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间都愿在自家的门窗外倒贴个红“福”字,人们约定俗成,图个喜庆、吉利。 此俗传说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

倒贴福字的起源意义(福字倒贴的由来)(1)

那年正值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人欢心,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

倒贴福字的起源意义(福字倒贴的由来)(2)

有一家人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瓜葛自身,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觉得也合情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 (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倒贴福字的起源意义(福字倒贴的由来)(3)

恭亲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