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时,评出了共和国十大元帅,其中,徐向前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代表,被授予了元帅军衔,排名第八。

应该说,这个排名不是很高,只排在聂荣臻与叶剑英前面,但是,在近几年来,对徐向前的评价却越来越高,甚至不少人把他与林彪、粟裕、刘伯承并列,这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起来,大概有四个原因。

徐向怎么牺牲的(徐向前的排名不高)(1)

第一,徐向前的军事能力很高,但身体伤病影响了他的战绩。

大家都知道,徐向前在西路军西征时,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之后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养病,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尤其是山西境内的几次重要战役后,他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了,无法继续进行繁重的指挥任务,不得不离开他本来如鱼得水的战场。

所以,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绩不高,并不是他的能力不足,而是身体上出了问题。

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悲剧英雄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同情,大家都会设想:如果他的身体没出问题,肯定会取得更多的战绩,元帅的排名肯定也会更高。

徐向怎么牺牲的(徐向前的排名不高)(2)

第二,徐向前为人非常低调。

徐向前被称为“布衣元帅”,在平时非常低调,从来不居功自傲,也从来不宣扬自己的功绩,平时不喜欢接受采访,也不想写回忆录,更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革命战争年代的问题,结果导致很多人都不熟悉他的事迹。

甚至在1955年授衔时,当徐向前听说自己是元帅,还专门致电中央和毛主席,请求给自己降衔。当然,以徐向前的历史地位和巨大的功勋,中央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徐帅这种高风亮节的表现,向来为世人所敬重,随着他的事迹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大家对他的评价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徐向怎么牺牲的(徐向前的排名不高)(3)

第三,徐向前指挥了很多经典战役,战略战术非常高明。

比如川陕反六路围攻,面对敌我实力的巨大差距,徐向前指挥果敢,头脑清晰,先撤退到万源地区与敌决战,再留足二线部队,在一线部队与敌军僵持,敌我双方都到了快崩溃的边缘的时候,指挥二线部队果断出击,一举成功破敌!

同时,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徐向前充分发挥我军优势,不与敌人硬拼,而是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出奇制胜,每次都能取得让人惊叹的效果。

而在解放战争中的临汾战役、太原战役,则显示出了徐向前硬朗的战斗作风,面对大仗、硬仗、恶仗,不但不退缩,反而往前冲,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

徐向怎么牺牲的(徐向前的排名不高)(4)

第四,徐向前的军事理论素养非常高。

徐向前是黄埔一期学生,有着深厚的军事理论基础,而且对游击战的运用,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早在1929年鄂豫皖根据地时,徐向前就创造性地提出了“七条游击原则”:集中作战,分散游击;尽量号召群众参加;敌情不明不与作战;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扰乱敌人,再采取突击的方式;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

这七条游击原则,与毛主席提出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成为我军进行游击战的经典法宝。

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冲锋打仗的人很多,研究军事理论的也不少,但是能身兼这两样的人却不多见,而徐向前,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这也是现在人们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徐向前确实是我军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随着对他的解密越来越多,人们也会越来越多地了解到他的伟大之处。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