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剑》中,咱们常常会看到如许的场景: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政委赵刚,因为观念不同,在工作中产生了一些分歧。这时,我们的李同志皱了皱眉,用不耐烦的语气对赵政委说:

  同志,我负责打仗,你负责生活!

这时,身为知识分子的赵政委只能无奈地摇头呼救。从电视剧中的这个情节发展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军队的一个企业组织设计原则,就是军队干部指挥战争,政治干部负责政治建设工作。

亮剑里赵刚一家结果如何(亮剑老李和赵刚谁的权利更大)(1)

  那么,这个情节符合历史吗?

应该说,基本上,但不是全部。

  为什么说基本吻合?这是由人民军队的组织形式决定的。从第一次革命战争开始,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进行共同革命,到孙中山先生实行统一俄共、支持农业工人的三大政策,中国共产党派出了大批骨干作为国民革命军的代表。

这一举措,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国国民党军队发展迅速完成了企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旧军队的军阀习气,培养了强大的战斗力,为北伐的接连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国民革命军中党组织的迅速发展是未来土地改革的巨大资金来源。可以说,我军的党代表中国制度研究早在大革命这一时期就已初具规模。

  1927年4月12日,老蒋悍然发动412反革命政变,新民主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发展暂时没有陷入一个低潮。这个问题时候,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进行革命。他们拿起武器,组织军队,与反动派进行血腥的战斗。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人民起义、黄麻起义等起义开始相继发展举行。这些起义在不同程度上被国家军队的残酷镇压所挫败。但是,革命的火种已经可以点燃,中国工农红军迅速通过建立,革命阶级斗争进入了我们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革命战争。

亮剑里赵刚一家结果如何(亮剑老李和赵刚谁的权利更大)(2)

陆战时期,也称为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这一阶段,我军打赢了许多战争,迅速发展壮大。到长征胜利前夕,红军战争总兵力已发展到20多万人。

  政委制度的建立,是我军能够屡战屡胜、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大革命时期的党代表制度发展而来的政委制度更加细化,军政干部的分工更加明确.

在《秋收起义后的三湾》的改编中,毛主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扭转局面。在贺廷瑛、张子清、万希贤等同道的支持下,毛主席解除了余洒度、苏先军等军阀习惯的旧军官的军事指挥权,将叛逆部队整编为一个团。连级以上各单位都设有党代表。党代表的政治委员(营级指导员、连级指导员)今后负责部队的思想进行政治文化教育,宣传党的革命主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革命精神等等。基层党代表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人民军队指挥体系的完全成熟。按照规定,在我军的指挥系统中,有两个集团。第一组是军队管理干部,由军队主官、副职、参谋长、军长根据以下三个级别组成;第二套是政工工作班子,有政委(党代表)、副政委、政治部主任,以及通过以下不同级别的政治教育干部。

  如果把这类情形放到电视剧《亮剑》里,团长李云龙、副团长孔杰、参谋长张大彪、骑兵连长孙德胜都是这个系统的干部。他们的任务是指挥各级部队作战,负责军队的日常训练。李云龙就是这么说的: 我负责这场战争。

  独立团政委赵刚属于政工干部系统。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独立团的日常教育思想进行政治建设工作,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八路军,宣传八路军的政策和主张等等。这是李云龙说的:你对生活有最后的发言权。

亮剑里赵刚一家结果如何(亮剑老李和赵刚谁的权利更大)(3)

  根据李云龙的这类逻辑,他和赵刚好像属于两个平行系统,而独立团的军事指挥将完全按照李云龙的意志进行。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我军的组织形式中,政委不仅主管政治工作,还主管军事。政委在军事上有最后的决策权。

  总的来说,政委不仅是政治干部,还具有军队干部的职能。军事行动中,首席军事官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组织部队,进攻或防御,而政治委员在重大军事行动决策时拥有最终决定权。

  如长征前,第七军团由荀怀洲、政委乐、参谋长粟裕等指挥,东进闽浙。并在北方组建了一支抗日先遣队。在军事决策上,乐政委多次拍板,否决了荀怀洲政委、粟裕参谋长的军事建议。

  当然,乐的军事才能远不如粟裕、荀怀洲,但他能在贺军团拥有军事决策权,这是由政委这个重要职位决定的。可以说,政委对军事主官的权利限制很大。

  让我们回到电视剧【亮剑】。在电视剧中,实际上有许多情节表明,赵刚拥有对军队的话语权,有权限制李云龙的军事指挥权。

  魏和尚死了,李云龙心如刀割,指挥独立团攻打乌云村,杀死了冷枪射杀魏和尚的刘妈,并将魏和尚的刽子手“二把手”砍死,为战友报仇。李云龙之所以可以或许调动军队铲平乌云村,实际上是利用了赵刚因伤住院的间隙。如果当时在场的话,进攻清云村这么大的军事行动肯定是由政委赵决定的,否则根本不可能调动部队。李云龙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当赵刚回到独立团,严厉谴责李云龙的军事行径时,李云龙对赵刚咆哮道:你他妈的怎么不监督我!

亮剑里赵刚一家结果如何(亮剑老李和赵刚谁的权利更大)(4)

  言下之意,如果政委你在独立团,我老李就不能擅自调动军队,就不能闹出这样的大祸。尽管李云龙的言论是在耍无赖,但仍然可以看出赵刚作为政委拥有很大的权利。

  赵刚刚到独立团时,李云龙就调动队伍袭击伪军,缴获了一个营的骑兵装备,发了大财。然而,李云龙的军事行动遭到了赵刚的严厉质疑:李云龙,你不请示就调兵是违反纪律的!

  赵刚表面上指责打地板和李云龙是老子第一,我第二的国王,但实际上,他虚心接受了赵刚的批评。我们可以看到,自这次事件以来,独立团每次有大的军事行动,只会在赵的同意下进行,这也正是因为赵拥有军事行动的最终“决策权”。

亮剑里赵刚一家结果如何(亮剑老李和赵刚谁的权利更大)(5)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赵刚作为有决策权的政委,理论上在独立团比李云龙拥有更大的权利。但实际上也未必,因为对于我军的政委制度是不断创新发展进行完善的。所以,每个历史阶段,军事干部和政治干部的话语权是不一样的。

  红军时期,政委的权力远大于军事主官,如乐华少、黄克诚、萧劲光等。他们当政治委员的时候,权力远远大于当时的军事主官。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军事首长的权力似乎凌驾于政治委员之上。抗日战争中期,是这一制度发展的中间阶段。在这个时期,军事首长和政治委员谁的权力最大,也要看具体情况。

  在《亮剑》中,老独立团团长李云龙比赵刚更早来到独立团,在队中威望极高。以是电视剧后期,李云龙在独立团的话语权高于赵刚,所以他敢于绕过政委,直接调兵进攻伪军骑兵营。

  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赵刚在独立团的时间越来越长。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出身的优秀干部,赵刚在独立团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较高的威望。在电视剧的结尾,当李云龙想要调动军队进攻乌云村时,它会利用赵刚不在的机会。也就是说,在电视剧前期,赵刚不但“管命”,还有军事行动的决定权,权利大于李云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军政委制度在革命的岁月里不断发展和完善。土地革命战争中军官的权利远不如政治委员,但解放战争中已不在政治委员之下。这一发展政策的调整和完善,适应了各个国家历史文化时期革命斗争的需要,是中国人民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然,任何时期都没有绝对。在我军中,像彭总、这样的主官,由于他们的杰出贡献,不仅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革命军中也享有很大的声誉。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他们的话语权都高于同级政治干部。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