之物。生逢其时,大家都在拼命搞钱,只要够努力够有胆,无论出身都有机会追寻这个人人都能致富的“美国梦”,这不就是盖茨比们大显身手的时代么!所以从战场归来后的盖茨比就此奋发出位,短短几年就在富人圈谋得了一席之地,一时间名车豪宅,夜夜笙歌,挥金如土,成了消费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7)

有钱就是通行证,盖茨比觉得他什么都行了,找回爱情的小鸟只是个时间问题。

盖茨比的注定失败

长岛这个地方离纽约很近,也就一脚油门的事儿,又靠海地理位置相当好。之前说了这里分分东卵西卵两部分,这两块地方长得极其相似,隔水相望。小说写道尼克发现盖茨比每每夜深人静时,站在自家这里的海边眺望对岸,甚至还在黑夜里伸出双臂。

对面有什么呢,原来那是黛西家码头边的绿灯。显然盖茨比买下这栋豪宅也是为了接近黛西。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8)

可惜,盖茨比想错了,他比与黛西仅仅一水之隔,似乎伸手就能够到的距离,其实却依然存在着可望而不可及的鸿沟。

屌丝男和白富美之间的鸿沟是什么?想必很多人都像盖茨比一样,单纯地以为他们之间的阻隔不过就是钱,只要有了钱什么都解决了。

恰好在这一刻他的笑容消失了——于是我看着的不过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年轻汉子,三十一二岁年纪,说起话来文质彬彬,几乎有点可笑。在他作自我介绍之前不久,我有一个强烈的印象,我觉得他说话字斟句酌。

是的,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阶层的差别。其实盖茨比也有所察觉,不然他何必苦心撒谎掩盖自己的身世,做出种种自己上过牛津大学的证据,还要字斟句酌地按照所谓贵族的口吻说话?因为他心虚。

盖茨比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怎样禁锢和保存青春与神秘,体会到一套套衣装怎样使人保持清新,体会到黛西像白银一样皎皎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之上。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9)

当初的盖茨比在黛西面前用军装掩盖着自己卑微的身份,现在的他即使有钱依然需要掩盖自己的身世。无论为了生意还是为了爱情,他需要的不仅仅是钱,还要一个被上流社会认同的背景来得到平等的对待。

我们看小说里的黛西当初不是也很爱盖茨比么?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放弃盖茨比,依然选择了汤姆呢?

只能说她喜欢盖茨比,也喜欢汤姆,但她更不能离开的是他们能带给她的纸醉金迷,满目繁花,以及阶级固化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她不想也不敢去看社会表面繁荣背后的艰辛与丑恶。她愿意接受的是那个被包装成与她同类的盖茨比,而不是真正的盖茨比,所以发现真相的她会如此惊慌。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10)

盖茨比注定是输家,因为他的任何瑕疵都会被归结为出身问题,而这恰恰是他唯一无法改变的。

现代社会的困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如今我们的人口流动性更大了,似乎去别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不同的城市、国家、种族之间,哪怕做着一样的工作、上一样的学,甚至住在一个社区,他们之间仍然会有隔阂,有各种明的暗的歧视与差别对待。

人们并非生来平等,人的善恶感也生来各异——《了不起的盖茨比》

并且这并不局限在从上至下,也有从下而上的偏见。这种偏见与歧视往往从一个人出生起就要像十字架一样背在身上,谁也不能否认这就是很多社会矛盾的根本来源,是靠一己之力永远无法跨越的。并且这并不局限在从上至下,也有从下而上的偏见。这种偏见与歧视往往从一个人出生起就要像十字架一样背在身上,谁也不能否认这就是很多社会矛盾的根本来源,是靠一己之力永远无法跨越的。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11)

盖茨比的了不起

踌躇满志的盖茨比输了,不能说是惜败,只能说是一败涂地。但尼克却称他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他究竟了不起在哪里呢?

就我看来,盖茨比的成就固然不是那么光彩,像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他借助了一些非法的生意大肆敛财,同时他也说谎编造身世和学历,这是他的污点。

但正如小说开头所说:“每逢你想要对别人评头论足的时候,要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这些缺点无法掩盖他的勤奋自律,诚恳善良和对爱情的忠诚。他虽然不是所谓的“好人家”出身,却一直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是他赢得财富和值得同情的重要的因素。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12)

对比汤姆夫妇贵族阶层的糜烂躺赢生活,各自出轨的感情,和用谎言害人性命的恶毒,盖茨比显然高尚得多了。在泥沙俱下的大环境中还能保留一份可贵的良心,这使他与众不同,成为那个金钱至上时代的稀缺族类,而这也是他会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对于爱情,盖茨比奋不顾身全情投入,哪怕他知道这会成为他的羁绊他的软肋,还是愿意为之奉上自己的前途与理想。放到今天,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纯粹。

