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从辽宁民族出版社传来喜讯:锦州义县高台子中心小学教师张继承所著的《为了每个家庭的幸福》一书,入选辽宁省2020年“农家书屋”政府采购目录,现已完成出版合同的签订。这是张老师30多年来,为了每个家庭幸福,立足乡村学校潜心研究家庭教育的又一显赫成果。

张继承,1983年参加教育工作,高级教师。是锦州市首批“基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辽西“习惯与人格关系研究”专家组成员,曾受到中央教科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表彰,先后获得中国未成年人教育指导中心颁发的“家庭教育指导员”资格证书、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颁发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注册职业资格证书。

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张继承)(1)

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张继承)(2)

《为了每个家庭的幸福——家庭教育的实践、研究与思考》一书,共分“家庭教育现状”“重视家庭教育”“实施家庭教育”“尊重教育科学”四个部分。该书视域宽广,站位高;观点鲜明,很有见地;论述平实,很接地气;情理相融,说理到位;哲理深刻,引人求索。国家教育部学科建设评估组专家、辽宁省孔子学会名誉会长、渤海大学原副校长、研究生导师马国清先生,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知名词作家、《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的词作者杨艳蕾女士分别为该书作序并给予高度评价:该书好就好在它虽根植于辽西大地,但能反映出全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实际;好就好在它没有套话俗语、花边装饰的笔迹、文过饰非,然却都是在深入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哲学道理;好就好在它不仅仅提出了家庭教育存在着的问题,重要的是它有针对性地指明了极具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标的。

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张继承)(3)

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张继承)(4)

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张继承)(5)

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张继承)(6)

几十年来,张老师有过局机关和基层学校的工作经历。不论做什么工作,什么角色,他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

他的家庭教育研究始于孩子出生,并与孩子的成长相伴,孩子既是教育对象,也是实验因子。他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通过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进而促进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充分结合,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2005年3月,他参加了北京“第三届国际家庭教育论坛”,每分钟的听课费高达1.3元,如果把差旅费、食宿费都计算进去超过了3元。然而,就是这样高昂的会议支出,还有近一半与会者是自费学习的家长。据会务组介绍,很多家长是带着家庭教育失败的创伤,为寻找医治创伤的妙方而来的。如何科学地实施家庭教育,避免父母辛苦付出却在“犯错误”,这样的疑问和思考驱动着张继承老师坚持对家庭教育的研究,直到今天。

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张继承)(7)

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张继承)(8)

30多年来,他将家庭教育研究与教育子女密切结合,与课题研究密切结合,与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密切结合,开展了长期的学习、实践、研究与探索。先后阅读了黄全愈、孙云晓、陈鹤琴、高振东、李玫瑾、陆慧萍、沙拉、蒙台梭利、卡尔威特等著名家庭教育家的教育专著和报刊,整理了200多万字的家庭教育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成长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对家庭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张继承老师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的信心,增添了研究的力量,更推动了《为了每个家庭的幸福》一书的撰写进程,经过6年努力,终于在2018年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第二部25万字的家庭教育专著《为一生奠定基础》手稿也已经基本完成。

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张继承)(9)

张继承老师对家庭教育研究如此深刻,是义县的骄傲、锦州的骄傲。其家庭教育专著三年内从出版到两次入选辽宁省政府采购图书目录、三次印刷近两万册,可见其社会价值。相信随着这一专著的签约出版,一定会进一步带动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文图提供\通讯员 聂丽敏


主管:中共锦州市委教育工委、锦州市教育局

主办:锦州市教育局宣传科

协办: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稿件统筹:汪国民 印微微

版面设计:段楠

来源:锦州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