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婚姻很难被定义,所以我会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首先我们要区分“稳定的婚姻”和“幸福的婚姻”这两个词的概念:稳定的婚姻不一定幸福,但是幸福的婚姻一定很稳定;稳定的婚姻不一定有爱情基础,但是幸福的婚姻必须有爱情作为支撑。

区分完这个概念,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指数坐标轴”,因为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有人觉得稳定的就是幸福,有人觉得爱情就是幸福…大家对婚姻幸福的认知都是围绕着几个关键词而展开并且随时变化浮动的,完全可以画出类似的函数曲线,所以你认知中的婚姻幸福度将会随着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结合美国心理学家盖瑞•查普曼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幸福的婚姻一般具备以下几个因素:

一、相互肯定、相互信任

肯定与信任同样也是产生亲密关系的前提。如果双方存在价值观认知偏差,从而导致一方不断贬低另一方,那么他们的关系大概率无法长久。相反,如果双方互相欣赏、互相信任,那么就可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存在稳定性(具体关系如何不好说,但最起码能长久相处)。这种信任不一定建立在强烈的情感基础之上,一般只要双方不存在过大的矛盾与戒备,都可以做到相互信任。至于相互肯定,则需要一定的感情基础作为铺垫。

这一点也很容易自我检测,如果婚后的日常交流都保持在其他方面而不是“今天你的xxx又没做好”,就可以说明你们的关系足够稳固。如果在日常相处中经常会有一方无意识地开启带有贬低性的话题,那么你就需要注意了,肯定代表双方和谐的关系,否定一般都是情感pua的开始。

二、高质量陪伴

所谓“高质量陪伴”,并不是指一方陪另一方看剧吃饭,也不是指双方同床而眠。高质量的陪伴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双方处于同一地点。2.双方正在做同一件事,该事件具有互动性,并且使双方都乐在其中。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发现,表面上我们在说“高质量陪伴”,实际上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高质量互动”。

幸福的婚姻经典语录(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1)

举个我最近刚处理过的案例:夫妻双方处于婚姻倦怠期,女方问我该怎么办。我给出的答案是:多点陪伴,从陪他钓鱼开始。几周后我得到反馈,双方感情迅速回温,现在连买菜都要一起去。你看看,幸福这不就回来了吗。

在婚姻中,很多时候缺乏沟通并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双方长期处于稳定的情感环境,内心逐渐趋于平静,连荷尔蒙都懒得出场。所以为了保温感情,我们需要时不时地来点小刺激。正面的沟通或者陪伴都可以升温感情。不信你去看,许多自称幸福的案例开头都是“那天,他(她)陪我我一起xxx”。

三、礼物与惊喜

我认识的很多已婚朋友都有一个习惯,每逢佳节或者纪念日,必须一捧鲜花加上小礼物送到家。女人嘛,有的直接表现出开心,有的一边嘴上说着“多费钱呀,下次不许再买了”一边偷笑。她们在乎的是这捧花好不好看吗?完全不是。她们兴奋地点在于“在具有纪念意义的某日,突然收到了礼物,很惊喜”。这些礼物因家庭财力的不同,所以具体价值也有高有低,但是在收礼者眼中,其精神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它们原本的价值。

其实很多人都会在此话题中产生误区,认为男性不在乎纪念日与礼物。对此我想说,虽然在该案例中收礼者是女性,但是同样的方法对男性也适用。日常赠送小礼物是感情保温的直接条件,也能直接起到调节婚姻幸福度的作用。

所以不管礼物大小,只要用心即可。

四、服务对方

幸福的婚姻绝对不会出现一人包揽家务的情况。相信恋爱过的观众朋友们都有这种经验:喜欢一个人,就想为他(她)做点什么。这是一种极其正常的情感衍生行为。

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晒“我的npy为我做xxxxx(洗衣服,做饭等)”,下面的评论挺多人都在说“这代表不了什么,别恋爱脑”,在此我要唱个反调:肯为对方服务,至少能说明ta对你的感情是真的。世道艰难,情路坎坷,这点最基本的信任还是得有。

看到这里,不妨双击屏幕,活动一下手指,点赞收藏不迷路~

五、亲密行为

如日常的亲吻、拥抱、关灯打扑克等行为。

我的很多咨询者都曾表示:结婚多年,老夫老妻,早已适应彼此的生活习惯,没有直接矛盾,但是却总觉得好像哪里出了问题。市面上大多数的婚姻也都如此:处于极其稳定的状态,没有第三者插足,没有无法调和的矛盾——但也没有亲密接触。

幸福的婚姻经典语录(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2)

他们说:“亲吻,就像在亲一块生的五花肉,不仅毫无心动的感觉,甚至开始觉得有点恶心。之前恋爱那会儿还不那么认为,最近越来越如此,所以也就不再亲了。”

亲密行为可以说是婚姻的晴雨表。如果老夫老妻还能保持恋爱时的肢体互动频率,那么婚姻幸不幸福已经无需多言。若反之,那么你们的婚姻其实已经进入了倦怠期,这时就需要及时的沟通或者婚姻咨询等手段来人工干预。如果置之不理,不一定会离婚,也不一定会情感破裂,只是余生漫长,你甘愿继续搭伙过日子下去吗?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部分组成。其中激情源于生理上的欲望,亲密带来精神上的温暖体验,而承诺则更为理性,涉及到对爱情的责任与承担。

我们所说的“亲密行为”就是爱情三角理论中所提及的“激情”,简而言之,就是对另一方有“非刻意的肢体接触”的冲动。这一点介于国内外文化不同,还是很有必要强调的。外国人的肢体接触很随意,甚至随意到可以用贴面礼当作招呼方式,所以他们更喜欢随手一亲、随手一抱。而东方民族对待感情则十分含蓄内敛,表达感情的方式可能只是一个眼神或者一句话,夫妻间的亲密行为在外是“怪不好意思的”,回到家更是变成了“没必要”。其实说到这里,大家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尝试,面对相处多年的爱人,可以尝试将亲密行为纳入你们的生活中,睡前亲一亲,出门上班前抱一抱。当拥抱与亲吻成为常态,你们的亲密关系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除激情外,亲密所带来的体贴与关爱也很重要。如果将激情定义为性冲动,那么亲密则是爱情的精神体现,它负责连结爱与欲望。至于承诺,则像结婚证一样,其有关规则、仪式感的意义已经远超现实意义,是爱情的凭证。

综上所述,激情、亲密、承诺恰恰是幸福婚姻的必需品。除此三点之外,爱情中所涵盖的其他因素也是构成婚姻关系的前提,所以我才会在开头提出“幸福的婚姻”必须有爱情作为支撑。如果非要下定义,我们可以勉强总结为:幸福的婚姻就是爱情的模样,或者说,想要创造幸福的婚姻,激情、亲密、承诺这三个先决条件缺一不可。

至于幸福的婚姻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抽象,正如大家的幸福指数坐标系各有不同。因为幸福的婚姻千人千面。有人觉得生活富裕是幸福,有人觉得只要有爱情就是幸福,也有人觉得平淡才是真幸福。实际上“爱情”和“稳定”等外界因素都是幸福婚姻的调味品,不能没有,但是最好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