他知道他一跟这个姑娘亲吻,并把他那些无法形容的憧憬和她短暂的呼吸永远结合在一起,他的心灵就再也不会像上帝的心灵一样自由驰骋了。因此他等着,再倾听一会儿那已经在一颗星上敲响的音叉。然后他吻了她。经他的嘴唇一碰,她就像一朵鲜花一样为他开放,于是这个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

当他们再次相逢时,盖茨比已经感受到了黛西与自己想象有差距。不过此时的黛西早已不是一个恋人那么简单,她承载的是盖茨比完成华丽转身的决定性标志,达到他自设的金字塔顶端。当然盖茨比本人并没有意识到,他只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意义重大。

黛西不如他梦想中的那般,但这不是黛西的错,而是因为他的幻想生命力过于旺盛。这种幻想已经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

但无论把它当做爱情还是荣誉,一个人愿意为美好的事物奋不顾身,甘愿付出全部的勇气都是足以令人肃然起敬的不是么?在追求的过程中的局促、笨拙,甚至滑稽可笑,这种本真不就是盖茨比还残存的闪光之处么?想必尼克也是因此被他感动的,所以他才会大喊:“他们全部加起来都不及你一个。”只可惜黛西不懂。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13)

盖茨比是个倒霉蛋,然而我觉得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看不到背叛和陷害,看不到繁花落幕后的凄凉,也没有时间来为梦想的毁灭而痛苦。

当然,这最终还是一个悲剧。它展现的不但是光彩夺目的“美国梦”的破灭,更是人与世俗欲望苦苦纠缠后的一场游戏一场空。

今天的我们是不是也正在做着这样的梦呢?

菲茨杰拉德与《了不起的盖茨比》

很多人都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半自传性质小说。

当时的美国,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菲茨杰拉德称这个时代为“迷惘的一代”、“爵士时代”,他自己也因此被称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14)

学术界评选二十世纪百年百部英语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位居第二。

与他同时期的海明威赞叹菲茨杰拉德:“才气浑然天成,就如同蝴蝶生来就长着美丽斑纹一样。”

小说中描写的那些纸醉金迷、嗜酒如命的红男绿女,那些享受年轻的爱、财富和成功,同时又不得不为挥霍无度和失败而付出代价的人,正是他自己和妻子泽尔达生活的写照。

年轻的菲茨杰拉德英俊倜傥,泽尔达美貌野性,他们一见钟情。但菲茨杰拉德因穷困差点被解除婚约,幸而他的小说成了畅销书,钱袋鼓鼓两人才顺利成婚。这与书中的盖茨比与黛西非常相似。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15)

他们的生活也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疯狂追求极致的享乐,挥霍无度。他们做出种种破格的行为,可谓相爱相杀,只求当下不问明天。

泽尔达后来得了精神分裂症被关进精神病院,而作家本人则疯狂酗酒。可以说菲茨杰拉德自己就是一个行为艺术家,毕生演绎着他小说里的情景。

而作为一个生性敏感浪漫的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又怎会对自己的生活没有省察和遗憾呢?所以他才会把真实矛盾写进书里。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16)

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说“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来自对生活的不适,或无法用行动来解决的内心冲突。”这个断语对菲茨杰拉德来说应该也是准确的。

身处其中又能抽离生活对现实进行总结和深刻反思。不得不说,这就是菲茨杰拉德的独特过人之处。

这位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最终因酗酒引发的心脏病于44岁离世,像盖茨比一样英年早逝,并且由于毫无节制的生活方式,当时他已经极其贫困,完全符合来自那个年代的人生观,只求今朝醉。

来参加葬礼的好友哭到:“他真他妈的可怜!”与小说中的台词一模一样。他到死都是这么戏剧化。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17)

结语:

如果你还太年轻,或许不能完全看懂《了不起的盖茨比》。它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小说,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同时书中的人物、情节、背景又无一不在映射着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如所罗门所说:日光之下无新事。

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历史角度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故事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18)

人总是被时代推着不停奔跑,跑得忘了为什么而跑。真的只要努力再努力,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追上梦想了吗?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在环境的怂恿中,在时代的泥石流中,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纷扰中,我们的初心是否已经模糊,我们到底是在前进还是倒退?该如何确立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信念,处理好时代与个人的关系呢?

这是盖茨比和菲茨杰拉德的问题,也是我们的问题。真正的智慧不是金钱也不是财富可以换来的。当你迷惘的时候,不如停下来,重读一遍《了不起的盖茨比》吧。不一定有答案,但或许可以更看清自己,看清这世界,看清彼岸那盏绿灯是引向何方。

(我是小小小小的火, 微弱但会发光,感谢你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