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可失这个典故出自《旧唐书李靖传》,意思是时机不可错过。

这个典故的主角是唐初著名军家李靖,他是建立唐王朝的功臣。

高祖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李靖献计给李渊平定割据长江中游地区的萧铣。李渊采纳了李靖的计策,并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兼行军长史,随李渊的侄儿李孝恭,率军南下平定萧铣。

这年八月,唐军行至夔州,萧铣以为秋汛江水上涨,三峡路险,唐军不敢轻易冒进,因此没作防备。到了九月,李孝恭和李靖继续领兵前进,准备渡江,下三峡,直捣萧铣的巢穴江陵。但将领们觉得水涨渡江太危险,等水位降了再渡江。李靖听后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意思是,打仗时行军一定要快,遇到好机会不能让它失掉,只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打胜仗。

李孝恭听从了他的意见,进兵夷陵。萧铣派部将文士弘率军驻扎清江,抵挡唐军。李孝恭打算出击,李靖却不赞成,他说:文士弘是萧铣手下的一员猛将,最近他们刚矢掉荆门,官兵们都憋着气,恐怕我们一时还很难打败他们。不如驻扎在南岸,等敌军士气低落时出击。这次李孝恭没有采纳李靖的意见,李孝恭令李靖留守大营,自己率部出战,结果被敌军大败而归,敌军乘机前进,大肆抢掠。

李靖看到敌军将抢来的东西大包小包带在身上,军心散漫,就乘机出击,大破敌军,杀死敌军近万,缴就战船四百多般,挽回战局。

接着,李靖率五千精兵,轻装前进,向江陵进发,大败萧铣。

唐太宗时,李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等职,后封卫国公。至今他的兵贵神速,机不可失的作战思想仍被军事家奉为至理名言。

俗语机不可失(典故机不可失)(1)

俗语机不可失(典故机不可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