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解密之四:注析点仿问|古行朗月|李白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作者】

最能突出李白潇洒的诗句(诗词解密之四注析点仿问)(1)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代表作品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注释】

1、月:就是天上的月亮。古代多单音节词,现代多双音节词。

2、识:认识。

3、呼:称呼,称作,叫做。

4、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5、疑:怀疑。疑心。好像。

6、瑶台: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瑶台镜就是神仙的镜子。

7、飞:飞翔,即神仙镜子在青云间飞翔。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简析】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十分耐人回味。

【点拨】

在很有情味的误解中表现出了童趣与童真,鲜明的儿童形象呼之欲出。同时,用小时不识月一句又把时间转换了多次。瑶台一词又让人有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特别适合儿童的口味。有时误会也是一种写诗的方法。并且能写成绝佳的诗词。这方面不乏例子。

【仿写】

今朗日行

小时不识日,呼作黄金桔。又疑红苹果,挂在绿树枝。

【链接】

古朗月行(全文)

作者: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晴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问答】

请找出诗中的两个比喻。

,